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惠城橫瀝墨園村| 一個中國傳統村落的「鄉愁經濟學」

惠城橫瀝墨園村| 一個中國傳統村落的「鄉愁經濟學」

「每到周末都有遊客過來,村裡可熱鬧了。全村一條心保護古村落,熱心村內事務,積极參与建設,環境越來越好,鄉村旅遊越來越旺。」今年57歲的陳日強為自己是墨園村人感到自豪。

在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有著惠城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群。近年來,墨園村以古村落為重點,不斷強化人居環境整治,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如今,一個依託古村落看得見的「鄉愁之美」,集觀光旅遊、食宿於一體化的休閑農業綜合體正日漸完善,古村落碰撞出新活力,墨園村人將「鄉愁經濟學」生動地寫在希望的田野上。

惠城橫瀝墨園村| 一個中國傳統村落的「鄉愁經濟學」

入選「中國傳統村落」的墨園村是鄉村游的熱門地。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攝

意識強

制訂村約保護古建築

走進墨園村,沿著青灰石板鋪成的小道行走,一座座清代古建築、古民居映入眼帘,歷史在眼前鮮活起來。

墨園村是中國傳統村落、廣東省古村落,古建築有10多棟約350間,其中圍門樓、墨園古井、大夫第、老書室、茂記大屋、英記大屋和義記大屋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墨園村古村落是惠城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村裡至今仍保留著具有200多年歷史的鬧元宵傳統習俗,村裡還有石板路、水路運輸等南粵古驛道史跡等。

2012年底,墨園村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墨園古村落開始引起外界關注,許多人紛紛慕名前來探訪,墨園村古村鄉村游逐漸興起。

「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古村落,村裡制訂了古建築傳承與保護村約。根據村約,村民不得隨意拆建古建築,同時還要做好古村落的保護工作。」墨園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文傑說,如今村民保護意識大大提升,古建築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村民都很齊心、自覺,在建房的時候特別注意房屋不高於古建築,不在古建築周圍亂搭亂建。正是在村民的守護下,古村落散發著獨特魅力。

環境美

惠州鄉村游「打卡」地

近日,新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出爐,墨園村也名列其中,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實際上,墨園村一直是我市鄉村游的熱門地。賞花海、游古村,體驗民俗活動和文化特色……每到周末及節假日,墨園村便吸引許多遊客蜂擁而來。

墨園村鄉村旅遊的火熱發展得益於人居環境整治取得的成效。自2013年起,該村就陸續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在村內道路和廣場及房前屋後種植綠化樹,美麗的生態環境讓人仿若走入花園庭院。村裡還請專人負責綠化管理,村民的護綠意識也不斷增強,積極主動美化自家的庭院。如今,村裡還有多名保潔員,負責每天清掃街道、清理垃圾。

「墨園村文化底蘊深,環境整潔,綠化做得非常好,我很喜歡這裡,所以決定在這裡開民宿,發展鄉村旅遊。」墨園村首家民宿「墨園裡」的老闆鄒忠典說。

去年,鄒忠典租下一棟100多年歷史的老房改造成民宿。「墨園裡」不僅是民宿,更是一個自然教育和研學旅行的基地。該基地結合古村落特色開展農耕體驗、自然教育等活動。鄒忠典說,「墨園裡」自今年2月份試營業以來,結合墨園村的旅遊資源,推出了系列活動,包括東江觀光、游古村、插秧體驗、植樹、木工製作、古法造紙、美食製作等,吸引了幾百名小學生參與。這些活動使得村裡的自然資源和農耕文化、歷史文化底蘊有了全新的詮釋途徑,為墨園村鄉村旅遊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新圖景

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農村

墨園村的人氣不斷提升,帶動了古村游的同時,也活躍了村裡的農業發展。朱文傑介紹,墨園村位於東江北岸,地勢平坦,肥沃的沙質土壤非常適合種植水稻、西瓜、番薯和番石榴等。西瓜和番石榴採摘活動備受遊客喜歡,村民的種植熱情也很高。目前,村裡種植了約300畝西瓜、近800畝番石榴,不少種植大戶的果園都開展了親子採摘活動。「我們將開設電商網購平台,設立番石榴、西瓜、百香果、優質絲苗米、花生油等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全方面宣傳我們的特色農產品。」朱文傑說。

當前,墨園村正推進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新農村建設,施工車輛在村裡來回穿梭緊張施工。該村計劃鋪設地下排污管網約6000米,通過地下管網分支口將全村530多戶村民串聯起來,整個工程預計需要半年時間。此外,村裡還將建設3個污水處理站。與此同時,該村正著手將村裡的主幹道拓寬至5米,上半年已完成70%路基建設。該村還將在旅遊景點內增設公共廁所2個,建設古樹花木場觀光旅遊景點等。

墨園村正在描繪著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故事

村民一家當義工助力家鄉發展

在墨園村一片果園裡,今年32歲的村民朱春陽正忙活著。朱春陽原本在惠陽一家工廠上班,4年前,為了方便照顧家庭,他選擇返鄉創業。得益於墨園村鄉村游越來越旺的人氣,朱春陽看到了發展商機。他租下50畝地,大量種植西瓜和番石榴。「現在,遊客越來越多了,到採摘季節,幾乎每個周末都有遊客來採摘番石榴。我準備擴大種植規模,種植更多水果品種,同時搞農業樂、窯雞體驗等。」朱春陽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除了專註事業,朱春陽還熱心於村裡的發展。2017年,村裡成立了愛心基金會,義工團隊微信群里的成員有400多人,朱春陽便是其中一個。如今,隨著墨園村古村旅遊的發展,村裡經常舉辦大型活動,朱春陽積极參与其中,參與義務勞動、為遊客做好交通指引等。朱春陽的妻兒也是義工團隊成員,妻子今年還成為村裡的「導賞員」,為進村參加活動的團隊、遊客解說村裡古建築的歷史文化、故事,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墨園村的歷史文化。朱春陽表示:「作為墨園村的一員,我們都想為村裡出力,希望村裡的發展越來越好。」

對話>>>

完善規劃留住村落古韻味

記者:在打造「一村一品」、發展旅遊產業方面,墨園村遇到了哪些困難?

朱文傑:近年來,墨園村吸引了上海、浙江、湖南等地很多投資商前來考察,但墨園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也提醒我們,未來還要繼續完善村莊規劃和加強周邊環境整治。目前村裡的集體經濟力量比較薄弱,希望政府提供更多指引和幫助。

記者:人居環境整治和古村落保護、傳承如何更好地結合?

朱文傑:村裡不管修建什麼,都不能拆古建築,三個藕塘也保留至今。接下來,我們將全面開展古屋保護修繕和環境整治,同時將村裡原有的石板橋恢復原貌,留住古村落的古韻味。

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陳春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