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尼泊爾:小國在大國面前也能對地區和諧做貢獻

尼泊爾:小國在大國面前也能對地區和諧做貢獻

一直以來,人們關注的焦點都是大國之間的競爭。很少有人去關心小國的立場,它們平時能做什麼,在大國面前能做什麼。此前,由遜尼派穆斯林國家組成的海灣合作委員會(GCC)迎來了一個轉折點。在那一天,海灣合作委員會和其他沙特盟友對卡達實施了經濟和外交封鎖。卡達是海灣合作委員會的一個小國。這個小國面臨著資助穆斯林極端主義的指控,為了恢復現狀,該國面臨著一長串需要滿足的要求。卡達拒絕了這些要求,制裁至今仍在繼續。卡達制裁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漣漪,尤其是在較小的國家,源自中東的石油和天然氣可能受到的破壞佔據了全球媒體的頭條。而在新加坡,一場激烈的全國性辯論聚焦於新加坡這樣的小國需要從卡達事件中學到什麼,而在尼泊爾,人們更關心的是在該地區工作的相當數量公民的安全。

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赫巴尼發起了這場辯論。在《海峽時報》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中,他指出,小國需要意識到自己的地理和人口局限,必須對懷有地區和國際野心的行為保持謹慎。他認為,區域組織最能保護較小國家的利益。對馬赫巴尼的假設,其他人,包括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比拉哈里·考西坎,提出了反駁。他們認為,如果新加坡沒有克服其小國心理,它就不會取得它在國際舞台上所實現的成就。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新加坡沒有意識到其地理面積小和人口少對其外交關係造成的限制。

同樣的還有尼泊爾。最近在尼泊爾舉行的一次全國討論呼應了新加坡關於小國外交政策的論述。無論經濟實力如何,小國在外交政策上似乎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另一方面,不同的小國在實力和潛力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新加坡和卡達都是重要的沿海貿易港口,都很富裕,而尼泊爾則是內陸國家,貧窮。與新加坡和卡達的相對自由,而作為內陸國和經濟貧困的雙重負擔限制了尼泊爾的獨立能力。

近20年來,尼泊爾被迫將其外交政策局限於與中印美國這三個大國的交往。其在國內衝突中過度依賴大國。直到後來尼泊爾憲法頒布後,2017年的聯邦、省級和地方各級選舉才改變了這一點。隨著尼泊爾散居僑民的不斷擴大、該國對移徙工人匯款的依賴以及不斷尋求外國投資和發展資金,尼泊爾別無選擇,只能擴大其國際交易並使其多樣化。大國不可能完全滿足尼泊爾多方面的需要。

同樣,就其民族精神而言,尼泊爾並不小。其人口幾乎是新加坡的7倍,尼泊爾的國土面積略大於孟加拉國。記者坎卡·迪克西特最恰當地描述了尼泊爾的困境:其實它本身並不是一個小國,而是因為兩個鄰國太大就顯得它很小了。這為兩大巨頭之外擴大外交政策關係的必要性奠定了基調。

自從尼泊爾總理奧利宣誓就職以來的18個月里,有跡象表明,在他任期的剩餘時間裡,尼泊爾的政策將是多方面的。奧利訪問了尼泊爾的近鄰以及佛教兄弟會成員(越南和柬埔寨)。這一多媒介政策代表了尼泊爾正在努力向印中以外的世界伸出援助之手,奧利出訪的有效性一直是全國激烈辯論的主題。

傳統觀點認為,貧窮的內陸發展國家在全球和地區經濟體系中處於有利地位。這種觀點認為,當維護該體系的重任落在超級大國和地區權力掮客身上時,較貧窮的國家會袖手旁觀。由於尼泊爾試圖使其對外關係多樣化,它需要建立新的外交政策敘述,或觀察其在該地區的作用。許多評論家可能會宣稱這樣的主張有些牽強附會。然而,儘管尼泊爾有人口和地理面積,它對區域和平與和諧確實作出了直接和間接的貢獻。

同樣,儘管尼泊爾警察部隊缺乏人力和科學資源,但它在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毒品貿易和人口販運方面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力量。除此之外,尼泊爾保護了鄰國的核心安全關切,不會允許損害兩個超級大國有關的團體或組織活動。此外,尼泊爾已向兩國自由開放其市場,使印度和尼泊爾享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外界評論家認為:有種說法已經過時——只有超級大國和地區強國才能促進地區和平與和諧,而較貧窮的小國正享受著全球經濟體系的免費搭車。他們認為這種說法需要被推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通賤志 的精彩文章:

2019世界和平國家排名出爐,日本排入前十,中東地區仍墊底

TAG:界通賤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