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論真法和道家內丹調息火候實踐

論真法和道家內丹調息火候實踐

論真法和道家內丹調息火候實踐?

?

???見到過很多人修鍊道家內丹多年,仍然不得其門而入,對道家內丹調息火候不懂,包括一些「大師」對(風,火,調息,胎息,採藥,內丹,大丹,內氣,外氣,懷胎,元神)入門功夫也講不清,道不明,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坎坷路,我十分的感慨。做為一位龍的傳人,中華文明的繼承人,有責任把一些深刻感受和不傳之密說出來,深感榮幸。在此重點講點對內丹凝神,調息,胎息,火候的體會。?????練功不得其門而入,主要原因是:不能心平氣和的凝神靜守,調息達不到對胎息的基本??????要求。許多人認為調息就是深呼吸,多吸氧氣,鼓起小腹,憋氣壓向丹田,其實這不是養生,用力深呼吸只能把空氣吸入肺里,是吸不到丹田的。外呼吸和內呼吸是兩回事。?用現代的說法,調息是以「自然悠緩的外呼吸推動內呼吸,使真氣循經運行。「人體內經脈真氣,內而臟腑,外而肢節」,在體內循環決不可以意領氣,違背自然,違背人體生理。????????????????????????

?????如何才能心平氣和的凝神靜守?張三丰說:「凝神者,收回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憺,始行收之氣穴,乃曰凝神」。並說「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意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調息也」「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謂之平,心執其中謂之平,平即在此中也,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是道家切實的實踐者,在呼吸吐納的方法上,有深刻的研究,他認為呼吸運動在人體生理活動中起主要作用,「天地之間,其猶橐龠呼?」在人體內:「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形容人的呼吸像風箱那樣往來生風,由外呼吸推動的內呼吸旺盛時,外呼吸反而似有似無,深細勻長,感到吸不完呼不盡,遍體舒適,生機盎然,有無邊的風月自在。「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就是對胎息的高度概括。??????具體做法上,古先賢有個標準:「呼吸,先練調息,引短令長,有聲為風,無聲為氣,出入為息,氣出入不盡為喘。坐時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情抱悅豫是息相」??????李少波老師對胎息認識很深:內呼吸也叫胎息,練到一定程度,鼻息微微,若存若無,好像停止了外呼吸,只覺得丹田開闔,任督通暢,如春風送暖,百花盛開的舒適感覺,和胎兒自然舒適地生活在母腹中的形式相似。?

?????道家的精,氣,神是完全靠內呼吸的推動實現轉化培養出高能量。張三丰說:「不出不入,無來無往,是謂胎息,是謂神息,是謂真???,真爐鼎,是謂歸根復命,是謂玄牡之門,天地之根。氣到此時,如花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氣熏蒸營衛,由尾?閭?穿夾脊,升上泥丸,下鵲橋,過重樓,至絳宮而落於中丹田,是為河車初動。」?

何為「文火溫養」??答:古人將呼吸比喻為風,將神意比喻為?。注意呼吸,風盛則火旺,呼吸用力則熱能增強。反之,風微則火微,呼吸和緩則熱能溫和。在修鍊過程中,根據煉功步驟進行呼吸調整,故有「進陽火」、「退陰符」、「武火烹煉」、「文火溫養「等名稱,這就是「火候」。真氣運行法五步功法,也隨步驟程序不同,而火候要求各異。文火溫養,是指呼吸微弱調勻,止於丹田,好象煉丹時用文火慢燒一樣,通常應用於第三步功之後,意在培養真氣,蓄積力量,為第四步通督充分的準備。從醫學理論分析,這是宗《內經》所謂」少火生氣「之旨,以使真氣彙集丹田,旺盛生機,免致」壯火食氣「之弊端,使陰陽調和。這是真氣運行法的重要練功環節,必須充分認識和遵行。?

?????在調整好呼吸意念後,意守丹田會產生感覺(可能開始會有冷,熱,麻,癢,輕,沉重等感覺)。古人將呼吸比喻為風?,將熱能比喻為火,風盛則火旺,火就是意念與真氣結合而產生的熱感,及其相關的反應。意念重,守的緊,熱感強稱為武火,風微則火微?,意念放輕,(似守非守,寂照之功)則熱感低,稱為文火。葯即元精,元精能化生真陽。一陽發動時,將元精收回,稱為採藥,將葯收歸丹田,用風火相煽,元精即化為元氣。古氣功稱為煉精化氣。在這一段過程調息火侯極重要一般不傳。因為稍有不慎,即刻走丹。?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歡迎關注內丹360,一個專註於內丹養生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怎麼才能長壽,道家是怎麼做的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