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的文學愛好

曹操的文學愛好

曹操的文學愛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建安時期可謂中國自古以來文章最盛的時代。一般認為,後漢以後文章衰退了。儘管有的時代推崇不使用對句的古文(如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但在清代,古文作家推崇的是建安時期的文章。

總之,評論精神旺盛,實用與文學性相一致,實用文變成文學性的這樣一種傾向興盛起來。這是漢末至魏初的風氣。

究其原因,一是有蔡邕那樣的大家,造就了那樣的形勢;另一個方面恐怕是與文帝、曹植的父親曹操有關。在政治上,曹操與其說搞的是文化性政治,不如說是以實用性政治為主。另一方面,他愛好文學,與蔡邕是好友。

蔡邕死後,他的女兒、一位非常有才的文學家蔡琰(文姬),在戰亂中被匈奴掠走,成為南匈奴左賢王的妾。曹操為蔡邕失去了接代人感到惋惜,於是用重金將她贖回。後來,文姬成為董祀的妻子。董祀犯法被定為死罪時,文姬向曹操求情。曹操問她說:「你的家中原來有許多書籍,你現在還能記得嗎?」

文姬回答說:「亡父有天子賞賜的書籍四千餘卷,戰亂時全都散佚,今天我能背誦的僅有四百餘卷。」曹操說:「那麼我可以給你派十名書吏,請你口授並把它們抄寫下來。」文姬回答說:「我聽說根據禮,男女是授受不親的。如果給我紙筆,我將遵命用楷書或是草書把它們寫下來。」於是,曹操讓她去寫,結果竟沒有文字錯誤。

這是一段有名的故事,它說明曹操是愛好文學的。由於曹操的兒子文帝和曹植大量地寫文章,所以,出現了漢末魏初的文學興盛時期,而且出現了最為進步的文學評論時期。

本文選摘自《中國史通論》(精裝)內藤湖南 著 夏應元 / 錢婉約 譯,出版:九州出版社

本書是漢學大師內藤湖南關於中國歷史的通論性著作,涵蓋了從中國上古一直到晚清的時段,比較系統地體現了內藤湖南的中國史觀。

他把中國史劃分為上古、中古(中世)、近世三個時期,介紹了每個歷史階段的重要事件與人物,並闡明其特點,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非常富有啟發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底片 的精彩文章:

宋朝順利實現統一天下的原因
嚇壞了柯林頓總統的那一本小說

TAG: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