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是怎麼複印書籍的?

古代是怎麼複印書籍的?

古代沒有複印機,在也沒有印刷技術之前,只能手抄的了。當然在紙都沒有的情況下,那就要刻在竹簡,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刻在龜背或其他動物骨骼、青銅器的上邊。

說起手抄,連自己寫都常寫錯字,抄的錯字、漏字、甚至抄錯行,那是經常有的事情。所以要說某某古書,不僅研究古書,還要研究傳承和流傳的歷史,只有存在準確的傳承,那才能認定是真的古書。中國古人都喜托古,甚至也有專人去模仿寫古書,所以要辨認古書的真偽。分出不同版本,互相對照,才能研究出原著真實的文字。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有一種比手抄準確,而且要省力的方法,就是傳拓。東漢時期,大學神蔡邕發現:「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貽誤後學。」比如說像上面這種君子固窮還是固慫的問題。於是他於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經文字」,此後「後儒晚學,咸取正焉。」大家終於有一個靠譜的版本可以參考了。怎麼參考呢?朝廷請一批飽學之士,校勘經籍,選定一個比較正確的版本,刻在石頭上,稱為「熹平石經」,供天下學子觀摩學習。但光是看就能記住嗎?不,他們都是帶著紙墨來的,請個好的拓工,批量製作經書的拓片,帶回家去慢慢研習。印刷術發明之前,唯一且最好的複製方法——拓印。

要說印刷,那中原人肯定要提四大發明,其中就有印刷術。北宋畢升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公認的一次偉大革命。但現在發現,北方民族契丹人發明的印刷比北宋還早,現在還不 好說,畢升是自己憑空去發明,還是抄襲或借鑒了契丹人的印刷技術。

根據東方早報、內蒙古晨報等有關新聞報道,「契丹文明密碼文化研討會暨契丹文物展」在京舉行 。由《DEEP中國科學探險》雜誌社主辦的「契丹文明密碼文化研討會暨契丹文物精品展覽 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展覽上,收藏者推測,契丹文印刷用活字製成時間可能在遼聖宗統治時期,早於畢升泥活字的發明時間——如果推測得到驗證的話,有可能將 我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時間提早至少30年。

本次展出的契丹文活字是用岫岩玉石或巴林石精雕製成的,是首次對外展出 。

展會展出了一箱1440個契丹文活字。

該活字的收藏者——原遼寧省文物民間收藏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錢幣學家裴元博說:「活字共9箱81盤字,總字數12960個,是用岫岩玉石或巴林石精雕製成。」

以此看來,契丹在很多方面是領先於宋朝的。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洲關於動物方面的歇後語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統治和大金國的建立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