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暫且不說五湖四海的舌尖上不同的美食,就拿我們調味的佐料來說,就夠讓人眼花繚亂了,不過在這麼多的佐料中,我們也是有一些共同的偏好的,比如說蒜頭、薑片等都是很多做菜的人必用的作料,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菜都適合放這些東西。

老祖宗有這麼一句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一一地解釋一下。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先來說說「魚不蒜」,現在一魚有很多種吃法,比如水煮、紅燒、煎炸、清蒸等等,而這裡所說的做魚不放蒜頭專門指的是清蒸的魚,我們會將其拿來清蒸的魚,說明是很有營養,也是很新鮮的。

按照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一些營養新鮮的食材都不喜歡添加太多的佐料,特別是像蒜頭味道這麼重的佐料。不過在現在的人看來,這話已經不適用了,因為現在的人非常重口味,蒜頭經過高溫的油爆炒後的香味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人們不管做什麼菜,都會放上蒜頭來調味,這樣也會增加人們的食慾。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接下來說說「牛不韭」,牛肉是很多人很喜歡的一種食物,對於減肥的人來說,也是很受青睞的一款紅肉,而韭菜被稱為男人的加油站,這是因為韭菜具有壯陽的作用。而從食物的成分來分析,牛肉和韭菜都是屬於溫補類的食物,若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煮的話,就很容易引起上火。再者從食物的口感上來分析的話,韭菜的味道非常重,若將其和牛肉放在一起煮的話,那麼牛肉的香味就會被蓋住了。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最後再來說說「肉不姜」,這個就比較特殊了,因為很多人無法理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做豬肉的時候放上一些薑絲或者薑片的話是很常見的搭配,也是很美味的一道菜,可是老祖宗為什麼批判這種做法呢?這就要從豬肉說起了。

以前的豬肉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大規模的養殖出來的,以前的豬都是吃剩飯或者泔水長大的,且出欄時間慢,肉質也很好。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那個時候的豬肉根本不存在什麼質量問題,而且煮出來後的香味也是特別誘人,所以若是放上姜味道這麼重的佐料的話,就會將豬肉的香氣掩蓋住了。

而現在的人,不管用豬肉做什麼美食,都習慣性的加上一些姜,這是因為現在的豬都是飼料豬,養的時間不是很長就可以拿來宰殺,這樣的豬就不要指望它的肉能有多香了,甚至還有一些不好聞的味道,所以人們習慣性地用姜來進行壓味。

俗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有理嗎?

古人的這些經驗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他們現在並不會遵照執行,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的口味來烹飪美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人言:「慈不帶兵、義不養財」,還有下半句,蘊含做人的門道
俗語說:「娶妻娶德不娶色」,下半句談交友,可惜少有人能做到

TAG:遙望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