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省軍隊的當家人,提督作為一品官,為何要服從二品巡撫?

一省軍隊的當家人,提督作為一品官,為何要服從二品巡撫?

在清朝歷史上,曾經有一種非常尷尬的情況,那就是位高權力,尤其是武官,品級非常不值錢。有的時候,品級和實權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的提督大人,提督大人屬於從一品的武官,在一個省省里,提督的品級最高。但是在清朝的官場中,提督反而要受二品巡撫的管理,甚至於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實際權力都高於提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下一個省中的高級幹部們。從品級來說,提督是一個省的最高幹部,因為提督是從一品武官。提督這個官職出現於明朝,在清朝正式成型,提督是一個省綠營軍的最高長官,類似於省軍區司令。巡撫是一個省實際上的一把手,巡撫負責軍政民財各方面的工作,實際權力非常大。巡撫屬於正二品的文官,巡撫一般掛都察院右都副御使的頭銜。布政使是從二品文官,也是一個省的二號人物,負責人事任免、經濟建設、民政等方面的工作,屬於標準的實權派。在清朝歷史上,一旦巡撫調離,布政使很有可能接任巡撫職位。按察使屬於正三品的文官,負責全省的司法和治安工作。提督和按察使究竟誰的地位更高,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此外,每個省都有學政大人。古代以科舉制度選拔官員,因此,學政的地位非常高,有朝廷直接管理和委派,連巡撫都無權管理學政。如果秀才、舉人們鬧事,巡撫大人雖然高高在上,但是無權處理,必須交給學政處理。此外,地方上還有超級大佬總督。總督一般管理兩三個省的軍務,類似於現在的戰區司令。總督也是文官,屬於從一品,和提督平級。一般來說,總督掛兵部尚書或者都察院右都御使的頭銜。從品級來看,提督能夠與總督大人稱兄道弟,因為巡撫、布政使等官員的品級都不如自己。但在清朝官場上,品級和實際權力是兩回事。位高權低的官員很多,提督就是其中之一。在實際的官場中,提督徹頭徹尾成了總督和巡撫的下級。

按照清朝的規定,提督需要受總督、巡撫的節制,文官管理武官。提督見到了巡撫,一般會首先行禮,說一句:「卑職參見中丞大人。」巡撫也會客氣客氣:「軍門,不必多禮。」如果地方上發生了農民起義,提督必須接受巡撫的管理。按照規定,提督只負責全省的軍務,不能插手地方事務。如果提督的手太長,布政使大人會很不高興。當然,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出現了情況特殊的提督。例如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由於北洋水師直接隸屬於朝廷,各省的巡撫都調動不了。既然提督都這麼沒有面子,提督以下各級軍官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總兵,總兵是正二品的武官,從品級來說,和巡撫大人屬於平級。但是在實際的權力劃分中,總兵連布政使和按察使都不如。

總兵負責管理一個鎮的綠營軍,鎮是清朝綠營軍的編製,一個鎮大約只有七八千人,類似於師長。在清朝歷史中,總兵見到巡撫,會立刻下跪請安。由於總兵品高權低,地方上的道台和省城的知府,都不懼怕總兵。除了這些官職以外,還有很多的官職都很奇怪。在地方上,守備大人負責一個府或者一個州的軍隊管理工作。明面上與知府屬於同事關係,但是在權力劃分,守備甚至還不如同知大人。清朝的把總屬於正七品武官,管理100多官兵,與知縣的品級一樣。可是論實際權力,知縣甩了把總好幾條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中國舊時代的警察隊伍,30多年裡,使用什麼等級的警銜?
老十三胤祥,到底有什麼功勞,雍正皇帝加封他為鐵帽子王?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