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歷史上的統治者往往會設立神秘的情報機構,以維護封建王朝的統治,例如因為影視劇而被大家熟知的明朝「東廠」「西廠」與「錦衣衛」。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除了明朝之外,歷史上各朝各代均設立有各級情報組織或特工機構,諸如:漢朝的「大誰何」,北朝的「內外侯官」,隋朝的「左右武侯府」,唐朝的「麗競門」與「不良人」,五代的「武德司」與「侍衛司獄」,宋朝的「皇城司」與「走馬承受」,清朝的「粘桿處」等等。

而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也讓「不良人」這一稱謂首次大規模地進入公眾的視野。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不良人」是誰?

關於「不良人」的記載少之又少,有不少人認為唐朝的「不良人」應該類似於明朝的「東廠」「西廠」或者「錦衣衛」,也是直接受命於皇帝的秘密特務機構,專門從事收集消息和秘密逮捕審訊的勾當。

還有一種說法,「不良人」名稱的由來是因為他們與百姓對立而得。杜甫在《石壕吏》中寫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此中的強征壯丁的「吏」即指「不良人」。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其實以上兩種說法均不準確,清朝梁章鉅在《稱謂錄·隸》引《說鈴續》中曾言:「緝事番役,在唐稱屬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即漢之大誰何也」。

由此可見,「不良人」的頭領稱為「不良帥」,「不良人」與「不良帥」並不是隱藏在暗處的特務機構,他們的身份更接近捕快一類的角色。

根據《唐五代語言詞典》記載,「不良」的意思是:「唐代官府徵用有惡跡者充任偵緝逮捕的小吏,稱為不良」。所謂「不良人」,按照如今的理解可以看作是有過案底的古惑仔。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官方為了維護當地的治安,徵召一些有過黑歷史的地頭蛇做負責維護治安的官差。這其實不難理解,例如《水滸傳》中的李逵。「黑旋風」李逵最早是個殺人犯,但他初登場時卻是監獄的看守,有他在,沒有犯人敢鬧事。

雖然「不良人」的日常職責不涉及家國大事,但他們在當地有關係有勢力,抓個小毛賊還是手到擒來的。


「不良人」:唐朝官吏體制的邊緣人物

「不良帥」帶領「不良人」為官府效力,但事實上他們在唐朝的基層中並無甚地位。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唐朝的基層機構中由上至下分為6個等級:縣令、縣尉、縣丞、縣主簿、胥吏、職役,其中縣尉主要負責帶領屬下偵緝逮捕的大小事宜,而包括耆長、弓手、壯丁在內的職役則主要負責受命去緝捕案犯,機構中並沒有「不良人」的位置。

從某種程度而言,「不良人」的存在應該是唐朝基層政府為了維護當地治安而吸納的補充刑偵力量。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不良人」雖為官府辦事,但卻始終沒有被納入唐朝基層體制內,充其量只能算作是邊緣人物。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而「不良人」又被稱為「不良脊爛」,這絕非什麼好名稱。

唐朝張鶩在《朝野僉載》卷五中曾記載:「敕令長安、萬年捉不良脊爛求賊,鼎沸三日不獲。」大意是說「不良人」負責偵辦一樁盜竊案,上頭限期他們三天破案,逾期未破案的話,則參與的所有「不良人」都要被笞背杖脊到皮開肉綻的程度!

「不良人」是唐朝的情報機構?3天破不了案,就要被打的皮開肉綻

只因辦案不利就要被打到皮開肉綻,如果是正式官吏,一般是不會受到此種懲罰的,而曾有前科的「不良人」卻通常都要被迫面對如此嚴苛的條件。

無論如何,「不良人」的存在對當時唐朝基層的治安有著無法抹去的積極作用,而時隔一千多年,影視劇的發展終於使得他們與今人見面,豈不妙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下刀掌門 的精彩文章:

如果小龍女沒從絕情谷底生還,楊過和郭襄才是真正的神鵰俠侶
霍光權傾天下,不是皇帝勝似皇帝,陰差陽錯發明內褲影響至今

TAG:在下刀掌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