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哭不哭、發不發脾氣,就能證明你有沒有持戒
從你哭不哭、發不發脾氣
就能證明你有沒有持戒
宣化上人 開示於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我們學佛,學了千經萬典、三藏十二部,無論學多久,首先要把情感控制住。
所謂控制情感就是持戒律——你若持戒律,就不會哭;不持戒律的人,就會常常哭。因為持戒律的人,對每一樣事,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哭也是我們身上的一種惡,就像土匪的武器能殺人,是最不吉祥的表現。如果你持戒,就不會常常哭。從你的哭與不哭,有沒有情感,發不發脾氣,就能證明你這個人有沒有持戒律。
你若懂戒律,對一切佛法都能深入;你若不懂戒律,就像虛空中的雲一樣,浮浮蕩盪,一點根基也沒有。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不論看哪一部經典,都是教人持戒律的,都是沒有那種矯揉做作、矯枉過正的作風,或者爭、或者辯。
你要是真持戒律,有什麼好爭?有什麼好辯的?你不注重戒律,那到什麼時候都是往地獄裡跑,逃不出來。你騙得了人,但騙不了自己。
你若真持戒律,第一不會哭。那是不是就常常笑呢?也不是。我以前講過,「坐莫動膝」,坐在那兒膝蓋不要震動;「立莫搖裙」,站在那兒不能讓裙子搖晃;「喜莫大笑」,歡喜的時候不要發狂似地大笑;「怒莫高聲」,發怒的時候也不要高聲叫嚷。
所謂「思而後言,樂而後笑,義而後取」,到什麼地方都要為大體著想,不為個人著想。
所以學佛第一要持戒律!
為什麼能不哭不笑呢?不哭不笑就是有定力,沒有定力才會又哭又笑。你能有定力,才會有智慧;你沒有定力,就是沒持戒。你說你有智慧,那是一點都沒有用的。
因此我們學佛一定要注重持戒!戒律就是要常常管著自己的錯處,不是管著人家的錯處,而自己的毛病一點都不改,像在給人家洗衣服似的。
我今天對你們說的話,都是苦口婆心的話,都是教你們離苦得樂、了生脫死的話。你們要是能懂我這種說話的精神,那你們每一個人都有辦法了。你若是不懂,那我是沒有法子救得了你們。就是釋迦牟尼佛來,也可能因為你們被情感所迷,而救不了你們。
我講的是老實話,你們都要認真地聽,不要做鬼靈精。
【編注】恭錄自《宣化上人開示錄(六))》


※戰爭使人命受損失,財產受損失,怎樣平息?
※281.貪求深空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