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剷除一民族,中國押上整個國家,耗盡數十年的積累,終於成功

為剷除一民族,中國押上整個國家,耗盡數十年的積累,終於成功

自從華夏大地上誕生了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就是中國頭頂上揮之不去的陰霾。剛剛平定天下的劉邦,帶著百戰雄師,信心滿滿地和匈奴打了一架,結果在白登山被人包了餃子。此後剷除匈奴便成了漢朝堅定不移的國策。

有人說,匈奴人生活在塞外,我們不出去惹事,他們最多也就騷擾一下邊境,不需要大動干戈。別忘了西周是被犬戎滅掉的,原本號令天下的周朝,一下子變成諸侯們的牌位。匈奴高峰時,有兩百多萬人口,四十萬控弦之士,完全是有滅國能力的。

那麼,我們修好長城,不讓匈奴打進來,不就可以了嗎。長城是要修,但光靠修長城是不夠的。匈奴人入侵中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野蠻、喜歡掠奪,更是他們的一種生存方式,不來搶劫,他們可能都活不下去。

大草原看上去挺美,想要生存下來卻很不容易。白災、黑災、黃災任何一樣都會斷絕牧民的生路。西伯利亞的寒潮一來,草原上漫天大雪,無法放牧,只有用乾草餵養牲畜。如果雪下得大大,乾草吃光,牲畜只好活活餓死,此為白災。

如果雪太少,草原上缺乏水源,疫病流行,牲畜也會大批死亡,這是黑災;草原上地形平坦,沙塵暴很容易席捲大地,連人帶牲口都危險,這是黃災。

游牧民族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食物很難長期保存。漢人的糧食可以放上幾年再吃,牛羊肉可不行,只有活的牲口才是財富,一旦死了,只能白白扔掉。所以,別看牧民們養的牛羊很多,碰上三災,馬上回到解放前。牧民們日子過不下去,只好來漢人地界搶,搶到糧食才能活下去。

長城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匈奴入侵的成本。匈奴小部隊很難入關,即使進來了,也不敢深入,怕被抄了後路。但如果遇到大規模的災害,匈奴人便會不計代價地進攻長城關隘,死的人夠多了,總能突破進來,然後大肆搶掠一番。萬一碰到漢人朝廷軟弱無用,沒準還能狠狠敲詐一筆。

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漢朝從來沒有忘記消除這個禍患。文帝景帝的休養生息,就是為了給武帝攢錢。邊境上則靠和親維持和平,麻痹匈奴人,背後加緊磨著刀。

漢朝開始全面反擊後,每次遠征塞外的主力都是數萬騎兵,看似不多,跟在騎兵後面,保護後勤運輸線的步兵卻有幾十萬。在糧食畝產只有三百斤不到的漢朝,需要幾萬乃至幾百萬的農民,才能供養幾十萬軍隊。

除了錢財,漢軍靠什麼打敗馬背上長大的匈奴?小米加鋼刀。小米是漢軍的主糧,還是喂馬的精飼料。漢地長大的馬匹,光吃草很難長成合格的戰馬,必須加入小米、黃豆等精飼料,才能在戰場上馳騁。

鋼刀,還有鐵甲,是漢軍的克敵利器。匈奴是騎射為主的輕騎兵,肉搏能力並不強。當漢軍普遍穿上鐵甲,揮舞起鋼刀時,三五個匈奴兵也不見得打得過一個漢兵。這才是漢軍經常以少勝多的秘訣。

糧食、戰馬、鋼鐵,每一樣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節節勝利的同時,幾十年的積累也被漢武帝花得精光,最後只好發個罪己詔,安撫一下民心。好在匈奴已經被打得元氣大傷,錢總算沒白花。

從那以後,對漢朝來說,匈奴已經不再是致命的威脅。到了東漢,匈奴分裂為東、西兩部。東匈奴打不過漢軍,搶不到東西,只好投降,靠著漢朝的接濟才能活下去。

西匈奴也只有能力與漢朝爭奪西域,比起匈奴的鼎盛時期,已經差得很遠了。幾千漢軍加上西域聯軍都能把西匈奴痛打一頓了。

漢朝用幾百年的時間,耗費無數生命和金錢,最終消滅了匈奴。外患沒能打垮漢朝,內憂卻讓整個漢朝四分五裂。從三國開始,直到幾百年後的隋唐,中國才真正重歸一統,漢家文明再一次攀上人類社會的頂峰。

看了漢朝和匈奴的戰爭,我們可以發現歷史總是在重演。今天的中國同樣受到超級強國的壓制,在維護住底線的基礎上,忍辱負重幾十年,終於積攢出足夠的實力,可以不用再看人家的臉色了。

只要我們修鍊好內功,自己不內亂,誰都不能把我們怎麼樣。至於什麼時候能像漢武帝一樣反擊,想必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一古姓,有著千年歷史,卻因一個人,現都偷偷改姓,淡出視野
一國請求中國:不要征討,我主動稱臣,歸順三世紀,對中國很親密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