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一旦「腳上」出現4種變化,是肝臟在求救,最好檢查一下

一旦「腳上」出現4種變化,是肝臟在求救,最好檢查一下

自古以來,就有「養肝就是養命」一說。

可見,肝臟在人體器官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肝臟一旦發生病變,整個身體都不會太好。

那麼,肝臟不好,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呢?

一旦「腳上」出現4種變化,是肝臟在求救,最好檢查一下!

1、腳褶皺增多

我們的肝臟主要就是代謝和分解毒素的,也是我們的大的化工廠,

當我們肝功能受損時,我們身體的代謝就變得緩慢,解毒功能也隨之下降,

所以我們最末端的反應是最大的,代謝減慢腳上就會出現一些褶皺和紋路。

2、腳底蠟黃

腳底顏色變成蠟黃色,除了角質層較厚的人,多數與肝臟有關係。

肝臟受損,功能下降,使得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正常的排出體外,導致逆流至血液中,就會呈現出腳底發黃。

3、腳心發白

腳在我們的最下端,也承受這我們身體的重量,如果你的腳出現慘白,就說明血液循環減慢、血液垃圾過多,

這些因素都是與我們的肝臟的代謝垃圾的功能,肝臟的藏血功能都有一定的關係。

4、腳部乾裂

腳的皮膚也和我們的內分泌有關係,和我們的肝臟的功能下降有關係,

當肝細胞受損時,身體的代謝能力差,內分泌紊亂,導致我們的皮膚乾裂,脫皮等癥狀。

肝臟不好的人,除了腳部發出的信號,還有哪些信號?

1、牙齦出血

刷牙漱口時,易牙齦出血,甚至只要用力吸一下,就會牙齦出血。

又或者,經常是不知不覺中開始流鼻血,甚至皮膚出現血點、青斑等。

當肝細胞受損,肝臟變硬後,人體止血的能力就會下降,導致易出血,一定要高度警惕。

2、鼾聲震耳

晚上打鼾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很多人覺得跟身體健康是沒有關係的,其實睡覺打鼾可能是肝臟異常引起的。

經常睡覺打鼾,且鼾聲震耳,若沒有高血脂等疾病,就要注意是肝臟導致的了,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3、面有「肝斑」

中醫認為「肝主藏血」,一旦肝臟受損,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通,出現氣血不足、血脈堵塞等問題,面部就會發暗,甚至發黑。

長此以往,體內毒素會沉積在臉部,形成黃褐斑,又被稱為「肝斑」。

4、中指變細

肝臟是否健康,也可以從中指根的粗細來觀察。

中指根變細,指跟縫隙增大,說明肝經氣血不足;

中指根變細,手掌顏色正常,說明肝臟無實質性病變,但肝氣不足,要保養;

中指根變細,手掌呈土黃色,無光澤,說明肝膽病變可能性較大,要提高警惕。

養護肝臟健康,謹記:減少三習,記住三個一

【減少三習】

1、濫用藥物

藥物傷肝,尤為嚴重。

醫學研究成果表明,中國普通人群中,每年藥物性肝損的發生率,高於西方國家,不容忽視。

生活中,抗生素、解熱鎮痛葯、避孕藥等,都易引起急性肝損害。

因此,用藥需謹慎,最好准醫囑,到醫院檢查後,再用藥。

2、動怒

怒會傷肝,一個人如果長期情緒壓抑、脾氣暴躁,很容易引動肝火,導致肝陽上亢,就會出現面紅目赤、頭暈脹痛、口乾口苦、睡眠差、煩躁不安等癥狀;

長此以往,易導致肝氣鬱結,影響肝的疏泄功能。

3、腌物

酸菜、鹹菜、鹹魚等腌菜爽口開胃,很多人都喜歡。

但是,腌菜中含有較多量的亞硝胺,實驗證明與肝癌的發生有關,最好不吃或少吃。

並且要記住,一定要腌透之後才能吃。

【記住三個一】

1、一份好睡眠

肝臟是需要充分休息的,中醫講,人卧則血歸於肝,說是就是,人要處於熟睡或休息時,肝臟才能進行解毒,凈化血液,和排出體內毒素。

建議:晚上11點之前要入睡,因為此時,是肝膽經活躍的時候,此時入睡,就是在養陽氣,並且還有利於肝膽排毒。

2、一杯養肝茶

平時喝點白鼓丁菊花茶,將白鼓丁、菊花、金銀花、桂花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泡水喝。

白鼓丁,又稱為蒲公英、婆婆丁、黃花地丁等,性寒,歸肝經,有很好的排肝毒、降肝火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白鼓丁還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改善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

常與菊花搭配在一起,清肝火、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金銀花,氣味芳香,被譽為清熱解毒之良藥,降火、改善口腔炎症、口臭等效果不錯,還可清除體內毒素。

桂花,性溫,中和寒性,調和茶性,幾種搭配在一起,適合非常適合肝火大的人飲用。

四者搭配,清肝毒,降肝火,呵護肝臟健康。

3、一類綠色

中醫講:綠色入肝,肝喜綠色。

每天吃些綠顏色的蔬菜,有利於肝氣的循環和代謝,促進肝臟排毒,還能夠消除疲勞、舒緩肝鬱。

對於滋養肝臟,提供肝臟所需營養,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食物來源:菠菜、西蘭花、生菜、油菜、蘆筍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一點小常識 的精彩文章:

50歲以後,進入「生命危險期」,不想腦梗,要少做哪些事?
70-79歲是「長壽關鍵期」,要健康更長壽,做到:兩防、三樂

TAG:一天一點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