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韓貿易糾紛,韓媒:韓國損失是日本的270倍

日韓貿易糾紛,韓媒:韓國損失是日本的270倍

芯科技消息(文/西卡),日本政府對韓限制出口後,許多分析指出,日韓交易糾紛也將自傷日本企業,但為何日本仍願意出台此政策呢?韓媒《Money Today》初步估計,若發展至最糟情況,韓日半導體產業損失規模為45萬億韓元、1700億韓元,兩國差距明顯。

該數字是假設日本全面中斷出口時,韓國生產線停止運轉的極端情況,但也充分地反映出兩國立場。

據韓國貿易協會公布1~5月半導體材料進口數據,其中日本政府限制出口的品項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hydrogen fluoride)和氟化聚醯亞胺(fluorinated polyimide),對日進口金額高達1660億韓元。

其中用於半導體基板上迴路的光刻膠高達1億351萬6000美元(約1190億韓元),蝕刻氣體高純度氟化氫為2843萬5000美元(約327億韓元),OLED製造材料氟化聚醯亞胺為1214萬2000美元(約139億韓元)。

從進口比重來看,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各佔91.9%和93.7%,雖然對日本依賴度高,但金額相對來說並不高。反面來看,日本若不向韓國出口這些原料,需承受的損失也不過如此。

從日本出口狀況來看,這樣的情形更加明顯。據日本財務省統計資料,光刻膠在日本出口各地佔比數據中,韓國僅佔11.6%。對美國(佔21.8%)出口量最多,其次是台灣(17.9%)、中國(16.7%),緊接著才是韓國。若從日本出口氟化聚醯亞胺狀況來看,韓國出口佔比為22.5%,為第2大客戶。雖然高純度氟化氫出口韓國佔比高達85.9%(第1名),但金額規模只有數百億韓元。

雖然日本企業不可能因此倖免,但對日本企業來說,三星電子、SK海力士並不是唯一客戶,即使該政策傷人傷己,但日本相關企業仍能存活於市場中。業界相關人士也表示,日本對韓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並不影響日本的核心經濟。

但韓國就大不相同了。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統計,今年1~5個月半導體出口規模達45萬294億韓元。而日本強化管制出口的這3種原料,韓國對日依賴度高,一時也很難與其他供應商合作,若單純從數據上比較,日本完全中斷出口導致韓國生產困難時,韓國半導體業界遭受的損失近乎於日本的270倍。

《Money Today》指出,若三星電子、SK海力士、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因此動搖根本,韓國半導體產業都將遭受沉痛打擊。業界相關人士表示,許多人推測,日本可能想迫使韓國讓出半導體產業主導權。

事實上,韓國半導體產業對日本的依賴度之高,已經超出許多人的認知,也有許多韓國民眾指責,大企業竟然讓進口比例嚴重失衡。以半導體原料進口比例來說,美光的供應商就相對多元許多。

財金界相關人士建議,雖然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為尋求解決方案在日本東奔西走,但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已公開表示沒有見李在鎔的計劃,也可由此了解日本遊刃有餘的態度,韓國也需要理智地判斷狀況,並冷靜、快速地進行應對。(校對/Jurnan)

(圖片來源:pix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拆解:除了升降攝像頭和潛望式長焦結構,你可能沒想到它防水散熱還這麼強!
中興徐子陽:已完成7nm晶元設計並量產,正研發5nm5G晶元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