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國醫大師都愛用它!功效堪比人蔘,還防癌,價格卻幾十塊

國醫大師都愛用它!功效堪比人蔘,還防癌,價格卻幾十塊

有一味中藥,多位國醫大師都愛用,有助防癌、補氣,功效堪比人蔘,價格卻只要幾十塊,你知道是什麼嗎?這就是黃芪!


多位國醫大師都愛用它!

01國寶級中醫專家關幼波:用它治肝病

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陳勇是國寶級中醫專家關幼波的學生,他在北京衛視《這裡是北京》節目中介紹,關老根據多年來的經驗,把兩味葯大量的用到了肝病方子里,一味是當歸,另一味就是黃芪。

關老認為,黃芪確實起到修復肝功能、修復人體、修復各個臟器細胞的作用,去浮水,扶正氣。

國醫大師都愛用它!功效堪比人蔘,還防癌,價格卻幾十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02國醫大師李濟仁:用它保養心血管

「國醫大師」李濟仁做客CCTV2節目《中華醫藥》時講到,自己40歲時查出高血脂、50歲查出高血壓、60歲的時候查出高血糖。經常頭昏昏沉沉的,有時候就像是突然要暈過去一樣。在臨床上看病的時候,時間稍久一點,就要閉目養神一會兒,一看就是很疲憊。

於是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他開始喝給自己調配的保健茶,一喝就是幾十年。這杯「心血管」保健茶,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葯也是黃芪。

保健茶:

黃芪、黃精、西洋參(人蔘)、枸杞。

03國醫大師朱良春:用它養生

國醫大師朱良春(1917~2015),活到了98歲高齡。

江蘇省中醫院腎內科主任孫偉是朱良春先生的關門弟子。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先生的養生之道總結起來16個字,即:生活規律,情緒樂觀,適量運動,飲食合理。除此之外還有一碗喝了70年的「養生粥」。

在他年輕行醫時,因日夜操勞,體力不支,人也消瘦。之後吃了幾個月的黃芪水熬粥,精神開始好轉,不再感覺疲勞,於是這碗「養生粥」一喝就是70年。

養生粥:

綠豆、薏仁、扁豆、蓮子、大棗清洗乾淨,用黃芪浸泡過的水大火煮開,換小火煮40分鐘,再放入枸杞煮10分鐘。

04國醫大師伍炳彩:用它預防感冒

國醫大師伍炳彩在接受中國中醫藥報記者採訪時提到,自己十分重視感冒的預防。在預防感冒方面,他推薦玉屏風散和防己黃芪湯,並且說「後者效果更佳,因為能減除濕氣」。

具體配伍:

防己12克,黃芪15克,甘草(炒)6克,白朮9克。

05國醫大師薛伯壽:用它調氣血

國醫大師薛伯壽在2018年接受中國中醫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自己82歲高齡,平常出診看病,有良好生活規律、淡泊名利、精力充沛,對養生防病保健有著自己獨到的體悟。

薛老倡導調暢氣血,對許多無證可辨的亞健康患者,善用黃芪赤風湯。他認為此方藥味雖少,但配伍奇特,有益氣助陽、活血行滯、祛風通絡之功效,能使周身之氣通而不滯,血活而不瘀。


常用黃芪功效多!

1、有助防癌

央視《中國醫藥》節目中,曾介紹了一個「無癌村」——浙江桐廬縣的石舍村。在中國癌症高發的二三十年間,這裡居然沒有一位村民罹患癌症。

國醫大師都愛用它!功效堪比人蔘,還防癌,價格卻幾十塊

中國中醫科學院脾胃病專家魏瑋來到這個村子,尋找遠離癌症秘密的時候,發現這裡的村民很會用一種中藥材保健防病,延年益壽,這種藥材就是——黃芪。

國醫大師都愛用它!功效堪比人蔘,還防癌,價格卻幾十塊

2、補氣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主治醫師董峰在2019年1月25日健康時報中醫版刊登的文章中介紹,黃芪味甘、性微溫,性味雖然溫和,但效果卻一點也不比人蔘差,而且因為價格便宜,所以是最常用的補氣葯,被譽為「平民人蔘」。

3、提高人體抵抗力

中醫上記載,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黃芪中所含的黃芪多糖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4、有益心腦血管健康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男科副主任醫師李俊濤在2018年8月24日健康時報中醫版刊文指出,黃芪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大劑量每天用30克以上,泡黃芪茶飲,對於體質虛胖的高血壓患者,還可以降血壓,有效防治中風和高血壓。


日常保健推薦這些黃芪小方!

1、防感冒:黃芪雙葉粥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腎病科余仁歡在2015年5月7日健康時報中醫版刊文指出,常喝黃芪雙葉粥就可增強體質,防治感冒。

方法:取生黃芪15g,紫蘇葉15g,荷葉15g,薏苡仁30g,粳米50g,熬煮服用即可。

2、貧血:黃芪雞汁粥

江蘇省中醫院放療科副主任醫師黃維在2018年4月20日健康時報中醫版刊文指出,貧血患者要注意進食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可適當加一些中藥,如黃芪雞汁粥。

方法:母雞1隻,黃芪15克,粳米100克。將母雞煮爛取濃雞汁,黃芪煎汁,入粳米煮粥,早晚趁熱服用。

3、防心血管病:黃芪山楂茶

山西省中醫院代謝病科主任醫師呂蕾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黃芪與山楂一起泡茶可以加強益氣活血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氣虛型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

方法:取黃芪20克,山楂10克,涼開水沖洗後,放入保溫杯,用400毫升沸水沖泡,半小時後飲用,可沖泡兩次。

4、過敏性皮炎:玫瑰黃芪茶

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骨傷科郝高庭在2016年5月27日健康時報中醫版刊文指出,患者曾為過敏性皮炎,雙頰及額部有散發小紅點,就開了個藥茶方給。1個月中,她斷斷續續地服用了十七八劑後,皮膚小紅點逐漸消失。第二發病季節前又陸續服用,過敏性皮炎再沒發作,且皮膚紅潤了許多。

方法:玫瑰花蕾3朵、木蝴蝶3片、枸杞子7個、龍眼肉7個、黃芪2克、陳皮2克、桔梗2克、花茶2克,泡茶飲即可。

5、手腳發涼:黃芪枸杞茶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內科主任鄒曉玲在2015年12月10日健康時報糖尿病版刊文指出,冬季氣溫低,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感到手足發涼,特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款中藥茶飲方,幫助緩解手足發涼現象。主要適用於糖尿病患者緩解下肢麻木、雙足發涼現象。

方法:黃芪20克、枸杞子10克、補骨脂10克、丹參10克、雞血藤10克,水煎代茶飲。

6、失眠:淡竹葉黃芪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李雲虎在2018年4月20日健康時報中醫版刊文指出,如果是入睡困難且早醒情況,且心煩、乏力、口乾、腰酸腿軟,可以喝些藥茶調節一下。

方法:淡竹葉10克,山萸肉15克,知母10克,五味子10克,生黃芪15克,炒梔子10克。每日一劑,開水沖泡代茶飲。?

不過,黃芪雖然很好,服用黃芪應該先讓醫生診斷是何體質,判斷是否適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 的精彩文章:

「軟化血管」騙了國人30年,而真相只有1個!
那些固執的老年病人,請放過你的孩子

TAG: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