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暴之門」中的俄空降兵

「風暴之門」中的俄空降兵

1999年8月至2000年12月,俄羅斯為徹底消滅車臣非法武裝,維護國家統一,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在這次戰爭中,俄軍充分吸取第一次車臣戰爭失敗的教訓,投入大量精銳部隊,如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等。776.0高地戰鬥是俄空降兵部隊在此次戰爭中經歷的一場十分慘烈的戰鬥,俄軍第76空降師第104團2營突擊隊面對數量20倍於己的車臣叛匪,以84名官兵犧牲的代價成功阻止叛匪突圍,2006年俄羅斯播出的電視劇《風暴之門》,即依此戰例改編拍攝。面對戰鬥中出現的一系列意外和挫折,俄軍臨機處置中的經驗教訓值得學習和研究。

作戰準備不充分,情況預想不到位。此次戰鬥,發生於第二次車臣戰爭的最後階段:清剿殘敵。以空降兵為主的南部集團,從東、西、南3個方向將5000至7000名車臣叛匪壓縮在阿爾貢峽谷內。2000年2月28日,哈塔卜等叛匪頭目集結2000餘人,企圖跳出俄軍包圍圈,在外線繼續與俄軍周旋。俄軍聯合戰役指揮部決心以第76空降師第104團2營部分兵力,奪控沙羅阿爾貢河和阿巴祖爾戈爾河之間的山地,封鎖峽谷、阻敵突圍。

空降兵屬俄軍獨立兵種,戰鬥力極強,第76空降師在空降兵部隊中更是戰功卓著。正因如此,俄軍在戰鬥籌劃和準備過程中,明顯存在盲目託大和麻痹大意的思想。面對數千名叛匪,指揮部在考慮不充分的前提下,以第104團2營6連加強4連1個排和團部分偵察力量,組織了一支僅90人的突擊部隊,敵我兵力和火力懸殊。同時,因6連連長莫洛多夫在戰鬥前一天剛調入,對連隊情況不熟悉,由2營營長馬爾克·葉夫秋欣中校擔任突擊隊指揮員,但葉夫秋欣也沒有和6連共同戰鬥的經歷,對官兵素質掌握不充分,這種情況下進行的戰鬥編組不完全合理,為突擊隊之後陷入困境埋下伏筆。

不僅如此,由於時間緊、情況急,突擊隊只進行了簡單的彈藥補充,既未進行針對性偵察和清剿訓練,也未組織對突發情況的預想預測,倉促轉入戰鬥狀態,戰鬥準備極不充分。俄軍之後偵察遇敵、陣地防禦和戰場救援等環節出現的各種意外,都與此有著密切的關係。

指揮員經驗欠缺,特情處置不合理。此次行動陷入被動,俄軍人員傷亡慘重,一個重要原因是分隊指揮員戰鬥經驗欠缺,組織指揮存在諸多問題,面對一系列意外情況處置不合理。

盲目暴露位置。2月29日午間,突擊隊按計划到達776.0高地,偵察組隨即向預定製高點斯特科爾德機動,偵察兵在搜索前進過程中,發現叛匪一支先遣巡邏隊。偵察組的任務本是為主力部隊提供情報支持,理應設法隱蔽偽裝完成任務,不宜直接打擊敵目標。然而,偵察組指揮員沃羅比約夫上尉殲敵心切,在未與上級溝通的情況下命令開槍射擊,這一行動徹底將偵察組和突擊隊位置暴露,除叛匪巡邏隊外,四面八方的叛匪也迅速集結,對776.0高地實施合圍,直接造成俄軍陷入被動。

防禦部署不周。俄軍突擊隊位置暴露後,叛匪兵分兩路,向776.0高地迂迴。俄軍指揮員在戰前部署防禦任務時,各排陣地間距過大,火力難以相互支援,布設的地雷過於靠近防禦陣地且稀疏,給叛匪以可乘之機。作戰中,指揮員也未能有效利用地形與夜暗等條件靈活運用戰術,邊打邊調整部署,而是始終處於被動挨打、被動防禦的不利境地,未能合理分配兵力,未留有預備力量,全部兵力都被投入戰鬥,降低了部隊持續作戰能力。

緊急救援不力。在接到突擊隊求援信號後,儘管俄軍組織了炮兵火力支援、步兵增援等,但救援行動緩慢無力。3月1日,在突擊隊傷亡慘重、陣地徹底被圍的情況下,俄軍指揮部卻以地形複雜、高山林立為由,放棄使用直升機救援,而組織兵力徒步增援,救援力量於3月2日才到達776.0高地,錯過救援最佳時機,增加了人員傷亡。

一線戰鬥人員展現頑強戰鬥作風。面對頻繁發生的意外和極為不利的局面,突擊隊在深入敵後、遠離主力的情況下,堅持與敵奮戰3天3夜。武器打壞了、子彈打光了,就搜集叛匪的武器和子彈繼續戰鬥,用工兵鍬、匕首與敵人肉搏。

戰鬥中,偵察組指揮員沃羅比約夫上尉雙腿被迫擊炮炸斷,腹部、前胸被擊中,仍堅持戰鬥直至犧牲;連長莫洛多夫的脖子被敵狙擊手擊中,仍忍著巨大傷痛繼續指揮戰鬥;少校多斯塔羅夫為救援一名被困傷員,奮不顧身沖向叛匪而犧牲;上等兵列別傑夫在子彈打光後,拉響手榴彈與叛匪同歸於盡。戰鬥末期,在陣地失守後,已經負傷無法行動的營長葉夫秋欣面對蜂擁而來的叛匪,呼叫指揮部要求對陣地進行火力覆蓋。

慘烈的776.0高地戰鬥,俄空降兵突擊隊以犧牲84人的代價殲滅近700名匪徒,為俄軍主力對敵實施包圍贏得寶貴時間,突擊隊僅有6人生還。俄空降兵突擊隊的戰鬥精神極大震懾了叛匪,此次戰鬥後不久,就有70多名叛匪集體投降。

「風暴之門」中的俄空降兵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