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母親偏心讓他把國家都讓給弟弟,他都毫無怨言,結果出人意料

母親偏心讓他把國家都讓給弟弟,他都毫無怨言,結果出人意料

自古以來,向來不乏偏心的母親,尤其是在皇室之中,這種偏心會愈演愈烈。普通人偏心,無非也就是那點家產,而若是皇室中的母親偏心,則是皇權的動蕩。

比如竇太后吧,明明漢景帝和梁王都是她的兒子,但是竇太后卻更喜歡小兒子,幾次三番都要漢景帝立梁王為儲君,讓弟弟做下一任皇帝。漢景帝雖然不好直接反對母親,但心裡也是不樂意的,誰不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呢?

而就在竇太后一昧的偏心下,漢景帝還是堅決不肯立梁王,結果,卻滋生了梁王的野心,最終鬱結於心,反倒落了個早早去世的下場,竇太后和漢景帝之間,也留下了解不開的心結。

還有雍正皇帝,也同樣遭受了母親多年的偏心。雍正和十四阿哥都是德妃娘娘的孩子,但是因為十四阿哥從小就被養在德妃身邊,而雍正從小就被抱給佟佳氏養,德妃更偏心十四阿哥。所以當雍正登基為帝的時候,德妃不僅話里話外編排雍正的皇位來路不正,還為此和雍正鬧翻,最終早早去世,十四阿哥也沒有逃脫雍正的清算。

看這些實例,生於皇室,爭權奪利之中,若是母親還不能一碗水端平,只怕要出大禍,輕則離心,重則賠上性命。

其實,這個慘痛的教訓,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發生過了。

當時的鄭國國君鄭莊公,也是這樣一個遭受母親偏心的倒霉兒子。他出生的時候,因為不好生,讓他的母親武姜遭受了比較大的痛苦,所以武姜一直就不太喜歡這個兒子,還給他取名叫寤生,意為逆生。

後來,武姜又再生了一個孩子共叔段,相比於對寤生的不喜,她非常疼愛共叔段這個兒子,一直致力於讓當時的鄭國君主鄭武公改立共叔段為太子,繼承國君之位。但是鄭武公不像武姜那麼糊塗,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原則,讓大兒子寤生做太子。在鄭武公去世以後,太子寤生繼位成為鄭莊公。

鄭莊公繼位沒多久,武姜就開始出幺蛾子。讓鄭莊公把制地給共叔段做封地,這個位置地勢險要,是國家的軍事重地。鄭莊公不同意,武姜又改而逼迫他把京邑給共叔段做封地,京邑乃鄭國大邑,城垣高大,人口眾多,且物產豐富,鄭莊公心裡不肯,但礙於母親請求,也只好答應。

當時鄭國大夫祭仲就進諫道:京邑比都城還要大,不可作為庶弟的封邑。鄭莊公說:我也知道啊,可這是我母親的要求,我不聽也不行啊。因為鄭莊公顯得好像很好欺負,共叔段和武姜就更加肆無忌憚了,母子倆上倆這襲擊都城,謀取國君之位。

共叔段和武姜的種種異常,大家自然也能察覺,祭仲憂心忡忡,再三向鄭莊公勸道:您的母親和弟弟,這是表明了要搶你的位置啊,不可不防。然而,鄭莊公一如既往的,很懦弱的說:我的母親要這樣子,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正是在鄭莊公的這種默許縱容之下,共叔段和武姜的膽子越來越大,商量著裡應外合,共叔段攻打都城,武姜做內應。然而,鄭莊公這次卻不打算容忍了,他派軍攻打共叔段。因為共叔段對哥哥的王點陣圖謀不軌,早已經失去了人心,所以鄭莊公攻打共叔段,也異常順利。

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鄭莊公並不是蠢,而是在放長線釣大魚啊,故意在一開始縱容共叔段和武姜,讓他們做下更多的錯事,失盡人心,最終將共叔段和武姜一網打盡,又可以堵了天下悠悠之口。

原本大家都當鄭莊公是個懦弱無能之輩,直到此時過後,大家才發現,原來鄭莊公才是真正的王者段位,有著君主的心機與謀略,非共叔段和武姜的心機所能比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D雜談 的精彩文章:

太后送了瓶酒給皇后,皇后隨即暴斃,成為清史唯一死因成謎的皇后
老三那麼低調為何還被雍正修理?原來是因為允祥,老三太不會做人

TAG:小D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