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又到了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今天正式入伏。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一大波高溫高濕的「桑拿天」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40天「豪華版」三伏將上線!

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且又悶熱、潮濕的日子。三伏天是按農曆計算的,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立秋後的第二個庚日出伏。

頭伏和末伏的長度是固定的,均為10天。中伏長度則由「立秋」節氣與其後首個庚日之間的間隔決定。因此,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對應的就有30天的「普通版」三伏和40天的「豪華版」三伏。

根據計算,今年7月12日入伏,8月20日出伏,共計40天,因此是個「豪華版」的三伏天。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今年頭伏熱度不夠?別急,高溫大招在後面!

進入7月份以來,我國南方的幾座「火爐」城市在雨水的打壓下紛紛「熄火」,像是成都,7月7日當天經歷了10年來最涼爽的「小暑」日,最高氣溫只有25℃。對此,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解釋,今年6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較常年偏西和偏南,西南暖濕氣流強盛;同時,北方冷空氣南下,冷暖空氣交匯,因此造成了南方雨水多、高溫天氣少的情況。

預計,7月中旬,副熱帶高壓依舊偏強,位置偏南,江南一帶降雨持續,受此影響,氣溫也將會持續低迷。但是在華北黃淮一帶,伏天的威力將逐漸顯現,下周開始,受高壓脊控制,炎熱天氣回歸,可能會有連續高溫天氣出現。

根據2008年至2018年全國6大城市三伏天中的平均高溫日數統計,中伏才是高溫集中「發力」的時候。像是北京,頭伏的平均高溫日數為1.3天,中伏2天,末伏0.6天;在廣州,頭伏的平均高溫日數為2.2天,中伏達到5.4天,末伏2.8天。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因此,今年三伏的高溫魔力還在醞釀中,小夥伴們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防暑降溫一定要做到位!

為啥三伏威力大到能把人曬化?

都說三伏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熱到能把人曬化了。為了證明一年當中最熱的一天真的出現在三伏期間,中國天氣網扒了全國31個省會級城市自1951年以來的夏季極端高溫數據,結果顯示,極端高溫出現在三伏期間的城市有24個,佔77%,其中,出現在頭伏和中伏的城市各有11個,出現在末伏的城市有2個;而只有7個城市的夏季極端高溫出現在三伏以外的其他時間,佔23%。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為什麼三伏期間是全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呢?氣象專家解釋,因為夏季白天比黑夜長,陽光照射的時間也長,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熱量增加,溫度持續增高,在三伏天期間地表熱量的積累達到高峰。

民間習俗:

北方有句俚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頭伏吃什麼 6種飲食習俗

餃子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入伏的時候,剛好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餃子。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煮餃子時,粘連和破皮這兩個常見問題讓人頭疼,究竟怎麼煮才能保持形狀完整呢?其實,煮餃子的過程中,水開四次,就熟了。開水下入餃子,當水第1次沸騰時,添入少許涼水,待水開後再加涼水。總共點3回水,開鍋4次,餃子就煮熟了,既不會粘連,也不容易破皮。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頭伏要吃餛飩,其實對於南方人來說,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

比起水餃,餛飩個小皮薄,煮熟後有透明感,另煮餛飩費時短,煮水餃過程則需多次加涼水,方保證熟透。另外還有一點,水餃重蘸料,餛飩重湯料,在廣東地區尤其突出,雞湯、肉骨頭湯是湯底的首選。我們這邊吃餛飩還常配面一起,稱雲吞面。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欲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慾,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火腿熬湯也有清補作用,還可以加點番茄之類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消除腌食致癌的顧慮。火腿還有加速傷口癒合的功效,現在還把其用於外科手術後的輔助食品。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湯麵

入伏第一天,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餛飩,廣州是吃湯麵。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此外,麵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與江西比鄰,頭伏也是吃雞。相對來說,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生吃雞倒是很有幾分科學根據。

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時可適量加入生薑,生薑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蘊寒,防止秋髮寒病。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眾所周知,羊肉是發汗的食物,是冬日裡再好不過的美食,徐州人卻迎難而上,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紅油辣椒的羊肉。「伏羊節」是徐州的傳統節日。於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在之後的一個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個酒店、飯莊、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在伏天吃羊肉對身體是以熱制熱,排汗排毒,將冬春之毒、濕氣驅除,是以食為療的大創舉。醫生建議,夏天吃伏羊,水液損失很大,容易使人體電解質出現紊亂,老年人、孕婦、幼兒等身體較弱的群體,均不適宜大量排汗。市民吃伏羊時,應多喝水避免排汗過量,還應多食用偏咸一點的食物以補充電解質。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頭伏飲食起居注意事項

伏天里晝夜溫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動量不要太大;飲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腸胃工作量;注意夏季衛生,避免夏季傳染病;伏天是食物霉變高發期,要注意食物保質、保鮮。

防暑是人們永遠需要重複的話題。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嬰兒、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實只要注意採取措施,暑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綠豆湯,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換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採取防晒措施,活動不要過量,避開中午時段活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駕駛。

三伏天時皮膚腠理開泄,機體代謝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貼葯,藥性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治病強身的功效。

今日入伏!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共多少天 入伏習俗該吃什麼

所謂「冬病夏治」,伏天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養生祛病的好時機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