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的經濟思想

我的經濟思想

我的經濟思想

一個人賺了很多錢,留住那些錢一點都不用,又算什麼!我的經濟學是:會賺錢不是本事,會用錢才是真本事,而且錢要用得漂亮適當,才是真本事。

《老子他說》

我常常告訴學經濟、學財政的同學,你們的經濟學啊是書本里學來的,我的經濟學是鈔票買來的。我也常常跟工商界的頭子們講,你們有賺錢的經驗,有沒有賒本的經驗?當然沒有。沒有的話你就不算完全,我是全都經過。我說我的經濟原則是,今天賺了一百萬用掉了,才算賺錢。我看你們錢很多,一毛錢都捨不得花,那你比沒有錢的人還可憐,買黃金放在家裡怕被偷,放銀行,利息降低怎麼辦?一天到晚在那裡發愁。世界上最大的財富是一毛錢都沒有,睡覺都安穩。這就說明一個道理,真有錢的時候忘記了錢;同樣的道理,真得道的人忘記了道。如果還覺得我得道了、我成道了,這就完了,可能精神有病!

《列子臆說》

以我自己一生的經歷來體會,單在錢財方面來說,有過極大艱難困苦的經驗,身無分文,求一飯而不可得的遭遇;也有撒手千金,不知財之所從來的境界。有「臆無不中」,經商得利的時日;也有一夜之間全軍覆沒,依然兩手空空,身無長物的打擊。所以我常說笑,你們的經濟學是從課本上學來的,我是從經驗上得來的。只有成功的經驗,還只算一半,要有失敗的經驗,才算滿分。世界上最困難的是一塊錢,古人所說「一錢逼死英雄漢」是事實。有了資本以後賺錢,那是一半靠聰明,一半靠運氣。只有從勤勞節儉得來的,才是根基踏實。賺錢發財很難,但有了錢財以後,用錢更難。用得其時、用得其分、用得其當,並不容易。而且必須要知道財富是不屬於你的,是屬於整個社會人類的。縱使有了財富,那也只是有一時的使用權而已。它畢竟非你之所有,只是屬於你一時所支配。

《原本大學微言》

講到人生觀,我常常跟工商界的朋友談,尤其最近常常問年輕的工商界朋友們,賺錢的目的是什麼?大家說了一大堆,我說都不切題。假使是考試,都是交白卷的。我說我的興趣多方面,我也做過生意,也發過財。可是有個經驗你們沒有,我一夜之間,一萬條黃金都沒有了,要賣衣服吃飯。如果失敗的經驗沒有,你不要和我談生意,不要和我談經濟學,因為你不懂。我說,我的經濟學不是書本上讀來的,是實際來的。然後我說,我問你,賺錢的目的是什麼?你要知道,世界上最難的是一塊錢。等到發財了,因為賺錢容易,有時都昏了頭的。賺了錢,怎麼用錢?怎麼用得有價值、有意義?這個很難。懂得了這個,可以談生意了,那也是懂得賺錢的人生觀了。

《南懷瑾講演錄》

【不知與化為體,而思藏之使不化,則雖至深至固,各得其所宜,而無以禁其日變也。故夫藏而有之者,不能止其遯也,無藏而任化者,變不能變也。】

「不知與化為體,而思藏之使不化」,我們因為不曉得造化隨時在變,而想把一切永遠把握得牢牢的,不讓它變去,所以,想永遠年輕,想永遠保住得來的錢。

我的經濟思想不同,我經常告訴年輕朋友,你們賺了錢嗎?做生意發財,這個月賺了五十萬。我說在口袋裡嗎?在銀行,我說那不算賺,我認為錢放在口袋裡都不算我的;算不定掉了,或者給扒手扒了,我說我賺多少錢,是用多少錢,把錢都用了才算是我賺的,放在銀行都靠不住。因為我有經驗,我年輕的時候,正碰到北伐,我們家裡的錢放在銀行,北洋政府被打垮了,銀行也變了,錢也沒有了,所以說銀行也靠不住。鐵櫃也靠不住,會被小偷偷走,放口袋會被扒手扒走;反正很麻煩,出門還要摸一摸口袋,告訴扒手,我這裡有錢!這個好麻煩啊!所以我的原則是把錢用掉,我用多少錢,那才是真賺了。這也就是說,我們要使用它,我們有這個權利使用,如果錢放在口袋裡,或者永遠包起來,我的使用權利沒有了嘛!這樣是天下笨事,我始終不幹;所以我認為自己還蠻聰明的(眾笑)。

「則雖至深至固,各得其所宜,而無以禁其日變也。」所以你藏得那麼好,深藏得那麼牢固,「各得其所宜」,這一回藏好放好了,「無以禁其日變也」,可是無法禁止它的變化,它永遠要變去的。「故夫藏而有之者不能止其遯也,無藏而任化者變不能變也。」就是我這個原則,用了一百萬,才算賺了一百萬,這就是「變不能變也」,你再也沒有辦法變了,因為我本來空了嘛!空了還有個什麼變呢!

對於莊子所說「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郭象的註解是:

【無所藏而都任之,則與物無不冥,與化無不一。故無外無內,無死無生。體天地而合變化,索所遯而不得矣。此乃常存之大情,非一曲之小意。】

「無所藏而都任之」,本來不需要藏,而任其各歸本位,無所謂把一切抓住藏起來,「則與物無不冥,與化無不一」。所以與這個宇宙造化合一了。「故無外無內,無死無生,體天地而合變化,索所遯而不得矣。」這與天地合一了,已經了了生死了,那麼要跑也跑不掉了。「此乃常存之大情,非一曲之小意」,郭象解釋莊子的「大情」,就是把長生不死的道理,歸之於空。空是死不掉的,因為空既不生,當然也不死,「此乃常存之大情」,這樣叫做永遠活著不生不死。「非一曲之小意」,這個道理太深了,不是你一點點彎彎曲曲見解所能懂的。你自認聰明懂了這個道理,其實不容易懂;這個道理就是藏之於空,由於空無所藏,所以不生也不死。

《莊子諵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文化視角:十則古人家風,讓你教子有方
夏季養「陽氣」的5種方法!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