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五百年一大千,張大千·仕女圖賞析

五百年一大千,張大千·仕女圖賞析

玉女獻桃圖

仕女畫是張大千一個重要的題材,所取得的成就也為宋元以來所少見。他的藝術特點和成功之處就是畫出了人物瞬間的面部表情和內心活動。他筆下的仕女既有古代仕女畫的遺風,又有著時代氣息,姿態風韻、頗有個性。有論者言。比起張大千的山水和花卉,他的大千仕女畫比其山水和花卉顯得更加地生動真實。

1927年,29歲的張大千應日本古董商江藤濤雄邀請赴日本佔領下的朝鮮,遊覽金剛山。江藤因自己無法相陪,就為他請來一位原為「伎生」(藝妓)的15歲朝鮮少女照顧生活起居,張大千為她取名春紅。據張大千多年後描述:春紅能歌善舞,喜愛書畫,兩人語言不通,但春紅善解人意,相處不久,雙雙竟私訂終身。1937年抗戰爆發,二人失去聯絡。抗戰勝利後,江藤與張大千恢復聯繫,告訴他,池春紅早在1939年就因反抗日寇非禮被殺。張大千悲痛萬分,立即題寫「池鳳君之墓」轉寄韓國,為池春紅修墳立碑。30多年後,張大千應邀到漢城(今首爾)辦畫展,轟動一時,並由池春紅兄長帶路,去墳前上香致祭,了卻多年的心愿。張大千平生所作情詩只有十來首,寫給池春紅的就有6首,雖然他一生多情,娶過4位妻子,但從詩詞看,他對池春紅用情頗深,絕非文人風流獵艷。池春紅的形象還屢屢出現在張大千的畫中,如《驚才絕艷》、《玉女獻桃圖》、《美人雙蝶圖》等,或出以古代仕女,或出以仙佛人物,或出以摩登小姐。

這件《玉女獻桃圖》圖是張大千從敦煌歸來之後所作,正是其人物畫開始進入巔峰的期間。這一時期可以說是張大千仕女畫創作的黃金時期,在造型上取的是盛唐壁畫雍容豐腴的特徵,設色明顯地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圖案的影響,並參考了藏傳佛教施用礦物質顏料的技藝,所以作品顯得非常華彩富麗,這對於他最終形成自己工筆重彩的人物畫風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該圖線條流暢精細,人物姿態優雅,髮絲清晰可見,線條優美流暢。

番女掣厖圖

張大千番女掣厖圖創作於1946年。40年代初期,張大千遊歷甘肅、青海一帶,深為邊疆民族婦女鮮艷、優美的服飾所吸引,迄自敦煌歸來的他憑著當初所留下的速寫與記憶,完成了一系列以番女為主角的創作,使他極有可能是中國近現代畫壇中第一個為少數民族畫像的畫家。藝術史家傅申於1991年在美國華盛頓國家沙可勒(SacklerGallery)美術館策劃「血戰古人─張大千的繪畫」(Challenging the Past: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一展中,完成於1945年的《番女黑厖圖》,題款中交待了此一系列創作的緣由始末:「往於青海三角城,見此西番二姝當欲寫之未果,頃始追憶為此。」其中幾件更有數本傳世,不難想像大千對此一題材的種愛。

大千仕女畫歷來最受藏家青睞,如大千好友于非闇評曰:「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為畫道人讚賞,謂能大膽別創新意……他畫的美人兒,少女是少女,少婦是少婦,而且少女美與少婦美,都有顯然的區別。」因而大千更有「張美人」的稱號。在造型上,大千早期沿襲清末的纖弱裊裊風尚,自敦煌歸來後,對於原本流行於當時的仕女畫風多所批判,造型上出現很大改變,不但仕女髮型、衣飾都以歷代壁畫供養人像作為依據,仕女的面容轉趨豐腴美艷,體態閑適而自然大方,強調舉手投足間的神韻掌握,並多用鐵線描法、設色艷麗,有血有肉。

此畫中描繪兩位站立的邊疆民族女子、一頭嗅聞卧地休息的西藏獒犬,使畫面極具動感。此外,大千十分考究地描繪了兩名女子袖長過膝、袍長過腳的藏袍,穿時系腰袒右臂。衣領邊、袖口和衣襟外則用細皮毛鑲邊,可能是在喜慶節日時特別講究的穿著。頭戴藏族的「金絲帽」,腰系色彩斑斕的圍帶等細節被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顧盼生姿、靈活動人,展現了邊疆少數民族女性的獨特風情,均顯其觀察之細與過人才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山古玩 的精彩文章:

長安畫派何海霞:山水畫構圖有哪些講究?
陳半丁陳師曾的雙陳友誼,相識到至交,一幅畫就夠了……

TAG:半山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