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例研究:「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對伊拉克使用的軍事欺騙(下)

戰例研究:「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對伊拉克使用的軍事欺騙(下)

張馳 王文超/編譯

自:美國陸軍大學大規模軍事行動戰例研究系列叢書:

《大規模軍事行動中的軍事欺騙戰例》

【知遠導讀】2018年,美國陸軍大學於出版了一套大規模軍事行動戰例研究系列叢書,力圖通過深入剖析歷史上的經典戰例,為未來大國競爭中聯合部隊的戰與訓提供鏡鑒。本文為系列叢書之一《大規模軍事行動中的軍事欺騙》第12章內容,由陸軍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唐納德·懷特博士執筆,細緻復盤了著名的1991年伊拉克戰爭中的「左勾拳」行動中欺騙計劃的來龍去脈,並結合各個作戰進程,詳細分析了軍事欺騙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並結合戰後繳獲的豐富資料,從新穎的敵軍視角評析了薩達姆當局對於美軍欺騙計劃反饋的內幕,立體而多維地闡釋了「兵者,詭道也」這一有關於軍事欺騙顛撲不破的真理。

由於文章篇幅較長,公眾號將對文章進行節選後分上下兩部分推送,希望閱讀完整版本的讀者請關注《知遠防務評論》即將刊出的同名文章。

軍事欺騙的施行

對於欺騙計劃而言,其成敗的關鍵在於負責「左鉤拳」任務的兩個建制軍的部署和調遣。第7軍和第18空降軍的位置必須符合欺騙計劃中編造的「腳本」,直到伊軍再也沒有能力偵察到聯軍攻擊其西翼的真實意圖為止。為此,第18空降軍和第7軍一直駐守在距離沙科邊境南部數十英里遠的戰術集結區,直到1991年1月17日空中戰役打響為止。第7軍的集結區則位於沙科邊境南部40英里處,緊鄰巴廷干河東側,這一位置更加印證了伊拉克的推測,即聯軍將溯沿河床上遊方向進入科威特。按照中央司令部的欺騙計劃,前期空襲已摧毀伊拉克特定的情報探測裝置,包括本來有可能偵測到美軍兩大軍團重新向伊軍西翼機動的幾個觀察所和雷達站等。幾乎與此同時,陸軍反情報小組潛入沙特哈費爾巴廷鎮(Hafral Batin)的附近地區,在疑似伊拉克特工的人群中散播謠言,稱美軍即將沿著巴廷干河上遊方向發起進攻。

「沙漠風暴」行動,1991年2月24日-25日。圖片由CSI新聞工作人員製作。

1月20日,在聯軍基本上奪取空中優勢之後,第18空降軍各部隊開始向西行軍,前往它們的攻擊陣地(距巴廷干河西側約125英里,臨近沙特拉夫哈鎮)。美軍大部分時間在夜裡行軍(採取地面和空中兩種方式),並嚴格遵守作戰安全守則,終於在1月25日完成了300英里的行軍。然而,第7軍向西行軍卻一直推遲到了2月15日,即預定地面進攻開始時間的前9天。這種行動延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第7軍的攻擊陣地太靠近它的集結區,距巴廷干河西側大約只有40英里;其次,第7軍的部隊在巴廷干河東側部署時間越長越遠,便越能讓伊拉克相信聯軍計劃直接從北邊向科威特進軍。

由於欺騙計劃在整個戰區必須同步進行,故而中央司令部的欺騙計劃中明確,若干關鍵行動必須伴隨兩大軍團進入攻擊陣地而同時展開。在戰役層面,中央司令部指示,駐紮在海灣但尚未登陸的海軍陸戰隊應加強戰備和演練,以順利完成1月份和2月初的兩棲攻擊任務。施瓦茨科普夫曾利用秋季的兩棲演習,誘使伊拉克領導層認為聯軍將從海上發起攻擊。空中戰役開始後,他希望伊拉克方面更加堅信他們原有的想法。空中戰役開始後,中央司令部司令做出如下聲明:

我們繼續在海上完成繁重的任務,因為我們想讓伊拉克繼續相信我們將在這片海域進行一次大規模兩棲作戰行動…我們想讓他(薩達姆·海珊)將其兵力集中在科威特,而不出所料,他確實也這樣做了。

為協助計劃順利進行,中央司令部特意安排了媒體宣傳報道海軍陸戰隊的兩棲作戰演習,並公開播放有關這些準備工作的新聞。施瓦茨科普夫上將甚至在2月15日十分高調地視察了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部隊,這一行為的目的是為了讓伊拉克方面繼續把注意力放在波斯灣。2月24日,即地面進攻首日,海軍陸戰隊和海軍部隊進行了兩棲佯攻,這項軍事欺騙行動中,「密蘇里」號戰列艦向科威特城以東的一個島嶼猛烈開火,海豹突擊隊也在科威特海岸登陸並製造爆炸,藉此模擬聯軍兩棲登陸第一階段的戰況。

在戰術層面,中央司令部也整合併同步執行了欺騙計劃。在地面進攻開始兩周前,施瓦茨科普夫的參謀人員召開了一次欺騙籌劃會議,並向下級部隊下達了指令。這一指令強調了更重要的目標:進一步讓伊拉克確信,聯軍的主攻方向將直接指向科威特。為了掩護西進作戰轉移,聯軍需誘騙伊拉克相信第7軍和第18空降軍仍然待在各自的集結區,並企圖攻入科威特,即巴廷干河東側。根據中央司令部總體軍事欺騙框架,第18空降軍也制定了自己的具體欺騙計劃。該軍成立了一個由12人組成的欺騙特別行動處,該處已經部署到沙烏地阿拉伯,並裝配有偽裝誘餌、通信模擬器等設備。該軍下屬四個師各自都配有相應的欺騙小組和專業設備。2月13日,包括若干欺騙小組、心理戰行動小組、1個通信連、1個工兵排、1個煙霧排和1個步兵排在內的300名士兵,秘密潛入了科威特邊境附近所謂的「欺騙戰術集結區」。這些部隊彼此保持聯絡,共同執行模擬第18空降軍主力部隊進攻的軍事欺騙任務。為了讓這場戲在敵軍眼裡更加逼真,該軍還發動心理戰攻勢,向緊鄰欺騙集結區的伊拉克軍隊投放了50萬餘張投降傳單,並在沙特附近到處散播消息,聲稱聯軍即將從正北方發起進攻。

在第7軍的戰術集結區,欺騙計劃則涉及到了具體的作戰行動。1月20日,敘利亞第9裝甲師開始撤出其在沙特邊境的陣地(緊鄰巴廷干河西側)。作為戰區預備隊,美軍第1騎兵師則隨即接替了敘利亞部隊,並與幾支在邊境另一側堅守的伊拉克步兵師展開對峙。欺騙行動中,第1騎兵師的任務是吸引伊拉克軍隊的注意力,並順利掩護第7軍按期抵達攻擊陣地。該騎兵師發起了頻繁的地面和空中偵察,以密集的巡邏向伊軍邊境線施加壓力,並組織所屬工兵實施作戰工程保障佯動,騎兵師的士兵還定期向伊拉克軍隊目標發射炮彈或反坦克導彈。隨著地面進攻日期的臨近,騎兵師的這些軍事欺騙行動的強度也隨之增加。2月19-20日,騎兵師長派遣幾支機械化分隊穿過伊拉克邊境,沿著巴廷干河上遊方向前進,執行偵察任務。在發現伊拉克部隊已經構築好堅固完備的防禦陣地後,第1騎兵師的部隊在炮火打擊和近距離空中支援下,與伊軍展開了長達5個小時的激戰。在這場長達月余、日益激烈的戰鬥中,第18空降軍和第7軍已經分別如期抵達西翼攻擊陣地,但正如聯軍所料,駐守巴廷干河的伊軍卻仍蒙在鼓裡,其注意力已被第1騎兵師牢牢吸引。

對地面進攻和欺騙計劃的評價

1991年2月24日破曉之前,第101空中突擊師的一個旅越過沙特邊境,向伊拉克南部發動了猛烈的空襲。「左鉤拳」的前鋒正在移動,地面進攻也在進行之中。在西翼這邊,18空降軍的部隊幾乎沒有遇到敵軍抵抗,而其遭遇的少量伊拉克部隊對聯軍的突然出現感到震驚不已。西翼的進攻進行得非常順利,以至於施瓦茨科普夫將軍下令第7軍提前發起進攻,以便能跟上第18空降軍的進攻節奏。第7軍下屬的幾個師從其位於巴廷干河西側的陣地發起進攻,打得敵軍措手不及,故而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為了配合總的進攻計劃,第1騎兵師還執行了中央司令部欺騙計劃所規定的最後一項任務,隨著第7軍開始越過其出發線,第1騎兵師沿著巴廷干河上遊方向向北發動佯攻,以火炮、攻擊直升機和一支完整的旅向伊拉克防線發起攻擊。佯攻推進到邊境以北15千米之時,西側的第7軍也攻入了伊拉克境內。

在中央司令部進攻戰役的東翼,阿拉伯軍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攻破了伊拉克的主要防線。它們遭遇到了極為頑強的抵抗,故而進展較為緩慢。然而,到了地面戰役的第二天,聯軍取得的進展便遠遠超出了預定計劃。第18空降軍已經長驅直入伊拉克境內100多英里,奪取了位於納西里耶市(An Nasiryah)附近的公路。到了第三天,第7軍繼續向東北進發,開始攻擊共和國衛隊司令部的幾個師。在戰場東翼,海軍陸戰隊一直打到了科威特城郊區,俘虜了數千名伊拉克士兵,並任由伊軍士兵們作鳥獸散,向北倉皇逃竄到伊拉克境內。第四天,第7軍幾乎擊垮了共和國衛隊,阿拉伯軍隊也解放了科威特城,聯軍隨即宣布停火。整個地面進攻僅僅用了不到100小時就實現了所有作戰目標。

中央司令部的欺騙計划到底取得了何種程度上的成功呢?對於不同層級的欺騙籌劃者而言,其準確評估行動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標準也各不相同。其中,中央司令部的籌劃人員利用機載偵察裝置(JSTARS,即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特種作戰部隊和其他情報搜集手段來監視伊拉克部隊的部署情況。地面戰役打響後,中央司令部的情報人員已經確認,伊拉克軍隊仍在按照原先的作戰部署,重點抵禦聯軍以科威特為直接目標的兩棲攻擊和進攻。在戰術層面,第18空降軍欺騙特別行動處根據截獲的情報,確認伊軍仍堅信聯軍主力部隊仍在科威特邊境南側,而不是「左鉤拳」邊緣西側數百英里遠的地方。對於「沙漠風暴」行動的直接戰果,施瓦茨科普夫認為欺騙計劃,尤其是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的威脅是行動成功的關鍵所在。欺騙計劃的勝利,可從以下事實得知一二:「沙漠風暴」行動的許多參戰人員和戰役分析專家都指出這樣一個事實,即在1991年2月24日期間,薩達姆·海珊把他的許多師都部署在科威特海岸,而在巴廷干河以西的兵力則少之又少,伊軍西翼更是無人把守。從這些作戰部署不難看出,薩達姆並未發現西翼的兩個聯軍軍團。

2003年以來,在對繳獲的伊拉克文件進行認真評估後,發現真實的情況要遠比設想的複雜。相關記錄顯示,自1990年8月以來,薩達姆·海珊和他的高級指揮官們預測,為了解放科威特,聯軍將會發動一場空地聯合戰役。此外,伊拉克高級官員們一致認為,聯軍的主要進攻將在科威特邊境上展開,並將通過巴廷干河發動軍一級別的進攻。早在1990年9月,伊拉克方面便有人擔憂聯軍將在科威特發起兩棲登陸作戰,伊拉克某些領導人提出警告,指出聯軍可能會在科威特城以北進行機降作戰。1991年1月,薩達姆和他的顧問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威特邊境以南和波斯灣以東的敵軍上面,企圖防止聯軍從這兩個方向發起進攻。

然而,就在同一月份,伊拉克領導層開始收到美軍西進的報告。1991年1月23日,薩達姆收到軍事情報局(即「GMID」,以下簡稱「軍情局」)的一份類似報告,其中指出「敵軍正在大規模行動,直升機正駛向拉夫哈。」軍情局局長注意到,這份報告與他從一個匿名國家的伊拉克大使館收到的情報資料相契合。軍情局認為,這是美軍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地面進攻中保護其西翼而採取的行動,伊拉克堅持認為,美軍將越過科威特邊境發動地面進攻。

2月初,軍情局發現了更多關於聯軍部隊在西翼大規模集結的跡象,並將其上報。有消息稱,第82空降師和第101空中突擊師在沙特阿爾阿爾鎮(ArAr)附近出現,就在拉夫哈以西。這片地區實際上是第18空降軍攻擊陣地的西緣。幾天後,軍情局局長向薩達姆辦公室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其中指出,之前關於聯軍兩棲攻擊的假設可能是一場騙局。這份備忘錄本可以幫助薩達姆和他的高層領導發現真相,只是他們又收到了另一份情報,稱美軍裝甲部隊在巴廷干河附近集結,即將發動大規模兩棲和空降攻擊,所有這些都加深了伊拉克對聯軍計劃的先入之見。和之前一樣,在2月份的第二周,五花八門、真假難辨的關於敵軍在西翼大規模集結的報告源源不斷地被送往伊拉克高層總部,這讓薩達姆越來越吃不準聯軍的真實意圖。

2月18日,迷局終於揭曉。那一天,軍情局向薩達姆辦公室呈送了一份報告,對聯軍的「左鉤拳」行動給出了大致準確的估計,並警告說,執行包圍任務的部隊很容易深入伊拉克腹地,並切斷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部隊。甚至,在聯軍地面進攻計劃開始前一周,薩達姆·海珊和他的高級指揮官們收到了一張清晰的照片,上面標明了聯軍對西翼的顯著威脅,並準確預估了那些聯軍部隊的作戰意圖。然而,薩達姆卻基本上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應對這種危險。正如珍珠港和911事件一樣,有些時候,真實的聲音可能會淹沒在一片虛假的噪音之中。

繳獲的記錄並沒有提到薩達姆和他的高級指揮官們究竟是如何處理軍情局的這份報告,也沒有談及伊拉克方面或曾就「左鉤拳」計劃做出過何種商議。正如一名繳獲文件的分析人員所言,到了1991年2月中旬,在聯軍奪取空中優勢後,伊拉克的地面部隊若要轉移,必然會承受遭受毀滅性打擊的風險。此外,即使確認了「左鉤拳」行動計劃,伊拉克對兩棲作戰威脅和敵軍沿科威特邊境集結的憂慮仍難以打消,因為實力雄厚的聯軍仍有能力「三管齊下」。伊拉克對聯軍意圖的先入之見使薩達姆·海珊的軍隊最終陷入敗局。

中央司令部的欺騙計劃最終取得了圓滿的勝利,而以馬格魯德原理作為欺騙的依據則是計劃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五個多月的時間裡,中央司令部以有力的部署和行動,進一步加深了伊拉克對聯軍如何解放科威特的設想。中央司令部及時同步地執行計劃,並將軍事欺騙融入戰役和戰術的各個層面,統籌地面和海上部隊綜合運用欺騙手段,使得伊拉克方面一直堅持其先入之見,直到1991年2月都沒有絲毫改變。很明顯,美軍中央司令部沒有能夠有效阻止伊拉克偵測到第18空降軍和第7軍向西移動的行蹤。然而,掩卷反思,鑒於伊拉克軍隊作戰能力上存在諸多弱點,尤其是聯軍通過空中戰役奪取了制空權之後,即便中央司令部沒能阻止伊拉克探聽消息,伊軍也已陷入回天乏術的境地。任何敵人都有其弱點,一項好的軍事欺騙計劃正是利用那些弱點來提高戰場獲勝的幾率。美軍中央司令部的欺騙計劃正是如此,該計劃不僅成功地迷惑了伊軍,還阻止了其獲得關於聯軍成功解放科威特的時間、地點和兵力規模的準確信息,從而提高了勝戰的概率。

(平台編輯:黃瀟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就給始終 的精彩文章:

為防禦作準備: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評估報告
美軍的作戰環境保障——從情報的角度分析作戰環境

TAG:成就給始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