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速覽 | 胃癌「隱身面具細胞」來源揭示——來自胃癌自身

速覽 | 胃癌「隱身面具細胞」來源揭示——來自胃癌自身

先前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H. pylori)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原因。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抑制癌症的發生。但近來發現,部分患者在根除幽門螺桿菌後發仍有可能發生胃癌,發病率(每年0.24%)低於未根除者。

廣島大學醫院的Kazuaki Chayama教授和他的團隊此前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治療後出現在胃癌表面的低度異型(ELA)的特徵性上皮細胞,類似於正常的粘膜細胞,排列在胃的周圍,充當著掩蓋胃癌的面具。但這層「面具細胞 」從何而來尚未可知。

研究人員從10名早期胃癌患者中分離出ELA區域,並分析了90種癌基因和35種融合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將它們與對應的癌組織、正常胃粘膜和血細胞衍生的DNA進行比較,發現其與胃癌細胞完全相同。謎題揭開——ELA來自胃癌組織本身。

速覽 | 胃癌「隱身面具細胞」來源揭示——來自胃癌自身

https://doi.org/10.1007/s00535-019-01596-4

Chayama教授說:「根除幽門螺桿菌會影響胃粘膜的再生。幽門螺桿菌感染經過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後,會在胃裡留下紅色的凹陷,其中大多數不是癌症。因此很難從正常粘膜中鑒別出ELA粘膜。」

速覽 | 胃癌「隱身面具細胞」來源揭示——來自胃癌自身

Kazuaki Chayama教授,圖片來源:廣島大學

「臨床醫生應該意識到這一層『面具細胞』ELA,與正常粘膜進行鑒別診斷,以防止ELA被誤診成普通的非正常粘膜,這樣他們就不會錯過胃癌的潛在部位。而且重要的是,即使在完成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後,病人也要繼續進行檢查。」

End

參考資料:

[1] Scientists discover origin of cell mask that hides stomach cancer

[2] Genomic landscape of epithelium with low-grade atypia on gastric cancer afte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ation therapy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速覽|盤點2018葯企研發投入TOP10
權威發布: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全文)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