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每一個孩子享有高質量的義務教育

讓每一個孩子享有高質量的義務教育

昨天,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意見》進行了解讀,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指出,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份綱領性文件,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多位專家,對《意見》進行更深一步的解讀。

素質教育量化了、可操作了 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文件的主線就是發展素質教育,並且對德智體美勞五育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說。

改革開放以來,實施素質教育始終是黨和國家教育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但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也確實存在著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現象。

而《意見》中明確提出了「五育並舉」,「就是要著力解決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問題。」鄭富芝說,「大家都知道,我們歷來對智育是很重視的,這一次強化了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特別是把勞動教育的短板補起來,也就是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有不少專家指出,素質教育容易出現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就是因為與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不容易量化,也存在操作性不強的問題。

「而《意見》中則對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馮洪榮說。比如,在體育方面明確提出了「讓每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美育方面也提出了「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名學生學會1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在以前一直被忽視的勞動教育方面,提出了「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確保勞動教育課時不少於一半」。這些具體的、量化的要求,使得素質教育變得更具有可操作性了。

而在最容易量化的智育方面,《意見》也提出了「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

「這樣的規定更加科學了。」馮洪榮說,「這相當於給教學划出了邊界,如果沒有具體的要求,教育教學中就容易出現超前和搶跑的現象,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的現象就會出現。而明確了要求和標準,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對防止學業負擔過重、防止搶跑現象出現有著重大的導向作用。」

教育懲戒權寫入了文件 教師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不少專家指出,《意見》的出台標誌著我國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由過去關注教育外部的改革,發展到關注教育本身,也就是關注教育內涵的改革和發展。其中,與教師權益相關的內容受到了專家的廣泛關注。

山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張志勇介紹,《意見》中特別要求「制定教師優待辦法,保障教師享有健康體檢、旅遊、住房、落戶等優待政策」「完善義務教育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建立聯動增長機制,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績效工資分配辦法,績效工資增量主要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切實落實學校分配自主權,並向教學一線和教學實績突出的教師傾斜」「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涉及學校和教師的矛盾糾紛,堅決維護教師合法權益」。「這些舉措對於維護教師的職業尊嚴、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張志勇說。

一直關注教師權益,多次在全國兩會上對教育權益進行呼籲的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說:「現在終於有了很大的突破,教師教育懲戒權這次寫進了中央文件。而且,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的內容條條都是乾貨。」

教育懲戒權是教師根據國家賦予的培養學生的職責,通過立法而獲得並在教育實踐中履行的一種職業權力,它是國家教育權的具體化,具有典型的公法特徵。因此,教師懲戒權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問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按照我國《教育法》《教師法》的有關規定,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具有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現象的義務,也就是說,教師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但是由於這些年出現一些程序性的規定不嚴密、不規範甚至有所缺失的現象,影響了教師正確地行使教育懲戒權,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教師對學生不敢管、不願管,「實際上這是對學生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不過,專家也強調,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絕不是給體罰學生找借口。還要明確教育懲戒權的邊界是什麼、內容和形式又是什麼,哪些行為不屬於教育懲戒的範疇,以保證教育懲戒不過度。「所以應該儘快制定出實施的細則。」周洪宇說,「在教師行使教育懲戒權的同時,學生和家長也擁有申訴權,可對存在異議的懲戒行為進行申訴。」

建立有效問責機制 教育督導要「長牙齒」

應該說,這幾年與義務教育相關的改革一直在進行,而義務教育中的難點熱點問題也一直存在。「《意見》出台的一大亮點就是直面這些難點和熱點問題,並試圖尋找更加科學、合理的系統解決辦法。」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秘書長楊銀付說。

《意見》已出台,貴在貫徹落實。《意見》本身就提出要強化考核和督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督查範圍,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強化教育教學督導,將其作為對省、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把結果作為評價政府履職行為、學校辦學水平、實施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對違背黨的教育方針、背離素質教育導向、不按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等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楊銀付還指出,把督導評估結果作為評價政府履職行為、學校辦學水平、實施績效獎勵和問效問責的重要依據,「就是讓教育督導『長牙齒』」。同時,「還要健全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和監測評估體系,嚴禁給教育部門和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楊銀付說。

鄭富芝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我國義務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全面普及,2018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2%,目前正處於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的新階段,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正在由「有學上」向「上好學」加速轉變。而義務教育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應該說,在當前這樣的背景條件下進行的義務教育改革,就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高質量的義務教育。

本報北京7月9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樊未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