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滴滴出行再次「調價」為哪般?

滴滴出行再次「調價」為哪般?

7月9日,滴滴出行發布北京網約車價格調整說明,宣布7月11日起對北京的網約車價格進行調整。調價生效地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丰台區、石景山區、昌平區、門頭溝區等。

調價新規將增加早晚高峰人群出行成本

據悉,本地調價涉及的車型有快車、優享及禮橙專車,並對各時段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價格調整,包括工作日、休息日、早晚高峰等。

滴滴新計費規則如下:

工作日:

早高峰時段(6:00-10:00)起步價為14元,里程費為1.80元/公里,時長費0.80元/公里;普通時段(10:00-17:00)起步價不變,仍為13元,里程費為1.45元/公里,,時長費為0.4元/公里;晚高峰時段(17:00-21:00)起步價為14元,里程費為1.50元/公里,時長費不變;夜晚時段(21:00-6:00)起步價為14元,里程費為2.15元/公里,時長費0.80元/公里。

休息日:

早高峰時段(6:00-12:00)起步價為13元,里程費為1.60元/公里,時長費0.50元/公里;普通時段(12:00-15:00)起步價不變,仍為13元,里程費為1.60元/公里,,時長費為0.8元/公里;晚高峰時段(15:00-21:00)起步價為13元,里程費為1.60元/公里,時長費0.50元/公里;夜晚時段(21:00-6:00)起步價為14元,里程費為2.20元/公里,時長費0.70元/公里;

總體上看,無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高峰時段價格普遍上漲,普通時段價格有所降低。

璽哥認為,滴滴此次調價將會進一步增加早晚高峰人群的出行成本,特別是對上班一族而言。

滴滴再次「調價」為哪般?

事實上,這並不是滴滴出行的第一次調價行為。早在2017年4月,滴滴出行就推出了「分時計價」模式,並對起步價和里程價都做出了調整。自2019年4月10日,北京滴滴快車起步價由10元提高到13元。

彼時,滴滴出行對外的說辭是,為了鼓勵人們錯峰出行,減輕高峰時段用車壓力,提升車輛使用效率。

對7月9日的調價,滴滴方面進行了回應。其說法是:因為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安全合規工作的深入開展,導致了北京的供需安靖鎮問題日益顯著,高峰期出行難、區縣供需差異大等情況突出。為了平衡供需關係,滴滴對北京的網約車價格作出對應的調整。

滴滴方面還說,雖然平台通過各種補貼獎勵、分時定價、熱力圖引導、排隊、拼車優先等方式儘力平衡供需關係,但供需失衡依然嚴重。目前,乘客總體叫車成功率較低。乘客會感受叫車越來越難。目前滴滴快車工作日早高峰1/5的叫車需求沒有足夠運力承接。

從滴滴方面的回應來看,當前滴滴出行的形式十分嚴峻。首先,用戶早晚高峰打車難,體驗差,面臨著用戶流失加大的風險;其次,由於滴滴價格越來越高,司機越來越不掙錢,越不掙錢越不願意拉貨,成了惡性循環。面臨司機流失加速的風險;第三,第三方出行服務商對出行市場虎視眈眈,並在不斷蠶食滴滴市場。

璽哥認為,滴滴本次調價,主要是因為運營車輛減少,運力不足所導致,滴滴想通過提高價格,分流用戶,刺激滴滴司機的積極性的方式來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增加平台粘性。

滴滴的如意算盤恐落空

滴滴期望通過調價的方式來解決當前遇到的多種問題,但恐怕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

首先,滴滴本次調價事實上拉高了(早晚高峰人群)主流人群的出行成本。就此一點,它就將失去不少用戶。有人說不在乎多花幾塊錢,只要打車順暢就好,但璽哥認為,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並非多數。事實上,真正不在乎漲價的用戶極少。要知道,漲價是一個長期的政策,它的影響是後續「累積性」費用增加。雖然你可以不在乎幾次打車成本的增加,但如果長期持續的成本上升,不少人就會仔細考量了。

其次,調價並不一定能增加司機的收入,提高拉客積極性。司機的營收是以天、月來計算的,以前價格低,但乘客多,營收不夠可以通過多接訂單來彌補。現在價格調整以後,因為拉高了主流人群的出行成本,將使得打滴滴的用戶將會逐漸減少。長期來看,訂單數量必然會收到影響。

第三,比計程車和競爭對手更高的收費將迫使部分用戶遠離滴滴。據璽哥所知,當前北京市計程車收費標準是三公里內起步價13元,之後按照2.3元/公里計算。根據乘客要求停車等候或由於道路條件限制,時速低於12公里時,每5分鐘早晚高峰期間加收2公里租價(不含空駛費),其他時段加收1公里租價(不含空駛費)。

單從起步價來說,滴滴快車在早晚高峰期間的就比計程車貴了1元。從起步價上,不少人就會選擇坐計程車(那些不是太急的用戶)。

除了計程車,當前出行市場還有不少玩家,比如首汽約車,神州、滴答、哈啰、高德、美團、易到等玩家,他們也都對出行市場虎視眈眈。滴滴調價之後,這些平台或趁機搶客。如果那樣,必然會分流一部分滴滴用戶。

璽哥認為,不管是從供需的情況來看,還是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滴滴調價都不是好的解決辦法。

滴滴的根本問題還在於司機人群不足,而司機人群不足的根本又在於安全和合規性上存在問題。

說到底,滴滴還是根上有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璽 的精彩文章:

星巴克中國組織架構調整,要向瑞幸咖啡學習?
iPhone全球性競爭力乏力,蘋果恐退化為區域性品牌

TAG:何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