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車計劃」為何忽成美國大選熱門話題

「校車計劃」為何忽成美國大選熱門話題

讓外界感到意外的是,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爭議政治話題「校車計劃」成了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首場電視辯論中的一個熱點話題。

在當晚的辯論中,加利福尼亞州女參議員哈里斯(Kamala Harris)批評了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在上世紀70年代反對聯邦政府資助校車計劃的立場。

哈里斯的批評讓她的民調支持率立即高漲,並晉級「人氣第一梯隊」、搶佔各大媒體頭條。且在辯論結束後,哈里斯在短短一天內就籌集到了200萬美元的競選資金,也對拜登的民調支持率造成了重大打擊。

那麼,校車計劃為何成為一項政治話題?如今又為何能成為哈里斯攻擊拜登的政治武器呢?

校車計劃為何引起爭議?

哈里斯在辯論中所提到的「校車計劃」是美國聯邦政府於1971年通過的政策,目的在於通過校車接送學生前往所在地區內外的學校,來緩和校園中的種族隔離主義,具體做法是將非裔等少數族裔的學生用公共校車送到白人學生為主的學校,同時也把白人學生送到少數族裔為主的學校。

在美國許多社區,很長時間以來,校車一直都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政治話題。支持校車計劃的人們認為,校車計劃能夠促進融合,給各族裔學生以平等的機會和資源。同時,批判者們也指出,校車計劃「危險並且昂貴」,很多家長也不想出於種族融合的目的讓自己的孩子坐長途校車前往學校,特別是期間還要經過不安全的區域。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聯邦法院的法官們才決定不再繼續執行學區融合計劃,原因是在地方官員做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後,美國公立學校在消除種族隔離主義上反而出現了倒退的情況。

生疏而複雜的社會問題

在當前哈里斯引發的「校車戰爭」中,多位候選人辯論的焦點在於,美國聯邦政府是否應該向上世紀70年代一樣強制執行校車計劃,由此促進美國種族融合。

哈里斯的立場是,支持這樣的強制校車計劃,而多位其他候選人表示可以將校車計劃作為一個選項,但不應該是強制執行。

在辯論後,拜登在一場競選活動中向支持者澄清自己「從未反對過各州自願發起的校車計劃」,只是「無法接受聯邦政府對該計劃加上『強制』二字,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民主黨策略人士則指出,在大選期間將校車計劃這樣生疏而複雜的社會問題提出並不是民主黨應該做的,因為,這樣的話題對戰勝特朗普沒有任何幫助。

「同特朗普開戰,(校車計劃)不是對民主黨有利的一個話題。」民主黨策略專家肖恩(Don Shaw)表示,「民主黨最不應該做的就是自己製造出一個話題然後內部開始爭吵,傷害自己衝擊白宮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中信證券現2筆大宗交易,總成交金額9598萬元
房企5月銷售業績增速放緩,土地仍然集中於頭部公司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