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古建築堅固抗震的特性,除了木結構支撐達到的「牆倒屋不塌」的效果、造型繁複又具有減震功效的斗栱、等級分明顏色各異的屋頂之外,牆體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又因為夯土牆和磚牆的脆弱性,牆體修復也是古建築修復的難點。除了辨識度很高的屋頂與斗拱,牆體也是傳統建築最直接的外在形象,如果不重視傳統牆體知識的話,傳統建築很容易變成「不倫不類」的建築。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經過「磨磚對縫」的影壁牆

按牆體材料劃分,仰韶文化時期,古人開始採用木骨泥牆,後來又出現了木牆、木板牆、土坯牆、夯土牆和磚牆。在牆的歷史上,磚的出現有劃時代的意義,早在戰國開始燒磚築牆,不過多是用於地下建築;唐宋以後,磚浮出地面。於是,磚成了牆最好的材料,使得牆不必依靠寬闊的出檐擋雨,這讓屋檐和牆體都開始有了更多變化。

宋代《營造法式》規定了磚石作的四種形式,這也成為後來磚雕技法的雛形,第一種叫「剔地起突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第二種叫「壓地隱起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第三種叫「減地平級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第四種叫「素平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按牆體的位置分,每組建築有院牆,影壁牆,房屋本身,有房屋前後檐的檐牆、位於前檐門窗下的檻牆、用於房屋左右兩側的山牆、在室內進行空間分割的扇面牆、室外廊子部分的廊牆;在重要建築和某些當作倉房的廡房中,不僅要有隔火牆,後檐牆也會加以特殊處理,用磚將檁子包砌起來。有的牆的牆面還用琉璃包裹,如紫禁城和頤和園內的影壁牆和琉璃磚塔等。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硬山建築山牆上鑲嵌的磚雕「山花」

高級的古建築磚牆常常採用「磨磚對縫」的技術保證牆體的穩固堅定,這也是採用原工藝修復古建築的重點之一。

中文名:磨磚對縫

意 義: 使磚的縫隙彌合

性 質: 古代漢族建築中一種高級建築工藝

磨磚對縫是古代建築中的一種高級建築工藝,即將毛磚砍磨成邊直角正的長方形等,砌築成牆時,磚與磚之間干擺灌漿,牆面不掛灰、不塗紅,整個牆面光滑平整,嚴絲合縫。磨磚對縫的砌法,先用磨器把青磚磨平,砌時以江米米湯為粘合劑,使磚的縫隙彌合。最複雜精緻的牆面就是天壇迴音壁。

典型應用:

迴音壁

迴音壁是皇穹宇的圍牆。牆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牆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牆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反射是十分規則的。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反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迴音壁」。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迴音壁有迴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圍牆的建造暗合了聲學的傳音原理。圍牆由磨磚對縫砌成,光滑平整,圓周率精確,有利於聲波的規則反射,加之圍牆上端覆蓋著琉璃瓦使聲波不至於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迴音壁的迴音效果。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為了保護牆體和構件,必須要在磚木構件外部抹灰,傳統的灰漿有「九漿十八灰」的說法,分為砌牆的、抹面的、勾縫的、給壁畫打底的、給影壁填當中一塊白的,配比用料各有沙子、黃土、灰渣、碎磚等等。

戳圖回顧:古建築中「九漿十八灰」的講究

傳統建築的灰漿又有「一麻五灰」的講究,這是用於木構件外層的保護性措施,即「地仗」。地仗即在木質結構上覆蓋一種襯底,用於基層和油漆膜之間的部分。用以防腐防潮,這種做法大約成型於明代。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經過磨磚對縫的牆體和油漆木門

「一麻五灰」是傳統建築地仗工藝的代表,即地仗有一層麻和五層灰。其實古建築中不僅有一麻五灰,還有一麻四灰、二麻六灰等工藝,還有四道灰、三道灰、二道灰等不用麻(即「單披灰」)的工藝。

一麻五灰從下往上的順序為:捉縫灰、掃蕩灰、麻、壓麻灰、中灰、細灰,之後還有磨細灰和鑽生油兩道工序。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灰漿由滿、磚灰和血料三部分組成。其中滿用白面、石灰水和灰油(桐油、章丹等熬制而成的油質材料)調製而成,調製滿的過程稱為「打滿」。三種材料的配比為灰油:白面:石灰水=150:26.7:100

磚灰即砌牆用的青磚碾壓分籮後不同大小的粉末顆粒,有粗籽粒磚灰(粗灰)、中籽粒磚灰(中灰)和粉末狀的細灰三種。

在一麻五灰的不同層中,灰漿的三種原料的配比也是不一樣的。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磨細灰和鑽生油(用生桐油塗抹表面)是最後的工序,一般在磨灰之後必須在風化之前馬上鑽生,在鑽生之後的灰組織由灰白色變為黑褐色,如果表面再次泛白說明桐油未飽和,這時應不斷鑽生直至灰組織飽和為止。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傳統建築看似死板僵化,其實古人們在進行設計和建造時無不耗費大量心力,連灰縫是凸出還是凹進,形成圓面還是斜面都要大加推敲,各個構件之間的組群關係也表現出了古人們的空間組合能力。即便是牆,一堵城牆可能會用到從夯土、土坯和外包城磚等很多做法,不拘一格,根據地方特點、場地情況、氣候天氣來決定用料和砌築法。

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哲匠之家

「磨磚對縫」「一麻五灰」,這些你沒聽說過的工藝,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

關注請長按二維碼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84592314@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