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台灣地區選舉,爭相「開空頭支票」

台灣地區選舉,爭相「開空頭支票」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台灣地區總統直選已歷七屆,應該進入成熟階段了。但從本屆初選開始,就出現前所未見的「畫大餅」比賽,蔡英文、韓國瑜、郭台銘,一個比一個畫更大。

「空頭支票」如果台灣老百姓相信,何妨繼續開大一點?

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提出,六歲以下幼兒,國家養的政見,引發熱烈討論。

台灣地區選舉,人人畫大餅

蔡說她是唯一能捍衛台灣的人,別人做總統(包括賴清德)就會開倒車。郭說中華民國是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又說年輕人不願生育,沒有新生命,國家有亡國危機,他當選後不惜散盡家財,也要把零到六歲兒童由國家養。韓則喊出為中華民國不惜粉身碎骨,還說讓政府照顧你的爸媽(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由政府幫忙養)。以上「唯一」「破產亡國」「不惜粉身碎骨」「不惜散盡家財」等,無一不是極度聳人聽聞字眼,目的在配合「畫大餅」,吸引選票。

建議同時把三個人選為台灣地區總統,這樣台灣老百姓上不用管父母,下不用管小孩,又能守住台灣,豈不美滋滋?

將國家財政的餅,努力「做大」,是合乎常情的競選政見。但「做大」八字還沒一撇,就要「畫大」,類似於股票裡面買空賣空行為。這種「畫大餅」的新選舉策略,完全從韓國瑜學來。韓國瑜去年什麼具體政見都沒有,光是「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等口號,就輕易贏得高雄市長,併流行到全國各縣市。選民投票如此輕率,難怪「韓國瑜模式」,馬上風靡藍綠總統候選人,把總統初選,搞成「畫大餅」比賽!

「畫大餅」的最大問題是財源哪裡來。例如郭台銘說他最懂振興經濟,必須產業升級轉型,國家才有競爭力、利潤、稅收;但最急迫的台灣產業如何升級,包括他自己的富士康集團如何產業升級?他卻略而不提。而且少子化雖是亞洲普遍問題,「國家養」卻是更大福利包袱,在產業升級轉型未見成效前,只能訴諸「所得收入重新分配」,不能讓工薪階級獨自承擔福利包袱,要先加征富人稅,加征公司資本利得稅(還需有法源依據,不是郭台銘式的「漫天喊價」),這些郭台銘敢做么?否則,結果才真是郭台銘預言的「國家破產」。

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選舉大餅,一路從市長選舉,畫到總統選舉。

韓國瑜更不必說,根本是由「口號治市」變「口號治國」,要靠什麼產業經濟和庶民經濟,「翻轉貧富,南北平衡」,全然是空中樓閣(台北是全國政經文教中心,新竹是科技產業中心,南部如何靠產業經濟翻轉?靠庶民經濟,靠南部路邊攤經濟平衡?)。台灣媒體列舉11項韓不適任總統的理由,指出「民粹式的總統固然可怕,無知的領導人,更是可怕」。

朱立倫這方面比較冷靜

相較之下,有20年市長治理經驗的朱立倫,反而因為更懂經濟而更穩健。他表示,零到六歲由「國家養」是「社會主義」,由自已養是資本主義,但他覺得「台灣沒資格、也沒能力、也不該走向社會主義」,而應該折衷政策,由「大家養」,也就是高收入者自己養,中收入者大家幫忙養,低收入者「國家養」。他並告誡其他總統候選人:「財政資源是屬於全體民眾,不可以亂開空頭支票。」

朱立倫提醒選民,不要被「畫大餅」迷惑的一席話,更是發人深省。他說他沒有「嘩眾取寵」(暗指郭台銘)的政策,也不要「喊口號」(暗指韓國瑜),希望初選民調時,接到電話的民眾好好思考,不要做會後悔的決定,也不要做「一時爽」的決定;像英國民眾為了一時爽而投票脫歐,隔天就後悔了!烏克蘭民眾為了一時爽,而選一位喜劇演員當總統,四天後就後悔了!

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提醒參選人不要隨便畫大餅。

國家和地區領導人不能極端

國家和地區的領導必須慎重,選地方首長可以信口開河或亂開支票(如多發農民津貼、老人免費裝假牙、不斷加碼生兒及育兒津貼等,最後無錢還債,只好推給中央政府),選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絕不能「畫大餅」,不顧長遠未來,只為騙選票於一時。

美國歷任總統,就有許多針對總統這一職位的良心建言,以下試舉幾則。

約翰遜總統說:「追求總統職位時,極端是最不可饒恕的罪惡。在國家事務中,務實中庸是最高美德。」

林肯總統說:「如果總統犯了錯誤,不只是影響我,或影響你們,而是影響整個國家。因此,我至少應儘力不犯錯誤。」

老羅斯福總統說:「一旦正直、誠實的國人不再相信我是他們的代表,不再相信我會為了正直、誠實的事業而奮鬥,我的權力(我全部力量的來源)就會化為烏有。」

小羅斯福總統說:「總統不只是一個行政職位,它也是卓越的道德領導職位。」

艾森豪總統說:「總統身邊無小事。事情若能輕易解決,就不必由總統來解決了。」

極端確是追求總統職位不可饒恕的過錯,「畫大餅」及「喊口號」,恰恰都是極端。而本屆台灣地區總統直選,又偏偏是由幾位「非典型」候選人各領風騷,真正的典型候選人,不是被做掉,就是屈居下風。

這不由令人想起尼克松總統,在傑出著作《領導人》中的幾句:「長久以來,美國國內有一種普遍看法,即這個國家,需要一位高級企業家來管理政府。這種看法沒有看到本質:管理企業是一回事,領導國家是另一回事。

管理人的目標是把事情做對,領袖的目標是做對的事情。管理人考慮今天和明天,領袖必須考量後天。管理人代表一個過程,領袖則代表歷史方向。」

編輯:鶴立高崗 格式:黃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經濟與文化評論-魯曉芙 的精彩文章:

法國總理怒了:不允許奢侈品牌燒衣服!
下一戰,金融戰

TAG:歐洲經濟與文化評論-魯曉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