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賀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難倒無數才子,300年才被對上

李賀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難倒無數才子,300年才被對上

中國是一個文化集成之大國,擁有2000年歷史的輝煌,文化上更是衍生出自己的傳統,即便是今天的國人,也時常以炎黃子孫自居,可見榮耀,現在我們能夠想到的代表中國文化傳統的,唐詩、宋詞,乃至於文化古董等等,都是其他國家所羨慕也得不到的東西,說起來中國文化最燦爛的時代,當屬唐代。

唐詩宋詞,這是代表中國古代文化巔峰時期的代表,其中唐代誕生了很多著名的詩人,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等數不勝數,其實我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曾經學過很多唐代著名詩人的詩句,其中就包括了邊塞詩人李賀,他的詩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都是邊塞詩中的優秀篇章。

但李賀的生平可謂是慘淡,李賀是著名的才子,但是後來卻屢試不第,雖然他的才學得到了當時大詩人韓愈的賞識,但是在當時即便是有韓愈,也不能為李賀仕途上帶來便利,所以一直以來李賀就只能漂泊江湖,並且結識一些好友,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李賀對整個社會現狀有了些許的感悟,很多詩篇就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全詩在此不做贅述,其中有一句「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李賀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骨子裡的那種感性,而隨著這首詩,天若有情天亦老也被很多詩人所引用,其中就包括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也有所引用,以至於讀過的人很多人都順口而下,認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完整的一句。

不過這首詩誕生以後,很多人都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上聯,這句頗具氣勢的話,很顯然還應該有個結為,只是一直以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絞盡腦汁,卻始終沒有辦法完整的對上來。直到宋朝的時候。

在一本名為《蓼花州閑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宋初有一名世人名叫石延年,在與友人聚會的時候,對出了一句下聯,原句是「月如無恨月長圓」,這個無意之中的醉酒之作,卻贏得滿堂喝彩,時人界認為經典,這上聯和下聯對仗十分公正,算是給這句詩填了一個完美的意境,堪稱絕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他不犧牲必授元帥,曾創建紅軍與東北抗聯,卻被4位叛徒迫害至死
皖南事變中葉挺被扣,他是唯一突圍的高級領導人,卻有兩大疑問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