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臨死前:重點提拔一人,22年後打敗姜維,成劉禪心中的痛

司馬懿臨死前:重點提拔一人,22年後打敗姜維,成劉禪心中的痛

司馬懿西晉開朝老祖,他的一生充滿了太多的傳奇,例如:鷹視狼顧、對策征遼、紅裝促戰、智擒孟達等,這些典故倘若換一個人或者換一名大將或者是其他謀士,估計可能不會完成。例如,像抓孟達,對陣諸葛亮,公孫淵等,要是真換成其他人,還真沒辦法全勝…

蜀中叛將孟達,在諸葛亮北伐時,內心開始動搖,只是山高皇帝遠,要想抓他也不容易。然而司馬懿,便打破傳統用兵,本來要走上一個月的路,他只用了7天便兵臨孟達城下,這下子才有了生擒孟達的佳話。------點評:深懂兵法機要,一舉拿掉小孟。

不過,司馬懿生平最精彩的對陣便是與孔明先生的對弈。孔明先生可不是一般的謀士,他不但深懂兵法,而且重軍事,更知禮法,精通奇門八卦,在軍事上更是發明八陣圖。像這樣一位大神,司馬懿憑什麼跟他對決呢?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應該清楚,與孔明的兩次對決,他都是採用堅壁的方式,而最終蜀軍都被他這個方法給拖垮,事實證明司馬的這個方法確實不錯兒。雖然這個戰略,聽上去讓人不恥,但是從問題根本來考慮,司馬懿的做法確實是比較靠譜的。------點評:兩次對陣諸葛亮,均採用堅壁方式,其實是抓住了蜀軍致命點,糧道。

在扛住諸葛亮的進攻之後,司馬懿便陞官為太尉,後來便帶兵對付公孫淵,241年又帶兵打退孫權,之後發動高平陵架空曹魏。這看似很正常的一個軌道,其實是經過司馬懿多年的準備的…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三國,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少,司馬懿便是其中之一。與諸葛亮不一樣,孔明是劉備三請四請,而出山的。而司馬懿呢?直接是被曹操嚇出山的。此話何意?一起來看看當時的情況…據《晉書·宣帝紀》記載:「及魏武為丞相,又闢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復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好尷尬,因為懼怕被曹操關押因而出山就職於曹魏!這個待遇跟孔明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差地別,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事業發展…

司馬懿就職之後,先後做過議郎、東曹屬、主簿等職。在他工作的時日他被曹操疏遠,什麼原因呢?因為曹操發現司馬懿是一副鷹眼狼顧之長相,認為他根本不是一名合格的員工。用曹操的話來說,就是,「此人必將干預我家事」!被上司懷疑之後,怎麼辦呢?司馬懿做了兩手準備,一是當個孫子,在工作上盡職盡責,二是結好曹丕。因為工作做得好,在曹操有生之年,都未能把司馬懿怎麼樣。

冢虎發威:司馬懿做過曹魏兩代託孤重臣,做過大將軍,太尉等高官。不過,後續曹魏力量已經遠不如曹操,曹不,曹叡。而司馬懿也成功利用時間差,搞定曹魏最後的屏障曹爽。繼而發動高平陵,一下子把曹氏三代人奮鬥的成績,收入自己囊中…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司馬懿與諸葛亮不但出場方式不一樣,就連他們的處世為人之道也大不相同。同樣的事情放在諸葛亮身上,他卻是寧死做臣,絕對不敢妄想自己當權。而司馬懿就不一樣了,他是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如何奪權、如何造勢…

不過司馬懿與諸葛亮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一,他們都是朝廷仰仗的人。其二,他們都掌握著軍事大權。其三,都懂兵法,知天機。

上文提到一個關鍵詞,「懂兵法,知天機。」,在孔明死前,特意將他的兵法心得傳授於愛徒姜維,那司馬懿呢?他有沒有傳人?其實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有!而且此人還將姜維打敗,成為劉禪心中永遠的痛!

司馬懿的「接班人」是誰呢?其實此人懂兵法,多次帶兵擊退姜維,堪稱小號常勝將軍。他就是鄧艾,說起鄧艾,他雖然最終成為曹魏名將,位列武廟。但是他最開始的工作確實不好,也不如人意,比起姜維來看,那可是要渺小得多!下面就來了解下,鄧艾的人生經歷…

鄧艾,原本生活在新野。在公元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戰過後,他便被遷移到河南,並且做起了看糧草的小官,這個官到底有多大,不用太在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即可。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是鄧艾,特別喜歡軍事,有事沒事就是勘察地形,搞軍事學習…

命運轉折------被冢虎提拔。古代打仗,考慮最多當然還是糧草問題,作為三國最強大的曹魏,他們不得不繼續屯田,累積軍糧,好為日後的一統大業提供軍需保障。上文說過,預警有事沒事兒就喜歡搞演習,這在當時是出了名的。不過,也是因為他的這個習慣,他這次居然被派遣到前線視察(曹魏邊境至吳國一帶。),而鄧艾也不負此行,他視察情況之後,便提出,第一要興修水利,第二,就是需要軍屯。如此一來,便可提高糧食累積量,可保10萬之眾,吃上數年,如此一來不管是對付東吳,還是蜀漢便永遠不會被糧草所困,大大提高了贏的可能。---鄧艾的戰略被司馬懿的大加認同,並且立馬實施。公元243年,鄧艾便直接被提拔為,南安太守。這便是信任的力量…

其實司馬懿在生前,早已與鄧艾有了師徒之實。然而,師出孔明的姜維也時刻想著北伐,以報孔明的知遇之恩。而鄧艾,也是如此,特別是在司馬懿死後,鄧艾伐蜀完成,司馬懿的的願望,這也就成了必做功課。

姜維VS鄧艾。能力,非凡,立場不一,早晚都得爭霸一番,就猶如,當年的冢虎與卧龍一般!249年,姜維率兵北伐,不過被鄧艾的圍點打援策略打敗。

公元257年,二人再次較量。257年,姜維出駱谷,想進攻曹魏長城之處的大量軍糧,只不過被鄧艾識破姜維計策,提前分兵把守,儘管姜維多次指揮軍事行動,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史料記載:「維前住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 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這個戰略,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兒,這與當年司馬懿對陣諸葛亮之時的戰略,頗為相似。

公元262年,姜維出兵北伐,這次的對手,仍然是鄧艾,史書並無過多記載,只是記錄姜維被鄧艾打敗!《三國志·姜維傳》: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由此,姜維多次敗於鄧艾之手。

263年,鄧艾參與滅蜀之戰,想要搞定蜀國,其實只需要把姜維搞定即可。如何搞定姜維,當然還是由鄧艾來操刀。鄧艾下令王頎、牽弘、楊欣等人,分別進攻姜維的營地,前軍,後軍。姜維不敵,一直退守陰平,雙方再次交戰,姜維又敗退…,這還沒完,鄧艾率兵走險道,穿越了陰平,後來直擊成都,一把拿下成都,劉禪也成為了他的掌中物!在史料上,對於鄧艾的記載,確實不算太多,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地位,能夠與諸葛亮的傳人打得如此精彩,能力自然不差!在鄧艾與姜維的較量之中,似乎鄧艾從未輸過,反而姜維卻是屢戰屢退,原因為何?智力?能力?兵法?

參考資料:《世語》、《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侃史 的精彩文章:

夷陵之戰時,劉備為何不帶上諸葛亮?魏延:「我,最有發言權」!
三國傳奇人物,坑關羽,害趙雲,整張飛,劉備諸葛亮卻拿他沒辦法

TAG:凡人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