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長安十二時辰》:一部非典型歷史劇的大唐氣象

《長安十二時辰》:一部非典型歷史劇的大唐氣象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天才「李必」強強聯手,在一天十二時辰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16集,劇中的長安城還沒天黑,劇外觀眾已經討論得熱火朝天,一部現象級的爆款網劇已然誕生。在觀眾眼中,《長安十二時辰》既是一部情節緊湊的東方英雄大片,又是一部充滿知識點的「唐朝文化紀錄片」。

有網友調侃,如今的影視劇分兩種:一種是「這部劇居然能拍到25集」,另一種是「這部劇居然只有25集」。當「劇情注水」成了國產網劇的普遍問題,觀眾也亮出鮮明態度,拒絕為此埋單,拒絕縱容一線演員靠拍爛劇吸金的行為。

《長安十二時辰》的成功,充分體現了創作者的誠意,內容「脫水」,節奏「硬核」,人物關係設定錯綜複雜。目前播出的十幾集劇情,觀眾評價信息量爆炸,捨不得「開幾倍速」快進。

前幾年,影視公司習慣以看似「無可奈何」的成本問題,為劣質網劇辯解,不願加大投入好好製作,結果粗製濫造的成片令觀眾厭棄,造成了網劇行業陷入惡性循環。近年來,「良心網劇」的出現,粉碎了那些狡辯的言辭。唯有創作者以誠意對待觀眾,盡心儘力負責每一幀畫面,才能得到豐厚的市場回饋。

美劇、韓劇長期霸佔年輕觀眾的大小屏幕,國產影視劇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在敘事「套路」中突出重圍,打出自己的招牌。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架構,與反恐題材美劇《24小時》相近,亦是以人物在時間軸上的活動來推動劇情。但是,《長安十二時辰》沒有掉入「套路」,而是演繹出了獨特的氣質。

劇中不停閃現類似日晷的裝置,其刻度投影指示當時的時辰。隨著長安上空的天光流轉,焦灼的情緒和複雜的人性逐漸展現。同樣只有一天24小時,這部劇的時間似乎走得更「慢」——每個時辰,都蘊含了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長安十二時辰》里的許多人物在歷史上可以對上號。人是真的,故事是假的,半真半假相互交錯,勾起觀眾的興趣。很多觀眾難免產生「補課」衝動,搜一搜人物資料,去查閱唐朝真實風俗人情的記載。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閑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恢弘的盛唐氣象,讓人們不再滿足於隔著屏幕觀看一段虛虛實實的故事,而是願意親自去一趟西安,在昔日的唐都想像當年的長安一百零八坊。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正劇,卻因為引人入勝的情節,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的「大爽劇」,而要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一筆一畫,激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依託於成熟的電影工業流水線,漫威、迪士尼等西方影視公司,構建了一系列英雄體系。「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里,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