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馬洛夫,明知必死也要做,宇航員痛哭:我只是不願意讓他死

科馬洛夫,明知必死也要做,宇航員痛哭:我只是不願意讓他死

隨著世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現如今世界各國航天技術已經十分的完備和先進,尤其是我們中國雖然較世界大國起步較晚,但仍然走出了自己的一條道路,我們在新聞里看到一個個火箭升空,將宇航員送入預定的軌道,開始科研任務的時候,也不免內心激動不已,時至今日也有很多人認為,宇航員升空不過是很簡單的事情。

假如要是這樣想那可就錯了,其實失敗的教訓在所難免,只是我們科學家費勁千辛萬苦,也只是為了更加完美的升空,才有我們看到的輝煌,想必大家都曾經讀過一篇課文《悲壯的兩小時》,講述的是前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在發射失敗以後,在宇宙飛船墜毀的兩小時里向家人以及全世界話別的場景,這樣的場景看起來十分的感人,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虛構出來的故事,一個無奈的航天英雄悲壯的命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關係持續的惡化,雙方展開一系列的軍事競賽,冷戰開始後,雙方無論是從軍事力量還是科技力量上,都遠遠的領先於全世界,六十年代雙方就航空航天技術展開競爭,其中首要就是載人航天技術,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進入太空,算是暫時領先一步。

只不過隨著後來蘇聯陸續發射火箭都遭到了失利,美國一步步後來居上,更是率先登月,這一下蘇聯人也坐不住了,在隨後幾年的時間裡面,蘇聯也發射了幾次聯盟號宇宙飛船,但無一例外均已失敗告終。

其實航空航天是一個精細的活,一點也馬虎不得,但為了能趕上節日清點,在聯盟一號三次試射均失敗的情況下,冒險讓宇航員乘坐上天,當時飛船已知的故障高達203處。

雖然明知必死,但科馬洛夫還是一如既往的升空,這也是為了避免蘇聯英雄加加林,因為他如果不上的話,那麼加加林就要上去,為了保住這位好友兼英雄,科馬洛夫也只能犧牲自己,果不其然就在聯盟一號升空以後,各種故障頻發,雖然科馬洛夫幾經調試,仍然不能成功,最終墜毀,在臨終前並沒有實況直播,也沒有告別,至於科馬洛夫究竟說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而他最後留下的,也就只有一截燒的彎曲的大腿骨,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才女: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乞丐對答下聯,後狀元奪魁三次拜相
周瑜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曹操並沒有對不起漢獻帝劉協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