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多少只「麻雀」能夠擊敗大象?事實證明30萬隻足夠

多少只「麻雀」能夠擊敗大象?事實證明30萬隻足夠

只要大家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自然界中越是強大的動物數量便越少。反之,越是看起來個頭不起眼的動物,種族規模越是龐大。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與強者相比弱小者只有團結起來,才有可能戰勝體型比自己大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強敵。那麼多少只「麻雀」能夠擊敗大象呢?曾經有事實證明30萬隻足夠!

生活中最常見以多欺少的例子便是螞蟻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它們集體出動,拖運大青蟲或者其它動物屍體時的壯麵場面。這種依靠集體協作的動物幾乎隨處可見,但很少能像下面這種動物,將集體的力量展現得那麼淋漓盡致。

紅嘴奎利亞雀,是一種生活在北非的小型鳥雀,個頭和我們農村最最常見的麻雀十分相似,基本不會超過十公分。只是它的嘴巴是粉紅色的,頭上和脖子上的羽毛則是米黃色的。這種北非"麻雀"數量十分驚人,光是生活在非洲一地的數量就超過百億之數。

這種鳥類無論做什麼都十分注重"氣勢",只要有行動基本都是一個個小族群整體出動,少則幾千隻為伴,多則幾十萬隻一起烏壓壓橫掃大地,那種撲天蓋地的架勢,看起來就像出現了最最嚴重的蝗災一樣。

開啟群毆模式的紅嘴奎利亞雀幾乎是無敵的,就連以皮糙肉厚著稱的非洲象,也很難抵擋得住它們的"騷擾"。曾經有目擊者看到過,一大群過境的"麻雀"圍攻一頭大象的壯觀場面,據說當時參與攻擊或者助攻的小"麻雀"超過三十萬隻。

這隻體重超過三噸的大象被漫飛舞的小鳥團團圍住,幾乎將它的視線完全遮斷。別看這些小鳥平時膽子特別小,可一旦集結起來就變成了最邪惡的"凶獸"。或許這些小鳥是把這頭大象當成一堆"肉山"了,不時有幾百隻小鳥撲到大象身上又啄又咬,弄得大象又痛又癢,但又完全沒有辦法逃避。

和農村人有時候特別痛恨麻雀一樣,這種小鳥也是非洲人最厭煩的一種害鳥。它們非常喜歡啄食莊稼和蔬菜,所到之處幾乎只留一片白地。更可怕的是這種鳥十分"能生",每年新增數量超過一億隻,而且它們流動性極強,幾乎沒有辦法將它們消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連連看看 的精彩文章:

野狗群霸佔水塘,小動物們飽受欺凌,大象群的到來逆轉了局面
流浪雄獅準備上位,老獅王奮起反擊,這是力量與經驗的對決

TAG:動物連連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