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父母上了年紀,早餐營養怎樣補?

父母上了年紀,早餐營養怎樣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博士生導師 丁鋼強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養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早餐作為一天飲食的開始,對中老年人健康起到關鍵作用。

跟年輕人相比,中老年人在生理代謝上有以下幾大特點。

新陳代謝減慢,免疫力降低

新陳代謝是生命體不斷進行自我更新的過程,它是維持身體器官有序運行的保證。

然而,到了老年,特別是過了40歲,人體機能日趨退化,新陳代謝就逐漸緩慢,免疫力隨之減低,導致人體更容易受多種病毒細菌的攻擊。

消化功能減退,容易缺多種營養

老年人消化器官功能隨著衰老而逐漸減退,如由於牙齒的脫落而影響到對食物的咀嚼,由於味蓄、活乳頭和神經末橢的改變而使味覺和嗅覺功能減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減少使礦物質、維生素和蛋白質的生物利用率下降,胃腸動減慢,胃排空時間延長,容易引起食物在胃內發酵,導致胃腸脹氣。

膽汁分泌減少,對脂肪的消化能力下降。此外,肝臟功能下降也會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

身體機能老化,容易出現多種問題

由於年齡增加,除了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中老年人其他器官功能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比如心腦功能衰退、視覺和聽覺及味覺等感官反應遲鈍、肌肉萎縮、瘦體組織量減少等。

這些變化可明顯影響老年人攝取、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貧血、骨質疏鬆、便秘、體重異常和肌肉衰減等問題,也較大程度增加了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忙於工作,忙於自己小家庭的你,是否觀察過,父母白髮越來越多,腰背挺不直,東西吃不下等問題呢?

多回家看看,關心父母的身體狀況,尤其在膳食方面更需要特別關注,其中早餐要注意以下幾種營養素的攝取。

優質蛋白質

中老年人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補充。蛋白質不但有助延緩肌肉衰減,還能提高免疫力。一般來說,蛋白質主要分兩類,雞蛋、牛奶、魚、蝦、瘦肉等是動物蛋白質的來源,大豆、堅果、穀類等食物則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其中,動物性食物和大豆中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其氨基酸模式接近人體需要,消化吸收利用率更高,早餐應該適當攝入。

維生素和礦物質

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保證營養均衡,滿足身體每日所需營養。鈣不僅影響骨骼健康,還對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肌肉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對鈣的需求較高,但調查顯示,我國中老人每天每人的鈣攝入量僅為推薦量的一半。

食物中,牛奶、酸奶、乳酪是公認的補鈣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選擇酸奶。鎂是體內300多種酶的輔助因子,不僅參與調節肌肉和神經興奮性,還參與骨骼構建、血糖控制、血壓調節、激素分泌。

隨著年齡的增長,鎂的吸收減少,排泄增加,再有某些飲食習慣或用藥都會影響鎂吸收增加鎂排泄。鎂在綠葉菜中含量最豐富,其次是粗糧、堅果,而肉類、牛奶中的鎂含量屬於中等水平。

歐米伽3脂肪酸

研究證實,歐米伽3脂肪酸對健康十分有益,能夠調節血脂、延緩衰老,增強記憶力。

歐米伽3脂肪酸的主要食物來源有:沙丁魚、三文魚、金槍魚等深海多脂魚;油脂中橄欖油、茶油、紅花油、亞麻籽油、紫蘇油、葡萄籽油等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還有亞麻籽、核桃、杏仁等堅果也是良好的食物來源。

膳食纖維

根據溶解性,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兩大類,一般來說,前者質地柔軟,在大腸中部分或全部被發酵,可以幫助人體控制膽固醇和血糖水平;後者質地較硬,它們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蠕動和預防便秘。

膳食纖維在蔬菜水果、粗糧豆類及菌藻類食物中含量豐富,因此中老年人的早餐中不要少了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多吃小米、玉米等粗雜糧。

益生菌

健康人的腸道中有數百萬的益生菌,對人類的認知功能、體重、激素水平、免疫力都會有影響。隨著年齡增長,腸道中有益菌的數量會減少,有害菌的數量會增加,菌群穩定打破後,抵禦有害細菌的能力減弱,更容易發生感染。

加之經常服用抗生素,老人的胃腸道比年輕人更容易感染細菌。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產品,可以壯大腸道內益生菌的隊伍,促進消化吸收。

告別簡單的麵包油條,給勞碌了大半輩子的父母,精心準備一頓營養早餐,共享天倫之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貴得理直氣壯!營養排行榜上前三的水果,最近都「升值」了……
長期坐這種椅子的人,難怪你老喊腰和關節疼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