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野菊花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野菊花

導言:野菊花是一味苦寒的清熱解毒藥,最擅長清熱瀉火、解毒消癰、消腫止痛,多用於癰疽疔癤、口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尤其對心肝火旺所致的口腔潰瘍有特效。(編輯/三木)

藥用野菊花

《本草求真》:「為外科癰腫葯也。其味辛而且苦,大能散火散氣。故凡癰毒疔腫瘰,眼目熱痛,婦人瘀血等症,無不得此則治,以辛能散氣,苦能散火者是也。」

野菊花單用即有效,用於清熱解毒時,也常與金銀花、菊花、蒲公英等合用。野菊花味極苦,內服時最好加適量蜂蜜。

野菊花用於治療癰疽疔癤、丹毒時可單用,內服或搗鮮品敷於患處,或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配伍,如五味消毒飲。用於治療熱毒上攻之咽喉腫痛、風火赤眼等時,野菊花解毒瀉火、利咽止痛,常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連翹等治療咽喉腫痛。此外野菊花內服並煎湯外洗也用可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病。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L.

野菊花《本草正》

【來源】為菊科植物野菊的乾燥頭狀花序。以完整、色黃、氣香者為佳。

【異名】野菊、野黃菊花、苦薏、路邊菊、山菊花。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歸經】歸肝、心經。

【功能與主治】野菊花是一味苦寒的清熱解毒藥,最擅長清熱瀉火、解毒消癰、消腫止痛,多用於癰疽疔癤、口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尤其對心肝火旺所致的口腔潰瘍有特效。

【適用人群】心肝火旺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風火牙痛、目赤腫痛、頭痛眩暈、風熱感冒、高血壓者。熱毒蘊結所致疔癤丹毒、癰腫瘡瘍、濕疹、風疹癢痛者及各類皮膚炎症、過敏者。

【注意事項】野菊花為苦寒葯,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孕婦慎用。

【用法用量】可泡茶、煎汁或入丸、散。煎服用量在10~15克,鮮品可用至30~60克。外用可煎湯漱口、外洗或制膏外塗。

食膳與實際應用

野菊花與菊花為同科植物,均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野菊花個小,更為苦寒,多用於解毒消癰,善治瘡癰疔毒腫痛,而菊花個大,較甘甜,多用於清熱疏風、除上焦頭目風熱。用於清心火、解熱毒時,還是野菊花更為有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夏至葯膳食療養生
慢性咽炎難纏?加點溫葯試試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