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言傳身教,遠勝學校教育(上)

言傳身教,遠勝學校教育(上)

本文為《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讀書筆記。

每每談到教育問題,父母們總會問:「應該怎麼教孩子學XXX?」這個XXX可以是走路、說話、吃飯,也可以是性格、品質、思想。相比起原始人類,如今的中產階級父母沒有許多照顧孩子的經驗,卻有豐富的上學經驗,認為」教育孩子「便是正式的學校教育。然而,學校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過幾百年,它來自於19世紀工業化程度迅速擴張的歐洲社會。而人類學習的歷史則始於人類出現的那一天,孩子從父母那無意識時獲得的信息,遠超過父母刻意教學時所得到的信息量。

圖片來源:pixaba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兒童發展心理學教授Alison Gopnik在《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一書里,將孩子的學習方式分為兩大類:

孩子通過觀察與模仿他人來學習,心理學家將此稱為「觀察學習」;

孩子通過聆聽他人講述世界運作的方式來學習,心理學家稱為「證詞學習」。

這其實也就是中文裡所講的「言傳身教」。孩子的學習得以讓人類不斷進步,我們的文化不停地傳承給下一代。

1

小嬰兒在出生之後不久就已經學會模仿了。5個月大的孩子會模仿父母吐舌頭和拍手,7個月的孩子會模仿大人說話的腔調,8個月的孩子則已經會模仿怎麼玩玩具了。這種模仿行為並非無意識地簡單複製成人。模仿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物體是怎麼作用,人們是怎麼活動。這種因果關係的理解是孩子們學習這個世界運作法則的重要步驟。

學習因果關係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試錯——不停地嘗試各種方法,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式;

模仿——通過觀察他人如何成功達到目的,模仿其動作來獲得成功。

許多動物——包括蒼蠅、毛毛蟲、蝸牛等——都懂得通過試錯來學習,當他們知道某個動作可以得到獎賞時,就會不停重複那個動作。試錯能測試你的行動與結果之間的關係,理解怎麼讓事情發生。而模仿則只有在比較複雜的動物群體里才會出現。猩猩和烏鴉並不需要通過自己去試錯,就能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知道什麼樣的動作可以獲得獎賞。人類則將這種模仿學習的行為發展至極致,孩子可以模仿成人行為來學習吃飯、走路、玩玩具,少年也會模仿經驗足夠的老人,學會如何做一個律師、工程師和商人。人類的智慧逐步積攢,才使我們擁有一個如此多姿的社會。

圖片來源:pixaba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Andy Meltzoff、Anna Waismeyer和Alison Gopnik對24個月的孩子們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在桌子上放了一輛玩具車和一個閃亮的新玩具,車子兩邊各放一個盒子。當玩具車撞上左邊盒子時,新玩具就會發出亮光,而當玩具車撞上右邊盒子時,新玩具則沒有任何錶現。實驗人員在孩子面前演示了好幾次之後讓孩子們自己來玩。驚喜的是:這些24個月的孩子們會直接忽略那些無效動作,只重複實驗人員讓玩具發出閃光的動作。當他們將玩具車推向左邊盒子時,孩子們的眼睛會緊盯著玩具,等待玩具發出閃光。孩子們並不是簡單機械地模仿成人,他們懂得分析成人動作地有效性,並選擇只重複那些有效的動作。這種模仿行為也超越了簡單的試錯行為。從成人的演示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成功。

但心理學家進行的下一個實驗更加好玩。這一次,玩具車變成了遙控車,實驗人員不再控制車的行動,而是讓遙控車自己運動,撞向左邊的盒子讓玩具閃亮,或者撞向右邊的盒子而沒有任何效果。輪到孩子們來玩時,他們並不上前操縱汽車,卻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什麼都不做。即使實驗人員叫孩子們想辦法讓玩具閃光,他們也沒有任何行動。當遙控車自己開始走動時,孩子們的目光也不會望向玩具。他們沒有在遙控車撞向盒子與玩具發出閃光之間建立起因果聯繫。這是因為孩子們認為,因果聯繫必須來自他人的行為。孩子們可以從成人的行為中學到了世界運作的方式,但如果同樣的世界運作自行發生時,孩子們則無法學到這些因果關係。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另一個實驗里,實驗人員將自己的手臂用毛巾包裹起來,使自己無法無法雙手,緊接著,實驗人員使勁用頭去撞一個盒子,使盒子上方的燈亮了起來。另一個實驗人員則沒有包裹雙手,但依然空著雙手,只採用頭撞盒子的方法使盒子亮燈。兩組18個月的孩子分別目睹了這兩個實驗現象,然後開始自己嘗試亮燈。第一組看見實驗人員包裹雙臂的孩子們上前,直接用小手按了盒子來亮燈。他們似乎懂得:實驗人員是因為手臂不方便才用頭亮燈,而他們自己有手,可以很方便地用手來開燈。而第二組的孩子們則模仿雙手自由的實驗人員一樣用頭撞燈,他們似乎認為實驗人員不用手是有原因的,還是跟她一樣撞頭吧!

隨著孩子們的年紀漸長,他們在模仿學習上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越來越強大。在Alison Gopnik的伯克利實驗室里,實驗人員會給4歲的孩子展示如何玩一個玩具。他們給玩具實施了三個動作:搖一搖、壓一壓、再從玩具里拉出一個環,而玩具只有在拉環之後才會唱歌。實驗人員重複了五遍這些動作,每一次的動作順序都不一樣,有時拉環動作是第一個動作,那麼玩具馬上就會唱歌了;有時拉環動作是三個動作的最後一項,玩具只能在最後這個動作結束後才會唱歌。當孩子們接過玩具時,他們直接上來就拉了環,讓玩具開始唱歌。他們可以從實驗人員的演示中找出使玩具唱歌的有效動作,並不被其他的動作所迷惑。

這些實驗說明,很小的孩子就已經具備思維能力,他們的模仿動作並不只是簡單複製,而是從觀察成人的動作中理解成人的意圖和目的,找到成人動作的真正意圖。他們模仿的不只是動作本身,而是動作的目的,並通過調整自己的能力來達到相同目的。這也正是人類模仿學習的意義所在,它使得人類將工具的使用代代傳承下來,從勺子到斧子,從汽車到iphone,人類的工具不斷進化,也不斷傳承給下一代。

桃子跟著爸爸一起望天

2

如果你有過做父母的經驗,你也許會發現,孩子在模仿成人動作時,也經常會可笑地放大成人一些動作。桃子喜歡模仿爸爸扔球,但輪到她扔球時,她會把手舉高高,狠狠地把球往下砸去,像是把吃奶的力氣都用了出來,才能讓球彈起來時更高一些。桃子還喜歡模仿媽媽喝茶,但每次她用自己的小杯子喝水時,她會把頭拚命往後仰,杯子舉得特別高,並咕嘟咕嘟地發出聲響,彷彿這才是喝水的正確方法。這些誇張的小動作每每總是讓人忍俊不禁,是辛苦育兒時的歡樂調劑品。

圖片來源:pixabay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也發現:孩子很喜歡過度模仿。在一個經典的實驗里,心理學家Victoria Horner和Andrew Whiten同時將一個裝食物的迷宮盒子和一個用以打開盒子的木棍交給一組孩子和一組猩猩。如果你用木棍把食物前的盒子門鎖打開,你就可以吃到食物,但如果你把木棍插在盒子上的洞里,或者用木棍敲盒子,你自然還是拿不到食物的。實驗人員在孩子和猩猩面前做了同樣的展示。他用木棍打開盒子的門鎖,吃到了食物,但也做了很多和拿到食物不相干的動作。輪到孩子和猩猩們來拿食物時,孩子們完全重複了實驗人員的一模一樣的動作,包括許多無效動作。但猩猩則表現得更聰明一些,它們直接用木棍打開了門鎖,迅速把食物吃了。

這個實驗結論乍看和Alison Gopnik的伯克利實驗室結論完全相反!孩子究竟是否知道模仿動作的目的?伯克利的實驗人員們調整了他們的「三動作」實驗。這一次他們選用了兩個實驗人員,一個實驗人員表現得非常無知,一直不停念叨:「這個東西怎麼回事?我完全不知道怎麼用啊!「,另一個實驗員則非常自信,告訴孩子:」我知道這東西怎麼玩,讓我來告訴你。「除此之外,兩個實驗人員做的」三動作「次序一模一樣,玩具也只有在拉環時才會唱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目睹第一個無知實驗員展示的孩子們接過玩具,聰明自信地給玩具拉環唱歌。而目睹第二個自信實驗員展示的孩子則重複了與實驗員一模一樣的動作,包括那些完全無效的不相干動作。

孩子們對成人的態度非常敏感。當成人看似不自信不懂時,孩子則參與觀察遊戲動作的真正意圖,並可以準確找到其動作的因果關係。但當成人像個專家一樣教授孩子時,孩子則一模一樣地將成人的愚蠢行為都模仿過來了。這個悖論看起來非常不合理,事實上卻包含了孩子的學習邏輯:孩子們認為教授他們的成人懂得比自己多,所以過度模仿才可以獲得所有成人的知識。

圖片來源:pixabay

這種情況甚至在成人中也經常發生。當我們模仿專家時,用力將每一個細節模仿到位是很有意義的。我們並不理解哪些細節有用,哪些細節並不相干。但我們並不需要讀個學位,就可以學電視上的名廚做頓大餐。我們並不需要知道汽車的機械細節,便知道如何開車。我們甚至會從媒體上獲得成功人士的經驗,並懷著崇拜心情去模仿他們的行為。事實上我們並沒有更多數據或體驗來理解,在這些成功人士的經驗中,哪些是有用的技能,哪些則是不相干的事情。在年幼的孩子心目中,自信的成人都是模仿技能的對象。即使我們做了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孩子也會一板一眼地模仿,認為這可能是很重要的技能。這就解釋了在Hormer和Whiten的實驗里,孩子們甚至表現得不如猩猩聰明。

過度模仿有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傳承禮儀。人類生活中有很多習慣完全來自於禮儀文化。原始人只會用手抓東西吃,東亞人則學會用筷子食物,歐洲人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美國人則用右手拿叉子,阿拉伯人乾脆只用右手拿東西吃。這些不同的吃飯方式並不影響人類把自己餵飽,為什麼我們還要創造出如此多的生活習慣呢?雖然我們拿個棍子就可以吃飯了,但這些吃飯的禮儀定義了個人的種族、宗教、家鄉、信仰。傳遞這些禮儀的意義並不亞於傳播技術。這些社會化的禮儀影響了我們的社交方式和認知,方便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交往。當你把叉子從左手換到右手上,旁邊的歐洲人大概都會抬一抬眉頭:啊,美國人來了!

孩子們對於這種社交認知非常敏感。Gopnik實驗室又做了一個實驗,這一次她將」綁手撞頭「的實驗加以改進。實驗人員依然用毛巾把手臂綁著,用頭撞盒子以亮燈。但這次,兩組實驗人員會在展示前先給孩子們講話,一組用的是孩子們熟悉的語言,另一組則用外語講。在這之後,那些看了同語言實驗員撞頭的孩子們,也會選擇晾著雙手用頭撞盒子;而那些看了」外國人「展示的孩子們,上前就用手按盒子亮燈了。孩子們似乎認為,同語言的人更值得信任,更值得模仿。

理解了孩子們的模仿行為,是否可以幫助我們改變父母的養育方式?孩子們不止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他們還模仿父母的意圖,也試圖理解父母行為的意義。他們認為父母是權威,甚至當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時,孩子也會一本正經地模仿。當你虔誠地維護自己的文化時,孩子們也會學著你的樣子,成為下一代的文化傳承。孩子並不只在學校教育時才會認真學習。當我們做家務、逛街、讀書、唱歌時,孩子也時刻在觀察我們的行為,像海綿一樣不停吸收模仿。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應該先把自己變成那樣的人。

桃子cosplay不二家 | 圖片來源:作者

敬請期待下篇。

排版:Ruiying

題圖來源:pixabay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本人公眾號「伊甸園的桃子」,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市場上的的蛋那麼多,到底應該如何選?
枇杷不是琵琶,琵琶就是枇杷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