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人到老年,最悲哀的事:養了個兒子,卻無家可歸

人到老年,最悲哀的事:養了個兒子,卻無家可歸

人到老年,最悲哀的事:養了個兒子,卻無家可歸

文/江左梅娘


01

昨天,爸爸從老家回家,和我說了一件事情,讓我感慨頗深。

陳叔叔是我爸爸是老戰友,在部隊沒有級別,回家也就做了個大隊治保主任。陳叔叔和妻子許阿姨有一個寶貝兒子叫陳述,大專畢業,還算優秀。

傳統家庭中,有兒子自然有給兒子買房子,畢竟現代社會,沒有房子,哪個小姑娘願意跟你?

陳叔叔退休了,而許阿姨原本就沒工作,那麼買房子的話,肯定得去縣城買,他們老兩口的積蓄自然不夠,於是他們都將近60歲了,還只能外出打工,給兒子賺錢買房。

於是有人就給陳叔叔建議,說讓陳述在老家找一個,這樣以陳述的條件,女方肯定不會要求房子的,或者不行就讓陳述在外地當個上門女婿,這樣一來也就不用買房子了。

這兩個看似可行的方案,在陳叔叔看來都是斷然不能接受的,自己好不容易把兒子培養出來,怎麼可能回來娶一個農村姑娘?還有當兒子當上門女婿那以後才村裡頭都抬不起來,這個面子絕對不能丟。

陳叔叔於是跟著村裡人在建築工地上打工,許阿姨去給人家做保姆,老兩口一年省吃儉用,他們一直堅持了5年,再加上從多家親戚借來的一些錢,才好不容易湊夠了兒子房子的首付款。

可是沒想到那兩年房價也是飛漲,等到兒子要買房的時候,卻發現還差一點兒,怎麼辦?

陳叔叔和許阿姨想來想去,最後想著房價漲得那麼厲害,不能再等了,實在不行,就把家裡的老房子賣了,也能湊個幾萬塊,後院還有不少樹,也一併賣掉,總是勒緊褲腰帶,也要把兒子的房子買上。

那時候,也有人說,你老房子別賣,要是兒子媳婦不待見的話,怎麼辦呢?

陳叔叔和許阿姨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層,他們覺得自己拼盡老命給兒子買了房子,自然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那留老宅又幹嘛呢?

人到老年,最悲哀的事:養了個兒子,卻無家可歸


?02

可是事情並不像他們老兩口想的那樣。

兒子房子買上了,媳婦娶回來了,老兩口也該享享清福了,可是讓老兩口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在陳述結婚後,老房子也賣掉了,老兩口自然要到兒子那裡住了。

在兒子陳述有了孩子以後,老兩口就開始給他們帶孩子,可是兒子委婉地對他們說,兒媳婦覺得他們年紀大了,她媽比較年輕,可以帶,最後老兩口沒辦法,只好灰溜溜地回老家,可是老宅已經賣了,他們就暫住在親戚家,可是住在親戚家不是長久之計啊,他們倆都後悔賣掉了老宅,現在連家都回不去了。

我聽了這事以後,也很為他們感到憤怒,這兒子怎麼這樣子?你說啃老就啃老吧,但是也不能讓老人都沒有個落腳之處吧,我爸說,其實比這更過分的有的是呢!

他說,你看農村那河邊不是有很多那種用樹榦和彩條布搭成的窩棚嗎?你以前回老家的時候,不是也看到好多老人住在那裡嗎?那時候是夏天,你問我,他們怎麼不回家?怎麼住在河邊上啊?我那時候告訴你,夏天河邊涼快,其實是因為你太小,我沒和你說實話。

那些老人,是因為沒錢給自己兒子娶媳婦,所以只好把自己的老宅讓出來給兒子娶媳婦用,他們老了,覺得住好的房子也是白搭,但是老宅太小或者媳婦嫌棄,為了給兒子順利娶上媳婦,他們就只好屈居在河邊了。

你想想,大夏天的,河邊都是水草,蚊子多,老人住在那裡該多慘?可是為了孩子沒辦法啊!

記得曹雪芹的《好了歌》中,有這麼一句: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好真是天地可鑒,孩子長大以後,他們對父母的好簡直是九牛一毛,但是父母依然是「痴心不改」。

人到老年,最悲哀的事:養了個兒子,卻無家可歸

?03

那麼做父母的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在教育孩子上,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那些能夠不讓父母住自己家的孩子,要麼是些沒出息的孩子,他們的確能力有限,自保都很難,如果不啃父母,他們的生存都會成問題,所以,他們誓將啃父母進行到底。

要麼是一些沒有健全人格的孩子,他們極度自私,對父母沒有尊重,沒有感恩,有的只是仇恨和報復。

前不久,76歲的日本前高官熊澤英昭,身份顯赫。兒子已經44歲,但卻是一個資深啃老族,他和父母一起生活,終日以打遊戲為生。前不久,熊澤英昭把兒子送去了西天,此新聞一出,震驚全國。

這個兒子自己沒有工作,可是卻一個月的花銷比一般工薪階層的父母賺的錢都多,然後他還在社交網站拚命地炫富。

更可怕的是,他還在虛擬世界裡散布言論,說如果能得到殺人許可證,他第一個要殺的就是自己愚蠢的母親,而且他還埋怨父母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把他生了下來,說父母就該負責他到生命的最後一秒。

最後終於應驗了,父親為防止他危害社會,得卻負責到他到生命的最後一秒。

對於這樣的人倫慘劇,原因的確很複雜,也許是因為從小缺乏父親的關愛,同時又被母親過度溺愛導致的,也許真的這種人就是屬於天生的反社會人格,你再教育也沒用。

那麼父母其實就該多為自己想想。

人到老年,最悲哀的事:養了個兒子,卻無家可歸

對於孩子,在他幼年的時候,我們可以無私地為他們付出,因為他們弱小,沒有我們的呵護是沒法長大的;而在他將獨立而沒有獨立的時候,就該給他獨立的機會和選擇,讓他至少學會自食其力;最後在他真正地走上成年之路,那麼作為父母的真的只需要協助一下就很好了,再也沒有必要掏心掏肺地付出了。

比如就像陳叔叔和許阿姨,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掏空了全部為兒子買房子,給兒子一部分錢已經足夠對得起他了,無論如何也得為自己留一手,你對孩子那是一腔赤誠,可是孩子對你呢?你有足夠的自信嗎?

而像那種什麼把老宅讓出來給兒子結婚的老人,是可憐的,但是也太愚昧了,兒子娶不娶得上媳婦那都是他自己的本事了,沒錢可以去打工賺錢,沒能力可以到外面去學本領,一個大活人,還能餓死怎麼的?娶不上媳婦,說到底還是沒本事,你以為你給了他房子住就能招來好媳婦啊!未必。

所以,真正聰明的父母,都很會「自私」。

他們都很會為自己著想。

孩子成不成才,要看智商和造化,可是孩子成不成人,那真的是和你培養關係很大,你早點放手,少點付出,多愛點自己比什麼都強,當然那種怎麼都教育不好的「人渣」,雖說不能像那個日本高官一樣決絕,但是遠離罪惡之源,總該能做到吧!為什麼還要養他呢?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左梅娘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這兩種人,你不能對他「仁慈」,不然好心沒好報
給女人提個醒:想知道男人愛不愛你,這樣試試他就知道了

TAG:江左梅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