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自稱是劉伯溫後代,到寺廟尋找祖傳黃金,結果卻讓和尚發了財

此人自稱是劉伯溫後代,到寺廟尋找祖傳黃金,結果卻讓和尚發了財

導讀:《清朝野史大觀》中記載了一件有趣的事,是關於劉伯溫後代尋找財寶的,今天筆者就把此事分享給大家,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書中記載,在浙江紹興有座寺廟,叫做天章寺,這座寺廟很有名氣。因為在元朝初年的時候,南宋諸位皇帝的屍骨被元朝僧人楊璉真迦盜掘,散落各處,非常悲慘。

當時有兩個南宋遺民,一個叫做唐珏,一個叫做林景熙,這兩個人非常心痛故國之君的遺骸被拋棄荒野,於是冒著殺頭之罪,偷偷地收集遺骨,將這些遺骨安葬在了天章寺附近,天章寺也因此而出名,後來發展成了一座大叢林,引得無數善男信女前來祈福禮佛。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當時天章寺的主持和尚叫做靜修,靜修善於「堪輿風水之術」,他經過一番觀察,認為天章寺寺門的朝向不對,於是就把原本朝南的寺門拆毀,改為朝東,這件事只有天章寺的僧人知情,外人不甚了解。修改寺門之後不久,靜修和尚就圓寂了,主持的位子由他的徒弟雪凡接任。

有一天雪凡正在寺中講經,寺廟中忽然來了幾個陌生的遊客。遊客中有一人自稱姓劉,是青田縣人士,說自己和朋友因為喜歡紹興的山水風景,所以特意慕名而來。此人還說,希望可以在寺廟借住一段時間,好讓自己有時間把紹興的美景都看個夠,姓劉的說得言辭懇切,雪凡信以為真,就答應讓幾個遊客住在寺中。

就這樣幾個人在寺中一住就是一個多月,而且非常善談,因此慢慢地和雪凡和尚混熟了,簡直到了無話不說的地步。一天姓劉的人對雪凡和尚說:「大師實不相瞞,我是明朝誠意伯劉伯溫的嫡系後代,我來貴寺借住是有目的的。」雪凡聽了很是驚訝,就問:「不知道劉施主有何貴幹呢?」劉伯溫的後代說:「我們家家譜記載說,我的祖先劉伯溫在生前將一缸金銀埋藏在了寺廟之中,以備後代子孫不時之需。現在我需要這筆金銀,是時候讓這缸金銀重見天日了。」

雪凡自然是不相信,劉伯溫的後代見狀歇了口氣,接著說:「如果我挖出了先祖埋下的金銀,會把十分之三的金銀分給大師您,我只取走十分之七,這是我先祖劉伯溫留下的遺言。」雪凡雖然是出家人,聽了也不由得心動,於是反問說:「從明朝到現在年代久遠,你知道金銀埋藏在什麼地方嗎?如果不知道,到哪裡去挖掘呢?」

劉伯溫的後代回答說:「這個我自然知道,根據我家譜記載,金銀就埋藏在貴寺的山門(寺門)下面是石檻之下。」雪凡見劉伯溫的後代說得有鼻子有眼,也就信以為真,於是就和劉伯溫的後代連夜在山門下挖掘。結果挖了很久,根本就沒有見到一塊金銀。

劉伯溫的後代很失望,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幾個朋友離開了天章寺。姓劉的離開之,雪凡看著寺門忽然恍然大悟:這座寺門本來是朝南的,當初被我師父改了方向,如今成了朝東,怪不得挖不到金銀,原來是找錯地方了。於是雪凡從原本寺門下的石檻開始挖掘,向下挖掘了大約二尺多深,果然挖到了一塊石板。

雪凡揭開石板,發現下面有一口粗瓷缸,裡面滿滿的都是黃金白銀,當年劉伯溫果然把金銀埋藏在了這裡。雪凡這下發了大財,天章寺也因此開始富裕,雪凡很開心,特意在大雄寶殿左邊的小屋裡面,給劉伯溫設了一個靈位,每天早晚都去磕頭禮拜,以表感謝之情。不過雪凡並沒有將此事告訴劉伯溫的後代,假如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呢?

參考資料:《清朝野史大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綉夢才人 的精彩文章:

大臣妻子懷孕,皇帝知道後斷言:懷的一定是女孩,果然如此
朱元璋對才子說:快回京,才子:現在不行,朱元璋:封為大學士

TAG:綉夢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