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哲學詩畫原創小詩:靈魂,它已忍飢挨餓許多年!

哲學詩畫原創小詩:靈魂,它已忍飢挨餓許多年!

中國家庭存在的一些問題,儘早揭示出來避免以後再犯!

1,感受被忽視或扭曲。

一位哲學家說的好,存在即被感知。在中國家庭,很多孩子的感受被忽視,被扭曲了,很多父母並不在意孩子的感受,而是一味地和孩子講大道理,結果呢?孩子不但不聽,還會認為父母很假大空。

一個孩子如果總認為自己不存在,或者不被重視,那實際上就是他的感受沒有被感知,他的所作所為沒有被認可。

要想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心,就要做到心對心,感受對感受,做到父母與孩子之間心靈上的呼應和相通。

確認自己的感受,勇敢地投身於外部世界,讓豐富的事情來激活感受,這些都是我們中國家庭需要努力做的。

2,總是充當別人的奴隸。

很多孩子不喜歡做自己,而總是跟著別人的意見或看法走,別人怎麼說,他才去怎麼做。完全沒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由此會造成個人在成長上的性格遲鈍。

心理學認為遲鈍是人身心分離的結果,真自我的人非常敏感,反應迅速。而只有把自我隱藏起來的人才會反應遲鈍,做事猶豫。

人生由成千上萬個選擇組成,當我們老去,回顧自己的一生,如果發現自己總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最虧待的是自己,那我們肯定會後悔不已的。所以要學會做自己,真自我的人,身體會服務於自己,而假自我的人,身體服務於別人或別人的意見。

3,生命缺乏活力。

中國不少的家庭由於父母的呆板和嚴肅,導致孩子也患上了缺乏活力的毛病,因此也缺乏必要的創造力。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正是人的創造性,讓個體覺得生活是有意義的。

創造性的生活是一種健康狀態,而一味地順從生活,學做乖孩子,並不有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

如果父母不接納孩子的活力,看不到孩子的真實感受,而總希望孩子順從自己,聽話,那他們的活力和創造力等這些極富正意義的生命能量就會被壓制和阻斷,如此在未來也成為不了理想的大家。

對待孩子,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壓制,而是發現和肯定,還有讚揚和鼓勵,有想法有慾望有活力,這些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是壞事,這是生命有活力的象徵和表現。如果都想工廠的流水線一樣,生產出一樣的,那我們的孩子將會成為一個個的乾巴巴的商品陳列。

4,民主少,專制和權威多。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愛與自由,但在中國家庭,很少家長能夠做到真正的愛與自由。他們大都是通過父母或長輩的權威來壓制和消減孩子的想法,打擊孩子的創想和好奇。一些外國專家都已經注意到,中國人往往身心分離,過多重視孩子的身體,過度講究安身立命,而忽視了心靈的健康和成長。

在一個刻板、嚴肅、專制、冷漠、甚至愚昧的家庭環境中,一個孩子是很難得到天性的解放和能力上的培養的,更不會對愛與自由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5,作為晚輩,愚孝很常見。

作為晚輩,哲學詩畫也經常看見或聽到有些孩子說,為了父母,他把自己很喜歡的事情都放棄了;在父母面前,他總感覺自己沒有必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即便這些要求是合理的,善意的。

為何這樣呢?其實這就是一種愚孝心理在作怪。是的,作為晚輩我們肯定應該孝順父母,尊敬父母,贍養父母,但這並意味著我們可以愚孝,並不意味著可以放棄自己合理的人生追求。二者並不矛盾對立。

中國家庭最經常出現以下幾種愚孝:

1)一味地迎合父母。

2)不分理由的奉獻,犧牲自己,甚至那自己的幸福不當回事。

3)在父母面前總感到內疚,虧欠。

4)不敢違背父母的任何意願,即便明知道這意願是錯的。

6,中國家庭中最容易出現的輪迴現象。

1)結婚不是為了愛情或情慾,而是為了安全,為了讓父母心安。

2)婚後沒有感情,二人在一起只是為了湊著過日子。

3)妻子孤獨,但又抓不住丈夫的心,因此把生活的全部希望寄託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她彌補內心空虛的依靠。

4)婆婆總想抓住兒子不放手,由此婆媳關係成為了中國家庭的主戰場。

結語:沒有被愛情之火點燃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沒有被愛包裹住的家庭,是不幸的家庭。這樣的人生或家庭,就像未經省察的生活一樣,不值得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柳宗元最經典的6首詩,越品越覺得孤獨落寞是人生常態!
岳飛有兩首詞傳世,太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