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如果說二戰時期哪一款火箭炮最為著名,除了遮天蔽日的「喀秋莎」火箭炮群,恐怕就是被譽為「陸地斯圖卡」的德國大口徑火箭彈發射器了。不過,作為一支傳統的海權國家,二戰中的英軍也曾發展過屬於自己的火箭武器。與那些耳熟能詳,頗具震懾力的武器相比,英國人給自家的火箭發射器取的名字,就有些普通——床墊(Mattress)。只不過,這個看似普通的「床墊」,卻也不是個善茬。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蘇德雙方使用的移動式火箭炮,上圖為Sd.Kfz.10牽引著的41/42式「煙霧發射器」(Nebelwerfer),下圖則是嘎斯底盤運載的「喀秋莎」(Katyusha)火箭炮。

與蘇德不同的是,英國人在一開始時,並未將床墊火箭炮投入到陸軍中使用,而是先給了海軍。在海軍中的床墊火箭炮,被稱之為「海床墊」(Sea Mattress),裝備了16-30發5英寸(即76.2毫米)口徑,內置柯達無煙火藥(Cordite)的條狀火箭彈。可以在45秒內全部射完,有效射程為2.7公里。由於海床墊火箭炮奇特的造型,在海軍官兵中還得了個「刺魚」(Stickleback)的稱謂。一般來說,這些精度差,但破壞力較大的海床墊,往往會被安置在皇家海軍的特殊艦艇——Mk.II/III型坦克登陸艇上,使其升級為坦克登陸艇-火箭支援型【LCT R】。而這些登陸艇在地中海、法國諾曼底戰區以及遠東都有過使用。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正在展開一輪齊射的LCT(R),其一次出擊可攜帶多達5000枚火箭彈用於對陸/對海攻擊。在艇上還裝有一具970型雷達,同於測距、導航。該艇往往使用的是「帕克斯曼」(Paxman)柴油機為引擎,但在美軍序列中也有部分使用汽油機的型號。除此之外,光是在一輪齊射中射出的RP-3火箭彈,就有1066發!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LCT(R)459號的近照。可見原本用於坦克卸載、登陸的前置艙門已被焊死,而甲板上也都密密麻麻排列著海床墊火箭炮。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正在南安普頓(Southampton)港對裝載火箭彈的LCT(R)艇群。

至於陸床墊,則是一款基於「Z炮」改良而來的火箭炮。在1944年夏季的諾曼底戰役中為加軍和某些英軍部隊使用(僅供測試)。與海床墊一樣,陸床墊同樣有16-30管的發射架,同時使用的也是RP-3型對地火箭彈。其最大射程達7.3公里,每秒可發射4枚左右。而在跨越斯海爾德(Scheldt)河的作戰中,英軍的炮兵部隊在短短6小時內就發射了超過千枚火箭彈,轟炸對岸的德軍部隊。雖然成型太晚,但陸床墊終究是趕上了二戰西線戰役的尾巴:除了斯海爾德河,陸床墊還在萊茵(Rhine)河周邊的作戰中,有力地支援了友軍發起攻勢,並為最終勝利提供了保障。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被稱之為「Z炮」的對空火箭發射器。在二戰中多被英軍用於本土防空,但在精度有限的情況下,使用火箭彈對付高速移動的飛行器,無疑是中看不中用。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1942年7月,英國默西塞德郡(Merseysdie),一組國土防衛軍的官兵正在裝填一門Z炮所需的火箭彈。不過正是這個看似愚蠢的設計,為日後陸床墊與海床墊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陳列於加拿大戰爭博物館內的陸床墊與42式火箭炮(左側)。

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床墊」:一次齊射能打出1066發火箭彈

▲正在為陸床墊裝填火箭彈藥的英軍炮兵。可見其數量是多麼龐大。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作者北部灣。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