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碧雲集》是唐末詩人李中的詩集。李中字有中,九江(今屬江西)人,郡望隴西(今隴山西)。據《唐才子傳校箋》,李中唐末嘗第進士,後仕南唐。開寶五年(972),李中任新淦縣令,在此期間他將平生所作詩歌編為《碧雲集》。書中收詩約300篇,多為唱和之作。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李中詩集流傳不廣,宋、元時曾有刻本,現僅見清代黃丕烈舊藏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碧雲集》。李中詩集因明清時期一些唐人詩集的編纂才得以流傳稍廣。其中,明末毛氏汲古閣刻《唐人八家詩》之《碧雲集》三卷,以元本為底本;清康熙四十一年席氏琴川書屋刻《唐人百家詩》之《碧雲集》三卷,以宋本為底本。毛刻、席刻與黃丕烈藏宋本在篇次、文字上稍異,而毛本、席本之底本今皆無傳。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道光三年(1823),黃丕烈於崑山古董鋪中收得《碧雲集》、《李群玉詩集》,古董鋪真贗雜出,二書皆為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黃丕烈雖謂之「憑眼力偶獲」,其中卻有著珍愛和得意,他曾賦詩云「碧雲群玉兩才人,宋板唐書鑒賞真」;又曾「鐫小印曰『碧雲群玉之居』,鈐於長箋短札,自謂得少佳趣」;其於宋刊《碧雲集》亦曾題跋五則。除宋本外,黃丕烈還收藏有毛氏汲古閣刻《唐人八家詩》本,以及毛氏汲古閣鈔本。於此書各個版本,黃丕烈在影宋抄本《碧雲集》跋中評價說「余見毛刻《碧雲集》,知多闕文。及獲見此集宋刻,初不解毛氏何以有缺,想別有所本也。迨夏間,坊友以毛藏舊鈔本來,始知毛刻據元本,故所缺如此。蓋宋元本各有面目在也。鈔本中多子晉手校字,可與宋本並儲」。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黃丕烈獲《碧雲集》、《李群玉詩集》後,曾請人影寫二書。此影宋之《碧雲集》,行款次第一仍宋本舊貌。書分上中下三卷;目錄及卷端下題著者「登仕郎守新淦縣令知鎮事賜緋魚袋李中」;目錄後有刊刻牌記「臨安府棚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一行。版心上記字數,中題卷數、葉數,下記刻工;季振宜於宋本卷末書「泰興季振宜滄葦氏珍藏」十字,影宋本依照原樣抄錄。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黃丕烈既有宋本,又影寫副錄,此間亦有一段書林掌故。黃丕烈每得好書,常與書友過往賞評。友人張金吾見到《碧雲集》、《李群玉詩集》二書,亦愛之,乃至陳請蕘圃割愛讓書,後黃丕烈「允為之錄副,月霄欣然從予,請不惜重貲酬鈔胥」,此乃二書影宋本之由來。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黃丕烈於影宋抄本《李群玉詩集》跋中提及此事。《愛日精廬藏書志》著錄有「碧雲集三卷 影寫宋刊本 從吳門黃氏藏宋刊本影寫」;後來收藏此影宋抄本的瞿氏亦於《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著錄「此愛日精廬張氏從士禮居所藏宋本影寫」,皆明此書實因張金吾之請且歸之。故黃丕烈於影宋抄本《碧雲集》僅跋曰「予舉此本以與月霄賞析之」,又僅鈐「蕘圃過眼」小印。

黃丕烈珍藏善本《碧雲集》與影宋抄本

此影宋抄本繕寫精緻,毫髮畢肖。先後經張金吾及瞿氏鐵琴銅劍樓收藏,鈐「鐵琴銅劍樓」,今藏國家圖書館。又,此書所影抄之宋本迭經文徵明、安岐、季振宜、徐健安等名家收藏,清末為鄧邦述所得,並因而名其室曰「群碧樓」,宋本今藏台灣傅斯年圖書館。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讀書以心為「體」
馬王堆醫書價值漫談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