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注軍營主題教育:言行一致,他們講的課更有說服力

關注軍營主題教育:言行一致,他們講的課更有說服力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張磊峰??徐鵬??姚冠辰

部隊高度動態分散,如何做到「兵撒萬里不迷航」?

傳承紅色基因,怎樣兼顧守正與創新?

海軍陸戰隊某旅發揮幹部骨幹模範帶頭作用提升主題教育感召力——

言行一致,他們講的課更有說服力

聽說海軍陸戰隊某旅是今年主題教育的先行單位,調整改革後,他們在任務壓茬推進、全域多點用兵的情況下,實現了「兵撒萬里不迷航」,記者預感一定會有不少「活魚」。

事實的確如此。該旅宣傳科科長馮子傑拿著一份主題教育的階段性總結材料告訴記者,他們緊貼部隊動散實際,創新了不少教育方法手段,例如打造帳篷學習課堂、訓練流動課堂、駐地實踐課堂、網路媒體課堂和自我學習課堂「五個課堂」,建立集強軍網、互聯網、智能終端「三網覆蓋」的教育網路等等。

這份精心準備的材料,可謂亮點頻現、創意十足。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深入基層探訪,記者卻品咂出一番不同的味道。

「你們可找錯人啦。」面對採訪,武裝偵察連指導員馮宗玉有些難為情,因為自己不是優秀「四會」政治教員,並且自認為「講課太正,缺乏新意」。

帶著濃重鄉音的馮宗玉似乎離優秀教員的標準有不小差距,但戰士們告訴記者,他們「最愛聽指導員講的」。

為啥?教導員盧俊飛舉例為證:野外駐訓,晚上氣溫達零下20多攝氏度,儘管戰士們住的帳篷很分散,但馮宗玉堅持每天查鋪查哨,一處點位不漏;海上游泳訓練,馮宗玉總是拖帶著綁有連隊標牌的大號救生圈,游在隊伍最前面。

「我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每天晚點名,馮宗玉都要帶著大伙兒喊兩遍連訓,雷打不動。這樣的教育看上去沒啥新意,不過官兵每次都喊得震天響。

重複或許就是一種有效的形式吧!記者這樣歸納。

「如果只從表面理解,開展主題教育就是讓官兵記住紅色歷史、光榮傳統,那麼通過一遍遍重複,把知識點灌輸進大腦里就行了。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該旅領導的一席話引發記者一番思考:紅色基因是要融進血液、注入靈魂的,僅僅靠背記式的簡單重複,又怎能啟迪一個個鮮活的靈魂,打開一扇扇獨特的「心門」?

某隊學習室的一幕讓記者眼前一亮:幾名官兵圍坐在一起,手持平板電腦觀看強軍短視頻。看完短視頻後,代理隊長郭如丙侃侃而談,講述紅色歷史,鼓勵官兵弘揚傳統、苦練本領、建功立業。戰士們眼神專註、頻頻點頭,顯然是「聽進去了」。

開口詢問,反饋出人意料:雖然網路媒體課堂深受追捧,但官兵點贊最多的是授課人郭如丙。在正連職崗位幹了快6年,郭如丙從未因個人進步暫遇瓶頸而影響工作幹勁。去年,擔負某項比武籌備任務後,在缺乏教材和系統培訓的情況下,他既當參賽隊員又當教員,起早貪黑,刻苦鑽研,將預先集訓隊抓得有聲有色。

「郭隊長講的課,我們信。」班長周文煒告訴記者,以前,也有一名幹部做過類似授課動員,他在台上呼籲戰士好好乾,台下卻琢磨自己轉業以後怎麼辦。雖然那次授課看上去高大上,但戰士們聽了根本沒啥觸動。

緊接著,馮子傑講述了一個令他印象頗深的場景。去年底,旅隊舉辦「干陸戰事業、當強軍先鋒」演講比賽,執行葉門撤僑任務的「優秀班長」張德忠、紮根基層26年的「鐵甲先鋒」莫士亮、中美澳聯演「勇氣勳章」獲得者陳琪等官兵登台,講述自己執行任務的經歷時,台下戰友鼓掌鼓得最響。

且問且行,我們無意間看見,在道路兩旁的燈箱上赫然展示著:「刀鋒戰士」馮宗玉。在該旅,這個稱號只授予最優秀的陸戰隊員,能獲此殊榮的每年不到10人。

身教重於言傳。教育者的品行往往勝過千言萬語。這時,鏗鏘的連訓又在耳畔響起:我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從官兵「不願報」到機關「主動報」,誤餐補助及時到位
空軍第12批女飛行學員,將在她們中產生!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