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夷陵一戰從戰略上看,劉備是衝動嗎?看透劉備心思,真是老江湖!

夷陵一戰從戰略上看,劉備是衝動嗎?看透劉備心思,真是老江湖!

古代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例子很多,衝冠一怒為「兄弟」的,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而這種情況比較出名的,少不了要數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

作為三國三大著名戰役之一,夷陵之戰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因此,「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不顧蜀國國力導致大敗」的說法也越來越廣。但真正的歷史上,如果單單從戰略上來看,劉備此戰出兵東吳,真的只是一時衝動嗎?

其實不然,看透劉備的心思後,你會發現,這人果然是個人精,多年的戰場經歷,也早將他變成了一個老江湖。

首先看劉備為何發動夷陵之戰。

剛才有提到原因,當然也是流傳比較廣的。不過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政治家眼裡,雖然也有感情,但絕對不會達到可以一時犯渾的地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首當其衝的目標,就是荊州。事後也證明,如果北伐,荊州是多麼不可多得的一塊兒戰略重地。

想要孫權吐出荊州?不可能的!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渣權不會吐出來!如果會,之前也不至於殺關羽了。所以,以武力直接或間接取得荊州,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所以,劉備必須出兵東吳。

那既然如此,劉備就不怕北方的曹丕「黃雀在後」嗎?他還真不怕!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曹魏兵力地圖。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來,當時緊挨著川蜀的軍力部署,只有曹真這一支部隊;而緊挨著東吳的軍事部署呢?那可是有好幾支部隊!如果攻打劉備,曹丕就需要大規模的調兵用以馳援;而攻打孫權呢?幾乎都是現成的!這一點,曹丕和劉曄的對話中,就直截了當的說明了。

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三國志?劉曄傳?裴注》

也就是說,曹丕不是沒有動過突襲劉備後方的想法,但「蜀遠吳近」,從戰略上來說,對付劉備,遠不如對付孫權來得輕鬆。

況且,在這之前,孫權和曹丕的關係也惡化到了極點:220年,曹休接任夏侯惇,一把火燒毀了孫權的蕪湖營;221年,曹仁、徐晃從孫權手裡硬奪回了襄陽,並遷走了一大批人口。

所以,劉備算準了,如果曹丕想在兩虎相爭的時候撈點好處,一定會撈孫權的,不會動自己。自己專心打孫權就可以了,而孫權,要對抗劉備,還得時時刻刻防著曹丕。

不過話說回來,東吳地形易守難攻,劉備此戰就不怕敗嗎?或許,他也不怕敗!因為縱然失敗了,他帶兵回巴蜀就行了,也不會傷到自己的大本營的,頂多就是損點兵、折點將而已。

可他沒想到的是,此戰竟然敗了這麼慘烈!

因此,如果單單從戰略上來看,劉備出征孫權是必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誇張點說,這場出征幾乎是「萬無一失」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會敗這麼慘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節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TAG:第一節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