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值得中國學習!俄最先進核潛艇取消「龜背」外形十分漂亮

值得中國學習!俄最先進核潛艇取消「龜背」外形十分漂亮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近日已經接收了第四艘"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與前三艇相比,弗拉基米爾大公號除了進行電子設備的全面升級外,其外形也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其原本聳露的龜背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平滑流暢的外形。

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

據悉,作為俄羅斯最新銳的核潛艇,北風之神級可以攜帶16枚"布拉瓦級"潛射洲際導彈。布拉瓦級射程高達8000公里,可以攜帶最多20枚分導式核彈頭,其打擊精度更是驚人的60米。在經歷多次試射後,布拉瓦級可以當之無愧的進入洲際導彈世界的前幾把交椅。

戰略核潛艇的威懾力不僅在於其鋒利的"劍",更在於其幽靈般的存在能讓對手芒刺在背。北風之神級作為俄羅斯最新銳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其本艇雜訊僅有108分貝,近乎接近海洋的背景雜訊。如此低的雜訊使得聲吶很難探測到它,一旦北風之神進入大洋,美國就很難探測出它的位置,更不用提它會在什麼時候在哪裡發射洲際導彈,這對美國的導彈防禦體系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為何北風之神的前三艇都有整流罩?

核潛艇的整流罩的有無,取決於導彈本身的長度以及艦艇艇殼的直徑。俄羅斯自蘇聯以來,使用的都是雙艇殼建造技術,採用雙艇殼建造技術的潛艇,儲備浮力更大,且由於其燃油艙等全部置於殼體之間,因此安全性更高。雙殼體之間的倉儲空間也可以極大地減少潛艇受到攻擊後的衝擊性,因此生存性抗沉性都比較好。而單殼體水下排量小,可以在同等情況下取得更高的航速,同體積下能夠擁有更多更大的有效空間。

北風之神核潛艇

而戰略導彈核潛艇對艦艇的有效空間要求很高,在相同的排水量下,單殼體的潛艇能夠提供給導彈更大的體積,所以採用了單殼體建造工藝的美國潛艇能夠很好地解決"三叉戟"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裝載問題。而俄羅斯由於一直採用了雙殼體建造的工藝,無法在同體積的情況下裝載導彈。因此只能在艇殼的基礎上增加整流罩,裝載體積巨大的整流罩。

為了消除殼體,俄羅斯人做了哪些?

為了能夠儘可能的消除整流罩的問題,俄羅斯人做了巨大的努力。首先,在導彈上,俄羅斯的布拉瓦級洲際彈道導彈在保證彈頭攜帶量和射程的前提下,將導彈的長度降低到了12.1米,與此同時,美國使用的三叉戟D5導彈長度為13.4米,俄羅斯的布拉瓦級在擁有近乎相同的性能下比三叉戟短了近1米的長度。

三叉戟D5導彈

不僅如此,第四艘北風之神還採用了單殼體和雙殼體結合的製造工藝,不僅擁有良好的抗沉性,內部空間的利用也是前所未有的,最大限度的兼顧了兩種建造技術的優點。

戰略核潛艇為何仍舊備受推崇

自核武器誕生以來,戰略核潛艇的地位似乎一直居高不下。核潛艇以其極高的隱蔽性、攜帶彈頭的巨大數量備受各核大國的推崇。在三位一體的核打擊結構中,陸基發射井位置固定容易遭受打擊,發射車的生存性也不容樂觀;空基核打擊進攻性較強,但是反擊能力薄弱;而核潛艇隱蔽性極強,對手如果想要先發制人,就必須派遣出大量的攻擊型核潛艇、反潛機圍堵追蹤。這樣的成本極其高昂,而且不一定會奏效。在冷戰時期,美國就提出了在蘇聯核潛艇基地附近使用攻擊型核潛艇追蹤、獵殺蘇聯潛艇的構想。但是被蘇聯加強反潛機、增加導彈射程的方法輕鬆破解。

俄羅斯海軍相比於前蘇聯時期,常規力量早已大不如前,但是因為其水下核打擊能力仍舊十分強勁,因此時至今日美國仍然十分忌憚俄羅斯海軍。正因如此,我國不僅要繼續大力發展常規水面力量,水下力量的建設也要繼續加強。而在核潛艇建造方面,也要吸取俄羅斯的經驗,儘早取消巨大的「龜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兩棲戰力之謎:造2萬噸的登陸艦 卻長期不能造一種百噸小艇
美國戰略轟炸力量遭受重擊,60餘架「槍騎兵」僅有個位數可用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