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探究生命與物質奧秘 兩個大科學裝置同日開建

探究生命與物質奧秘 兩個大科學裝置同日開建

中國航空報訊:6月29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兩個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和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同日開建。一個是探測微觀世界的「超級顯微鏡」,另一個是生命醫學領域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設施。

不久前,美國能源部基礎能源科學顧問委員研究報告《調控物質和能量:科學的五個挑戰及展望》指出,「當前,人類已進入物質調控時代。通過更精細地認識物質(包括生命物質和非生命物質),在原子甚至電子水平調控物質,使其具有期望的功能和性能。先進光源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顯然,為讓人類游刃於物質調控時代,中國正鑄造兩把「利器」。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造把「放大鏡」探清微觀世界

精細到10納米量級

「光越強,就越容易看得清楚。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的建築外形猶如『放大鏡』,寓意為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可達10納米量級空間分辨能力。」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副總經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主任董宇輝表示。

「要看清楚粵港澳大橋上某個工件如何斷裂,目前我們不能做到,而若模擬南方高鹽、高濕、高溫環境下工件的狀態,用先進光源觀察,可以看到其材料分子級的裂縫程度,從而可實現在其變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調控。」董宇輝表示,這種明察秋毫的本領適用於解決很多行業中的共性問題,可廣泛應用到先進材料、航空航天、能源、醫藥、化工、生物工程和微細加工等領域,提供突破瓶頸問題的手段,從而推動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相關高科技產業發展。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經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秦慶表示:「HEPS項目是在不斷研發、攻克難題中推進建設的,主要包括加速器、光束線站及輔助設施等,預計2025年建成運行,新建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

據秦慶介紹,HEPS主加速器的周長為1360.4米,電子束流能量為60億電子伏特,設計亮度極高。主加速器採用7BA彎鐵消色散的結構單元,可實現電子束流的水平自然發射度小於60皮米·弧度,這也是第四代衍射極限光源的主要特點。這個設施將建設不少於90條高性能光束線和實驗站的能力,可提供能量高達30萬電子伏特並具有高亮度、高相干性等特點的同步輻射光,以及具備納米量級空間分辨、皮秒量級時間分辨、毫電子伏特量級能量分辨能力。

據介紹,建成後的HEPS將是我國第一台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

生物醫學全功能研究平台

將達世界一流水準

「我們知道,同一尺寸下,顯示解析度越大,圖像越小,反之越大。而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裝置可以實現顯示解析度越大,圖像越大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從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形成『全景圖』。」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項目副總工程師、北京大學教授孫育傑表示。

孫育傑進一步解釋道:「生命科學研究的對象小到分子活動,大到動植物的生長,從納米級到分米級,從毫秒級到月、年,這就需要更清晰的成像技術。如要了解人是如何思考的,就要對人腦研究,神經網路中有10億多個神經元,神經突觸達千億級。針對不同尺度,用顯微鏡看神經元細胞的大分子,用電鏡技術探看神經突觸,用磁共振技術觀察腦部的其他活動等,然後我們通過影像技術分析及大量計算,最終把不同空間、時間尺度的研究對象模態融合成完整的立體圖像信息。」

「猶如谷歌地圖一樣,既有整個城市的信息,又能不斷放大,從北京找到頤和園路,找到北京大學,還可以記錄變化過程中的細節。」孫育傑表示。

據介紹,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由北京大學作為法人單位,聯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總投資17.35億元,預計2023年建成運行。將實現高端生物醫學影像儀器裝備的「中國創造」,成為生命醫學領域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設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引領只為不斷前行 空中客車慶祝公司成立50周年
巴航工業交付首架領航600超中型公務機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