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驚艷了千年的《詩經》到底美在哪裡?

驚艷了千年的《詩經》到底美在哪裡?

幾乎所有古老的文明都有一個美好的源頭。

回首古老的華夏文明,相信美好的源頭一定是從《詩經》開始的。

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為不學《詩經》,就不懂得如何說話。

近人梁啟超也曾說:「現存先秦古籍,真贗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

驚艷了千年的《詩經》到底美在哪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讀《詩經》,也許不能給你帶來物質上的收益,但卻能於生命蘊含輕逸悠長的深意中,改變你。

讀《詩經》,平凡卻幸福的日常、大自然里的生命百態、人世間的萬般情愫都入了詩。

讀《詩經》,你會發現生活中的靜與美,生命里的喜與憂,愛與青春,態度與風骨……

流傳了三千多年的浪漫,驚艷了三千年的《詩經》,早已成為一種文化基因,融入華夏文明的血液,現如今,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

驚艷了千年的《詩經》到底美在哪裡?

草木如織,亦食亦葯亦爾雅: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俾我獨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美人如詩,伊人如畫: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鳳凰于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鳥語花香待春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倉庚于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驚艷了千年的《詩經》到底美在哪裡?

飛鳥走獸亦有情: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飛蟲更迭,周而復始: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賞析】

《蒹葭》屬於秦風。對這首懷人詩,歷來解說不一。有人認為作者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是寫愛情;有人說是詩人借懷友諷刺秦襄公不能禮賢下士,致使賢士隱居、不肯出來做官;也有人說作者就是隱士,此詩乃明志之作。

我們細味詩意,詩中並未明確顯示男女戀情,況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難判定。說它是諷刺詩則更無根據。因此,我們只把「伊人」視為作者所敬仰和熱愛的人,至於是男是女,暫且不論。

詩的每章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讚歎,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覆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驚艷了千年的《詩經》到底美在哪裡?

國風?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賞析】

《國風·邶風·靜女》是一首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歌,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讚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此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於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此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讚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夥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驚艷了千年的《詩經》到底美在哪裡?

《詩經》它是風雅頌,它有你的名字和愛情,每天讀一點《詩經》那些浪漫的田園詩歌正挾著歷史的風雨款款而來……

詩詞天地,與你一起品詩賞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天地 的精彩文章:

軍閥和他的姨太太們
詩詞 | 品讀文人的豪邁洒脫:重而不濁,厚而不滯,墨中透氣

TAG:詩詞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