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青春期——矛盾的爆發期,「疏」比「堵」更有效,尊重理解是關鍵

青春期——矛盾的爆發期,「疏」比「堵」更有效,尊重理解是關鍵

青春期,這三個字似乎與「叛逆期」三個字划上了等號,很多家長在此期間暴躁不已,親子關係難以緩和不說,還容易遭孩子怨。

最近,接觸到這樣一個案例:

A在空間抱怨:

每次我說的話你們全都聽不進去,說三遍也好,一遍也好。

早就和你們說明天有繪畫比賽,只放假一天,我首先要把作業寫完,才能畫畫,你們呢?聽不進去,一個個回來就說都十一點了還不睡覺,還畫畫,明天上不上學?

我回幾句,你跟我說你就用這態度和我說話?

不好意思,我就這樣怎麼了,我就是有理由,就是你不對怎麼了?

我畫了三個小時,一共也就那麼長時間,你們還說我拖拉,請問你幫我畫?

不懂能不能別說,還說什麼你們一天忙到晚,忘了就忘了吧。

這哪是時間的問題?

這是起碼對人的尊重吧。

就因為你們是大人就隨便想幹嘛幹嘛?

我們小就應該隨意被定義,隨意被篡改思想?

評論回復

B:對的,一直催,半個小時就來催,沒有道理可講

C:同感,什麼事都這樣,真的很煩

D:怎麼這樣的?

A:就很煩

D:煩死了

青春期孩子啊,一個比一個暴躁。

可是,孩子們怎麼想呢?

青春期,是孩子們的矛盾期

青春期,是一個矛盾大爆發的時期,孩子們在成長沒錯,可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方面,都還不夠成熟,於是這些集中爆發的矛盾,讓孩子們手足無措,逐漸成為大人口中的「叛逆少年」。

1、生理和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有了突破性發育,外形、生理特徵等等出現極大變化。

突然到訪的大姨媽、臉上莫名長出的青春痘、同學們奇怪的目光、男女生逐漸增大的分歧…

一系列的劇烈變化,從生理到心理,讓青春期孩子們更容易產生焦慮和不安。

儘管確確實實在成長,可孩子們在為自己的成長欣喜時,也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不知所措,從而陷入自我矛盾的深淵。

2、獨立和依賴

青春期到來,孩子們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成熟了,更樂意得到平等的對待,也比以往更喜歡獨立自主,對於大人的干涉、照顧都會遭到孩子們的抵觸,他們希望擺脫過往的依賴,走向獨立自主。

可與此同時,孩子們並未成長到可以完全獨自解決問題的程度,又不得不向父母尋求幫助。

於是孩子們常常會迷惑,但又想要獨立,想要靠自己。求而不得的同時,又無法完全擺脫父母的幫助,這就又是一個思想上的矛盾點。

3、開放與封閉

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發展迅速,他們渴望平等,希望給出真心,就能得到真心。

然而,人終究是簡單而複雜的個體,「人心隔肚皮這話」縱然不怎麼好聽,卻也是事實。孩子們對朋友坦誠,卻不一定能得到對方的坦誠。而回到家中,大多數父母都很難做到給予孩子真正的平等。

於是孩子們學會通過日記、畫畫傾訴心中的煩惱,學會在某些方面圈出自己的小天地,又擔心他人入侵自己的小小領地。

然後孩子們就形成了一種,既想被了解,又害怕被了解的矛盾思想。

4、自製與衝動

青春期孩子的求知慾、自尊心、好勝心都處在一個爆發的時期。

孩子們希望遵守規則,希望能夠盡到自己的義務,卻又難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時常衝動的為某一事件定性,堅持自己片面的認知。

於是孩子們總會下意識的先按照自己的意願面對問題,大人的安排合自己心意,就認為是對的,照做,大人的安排不大合自己的意願,下意識的拒絕、頂嘴,大多數人理解的叛逆就出現在這樣的時刻。

孩子們難以控制自己,卻也會在之後為自己的行為懊惱,但又羞於承認,惱羞成怒之下,矛盾因此而爆發。

5、成才欲和厭學心理

青春期孩子大多有著無數美好的幻想,幻想未來美好,幻想自己能夠取得如何高的成就,幻想自己能夠擔得起無數人的期望。

然而,學習必然是要吃苦的,孩子們在吃苦的過程中極易產生有心無力的感覺,搞不好還會破罐子破摔,放棄吃苦。

於是這又是青春期的一大矛盾點。

6、渴望與壓抑

青春期是孩子們生理髮育的突破期,也是心理上的一大敏感期。

孩子們對異性有著天然的好奇,爆發的荷爾蒙讓他們極力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又容易把友情當做朦朧的愛戀。可同時,他們又敏感的知道,早戀是不應該的,於是壓抑自己那並不存在的,對戀愛的幻想。

於是青春期的又一大矛盾產生。

矛盾一旦產生,不好好想辦法解決,「叛逆少年」們的矛盾便「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一個的往外冒。

面對「叛逆少年」,「疏」往往比「堵」更有效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說:家庭是真正的庇護所和綠蔭,最有效的青春期溝通當在青少年與父母之間進行。

與其每天與「叛逆少年」們爭鋒相對,不如想個辦法坐下來好好談談。

1、尊重孩子

從一兩歲的教育起,我們就一直在強調尊重。

很多父母都說,「孩子太不尊重我了!」可你又有多尊重孩子呢?

就如案例中A的父母對她顯然是不夠尊重的。孩子明確告訴父母,自己第二天的安排,父母一句輕飄飄的:「我們一天忙到晚,忘了就忘了吧。」

如何換回孩子的尊重?

父母不給孩子尊重,又該如何得到孩子的原諒?

真正的尊重,不是口頭上說一句:「我尊重你了。」而是真正的把對方當做與自己一樣平等的,完整的人,你想要自己說的話被孩子記入心裡,那麼孩子的話,你也該往心裡放。

2、尊重青春期

「叛逆少年」的出現,其實是人生長發育的自然趨勢。就像前文所說,青春期是矛盾的爆發期,各項矛盾其中到一個時間段,換誰都得懵,何況是孩子。

換句話說,誰還不是個寶寶了,誰不是從這個年齡過來的?

也許有些父母會覺得,自己的青春期怎麼就沒有叛逆了?怎麼就順順利利的過來了?

這可就是一個大命題了,畢竟,這涉及到時代背景。有的父母從亂世中誕生,在艱苦的條件下存活,有的父母從小被放養,根本沒有人管你會不會叛逆…

時代不同,生活條件不同,這就決定了孩子們的叛逆表現不同。

尊重青春期,也是尊重時代的變化,同樣也是在尊重自己和孩子的命運變化。

當然,尊重變化,不是認命,該引導孩子拼搏的時候,還是得花心思引導。如果孩子破罐子破摔了,而父母又認命的放棄溝通引導,那就等於放棄了孩子。

3、相互理解

有人總在喊,「理解,理解,老是在說什麼理解,都是你們這些理解主義,害得孩子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還真敢騎家長頭上作威作福、為所欲為了!」

「理解」可真慘,背了口莫名其妙的大鍋

我們要的理解,是相互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同樣要給孩子機會去了解和理解父母。

《少年派》里的林妙妙,前期好好學習,成績不錯,古靈精怪的性格博得了大批網友的歡心,可這姑娘到了後期,叛逆勁上來了,放著學習不管,專心搞起了直播。

那段時間,彈幕里所有人都在說:「林妙妙黑化成這樣!都是林大為慣的!」

可是老林每一次教育孩子、疏導孩子時,彈幕又在說:「教育孩子就得這樣,老林真是專家。」

廣大網友們,不覺得你們自己的內心太容易改變了嗎?

言歸正傳,林妙妙在大結局前幾集是來了轉變的,這個轉變發生在她的媽媽挺著大肚子,被女兒跳樓傾向嚇暈之後。

很多人都說,這是編劇在洗白林妙妙。

其實並不是,這只是林妙妙開始理解父母了。她開始明白,父母依然愛自己,依然會為自己的一舉一動擔驚受怕,也開始理解父母的辛苦,開始自責自己的胡鬧害得媽媽躺進了醫院。

有人說,如果這就是相互理解的代價,那這代價也太重了點。

可是在現實中,你大可不必付出如此膽戰心驚的代價。你需要做的,只是每天多關注一點孩子,多給孩子講講自己遇到的事,甚至有些問題也可以向孩子求助,讓孩子明白,父母並不是萬能的,父母也有難處,有無法做到的事。

同時,你也需要問問孩子,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告訴孩子,父母哪怕不能真的幫助孩子解決,也會陪著孩子一起面對問題,一起找到解決方式。

當然,如果是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那就不要隨意插手了,畢竟,「叛逆少年」們不僅依賴父母,同樣也渴望獨立。

沒有什麼代溝是心平氣和的交談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一份充滿愛的加時套餐。

當然,前提是你真的做到了尊重孩子,真的做到了心平氣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蓮媽媽 的精彩文章:

獎勵孩子七個「要不得」,助你捏好獎勵分寸!幫助孩子順利遠航

TAG:木蓮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