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蛇莓(散文)

蛇莓(散文)

蛇莓(散文)

我經過辦公樓和科技樓中間的甬道,樓後的草坪上,草長得很茂密。透過疏疏朗朗的合歡樹的枝條,陽光在地上斑駁了一地的細碎花紋,光與影的和諧,像一幅清新的水墨畫。草地上,幾顆小果實,紅得耀眼,在碧綠的草叢裡點綴著。天啊!它是世界上最小最紅的小果子吧!一個可愛的飛蟲縈繞著它飛舞,也是喜歡它才捨不得離開吧!

這棵草本植物安靜地生長,在園丁疏忽的草坪里,在泥土中,在學校的甬道邊,在兩座樓房之間,它離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兩步遠,在腳步旁、光影里、樓縫間,這臨近喧囂又獨享靜謐的荒野之果,激起我無盡的想像。

每當我走過,它就用晶亮的眼神誘惑我。不由我俯下身去,采一顆。渾圓的,紐扣一般大小,表面有米粒般凸起的顆粒。

這麼紅的果實,是熟透的色彩,該是引誘鳥兒啄食的,不該有毒。還沒考慮清楚,它就牽著我的手指,觸覺是輕微的,它那麼小,那麼可愛,倏地一下,鑽到我的嘴裡了。

嘴裡有一場血戰,舌齒合謀打碎了它的完美。汁液在舌齒間翻轉,味蕾興奮起來,瞬間就有點失望,竟然沒有一點甜滋味,酸味也沒有。你可知酸和甜調和度的微妙,可構成舌尖美妙的滋味。漿果的汁液在口腔里滑過,拒絕媚俗,完全不合作的態度,一點味道也沒有。

它是什麼植物?如此可愛,味道又如此寡淡?我想不明白。用手機軟體搜索了一下:蛇莓。它竟然有幾十種別稱,好多與蛇有關的,如蛇婆,蛇含草,麻蛇果……多年生草本,小葉片倒卵形,有柔毛。

蛇莓,作為一種野生植物,如何生存繁衍?

蛇莓的花,很小,金黃色,在綠草中點綴著。百花爭妍的春日,滿世界的艷遇,鋪天蓋地香氣,它依然憑藉自己星星之光,點燃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花這麼小,也沒有太多香氣,靠什麼傳播花粉?我驚喜的發現,貼近草叢地表處,有無數各種各樣的小昆蟲,有一隻比蚊子還小的灰色的小飛蟲,正伏在花蕊上貪婪地吮吸著。花小,人不注意,而在更小的生物群里,它們有獨立的世界。

蛇莓屬於草本植物,喜歡潮濕環境。有說法是,蛇莓旺盛的時候,正是蛇出洞的季節,說不定哪一片蛇莓它們有爬過有舔過。可以想像,有一條蛇,匍匐在草叢裡覓食,偶爾遇見了鮮亮的小果子,就忍不住咬了一口。我怔住了,被自己愚蠢的想法打懵了:難道蛇是雜食動物?除了吃老鼠、青蛙、小鳥等小動物,還吃果子?查了查資料,蛇是肉食動物,不可能食漿果。它的眼睛只能感受明暗而無視力,卻能靠腹部覺出危險臨近而躲開,所謂「打草驚蛇」。很顯然,蛇莓的紅艷誘惑不了蛇,不是因為蛇喜歡吃,才得名的。

為什麼叫蛇莓呢?鮮亮的色彩,不像是蛇吐出來的蛇信子嗎?蛇吐信是要向人示威,別過來,我可不好惹啊!

難道蛇莓是要用它的顏色告誡天敵,危險,別靠近我?

很多人都說蛇莓有毒,吃不得。大量資料料顯示,蛇莓和可食用的草莓都屬於薔薇科植物,但它有一點點毒。不過,與其毒性相比,它的藥用價值更高。據《本草綱目》記載,「俗言食之能殺人亦不然,止發冷涎耳」。《植物名實圖考》記載,「雖為莓,然第供鳥雀螻蟻耳」。資料顯示:蛇莓一般作為中藥使用,經過處理後的中藥蛇莓可按醫生分配的量食用;莖葉搗碎可敷在瘡口上,治癒膿瘡。

因為蛇莓淡而無味,遠不如其它野草莓那樣酸甜可口。人們放棄了它,讓它成為鳥兒和螞蟻的食物。

此時,果肉綿軟,還在齒間黏連著,而有不少小的顆粒,硬硬的,在縫隙間穿梭著。我試圖把它嚼碎,似乎做不到,它們太小了。種子的堅硬,保全了它們的完整性。

我突然明白,它們是要通過鳥類或者動物的腸道,達到傳播種子的目的。蛇莓,美麗的圓形果實,紅寶石一般絢麗奪目。遠遠地吸引爬行動物或鳥兒來食,以藉助它們的移動飛行,把種子轉移到適合它們生存的更廣闊的天地去。

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生存之道,存在的必然有它的合理性。植物如此,萬物皆然。

蛇莓(散文)

作者簡介:

呂延梅,筆名綠葉子,山東散文學會會員。多年來一直潛心散文創作,作品發表於《山東文學》《散文百家》《當代小說》《中國工人》《新潮》《濟寧日報》《東方散文》等報刊雜誌,新銳散文平台簽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