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幕僚用三點理由,預言滿清滅亡,百年後完美解釋蘇聯解體

曾國藩幕僚用三點理由,預言滿清滅亡,百年後完美解釋蘇聯解體

1867年7月21日晚,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心緒不寧,於是找來幕僚加知心好友的趙烈文,進行了一場歷史上著名的談話。

曾國藩說,自己聽來自京城的人說,如今國家狀況非常不容樂觀。即使在天子腳下的北京,仍是餓殍遍地,治安極差,甚至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因此曾國藩認為:「如今民窮財盡,恐怕天下即將有異變。」

對於曾國藩的預想,趙烈文很快便給予了認同。趙烈文說:「如今天下統一太久了,已經呈現分崩離析之態,其緣由完全出於抽心一爛。」在他看來,正是因為中樞的腐朽,清朝根本活不過50年,

對此,曾國藩皺著眉頭說:「能南遷嗎?」趙烈文答:「不能,清朝的現場連東晉、南宋都不如!」

對於這個殘酷的預想,曾國藩仍強迫自己不要相信,並說:「我朝君德很正,怎麼會落到這個田地?」趙烈文答:「我朝君德確實很正,也有一些善政,所以士大夫階層已經努力報答過君王了。」然而趙烈文話鋒一轉,並犀利地指出,滿清開國時期殺戮過重,欠下太多血債。滿清所立下的功,很難抵償其所犯下的罪惡。因此,滿清若滅亡,很少有人會懷戀。

趙烈文一再揭露滿清必亡的殘酷現實,讓曾國藩的心情沉到故地,不得不沉痛地說:「吾日夜望死,憂見宗廟之隕落」。最終,滿清於公元1911年滅亡,距離兩人談話不過44年,果然沒有活過50年。

滿清為何會滅亡?趙烈文一共總結了三點理由:

其一,國家窮困、民生凋敝。從國家來說,滿清遭遇了內亂和外族入侵的打擊,耗盡了國庫的蓄積。咸豐年間,國庫存銀最低的時候,已然不過4萬兩。而百姓在官府、封建士紳以及外國資本家的三重剝削下,幾乎被剝奪個乾淨。甚至連京城也出現了餓殍遍野的情形。

其二,國家中樞已經完全腐朽,作為統治階層的滿洲貴族,已經耗光了他們身上的銳氣,顯得暮氣沉沉。當時執政的慈禧太后有威斷而無才能,恭親王聰明卻沒有擔負整個國家的意志力,至於其他絕大多數臣子,都不過是一群酒囊飯袋和腐儒。這些人,根本無法帶領中國走向近代化。

其三,滿清有著極為厚重的歷史血債,清朝開國時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深深刻入了漢人的骨髓里。而這些罪惡,都是足以顛覆滿清統治的定時炸彈。

在這三重因素的打擊下,滿清雖然經歷了一次迴光返照,但終究沒有活過50年。窮困、腐敗和歷史血債,最終讓滿清這艘千瘡百孔的大船沉入了海底。

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歷史就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曾趙密談130多年後,一個強大的紅色帝國轟然倒塌,而這個國家滅亡的原因,可以用滿清滅亡的三大因素來完美解釋。

首先,蘇聯和滿清一樣,都面臨著嚴重的財政以及民生問題。從國家財政來看,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拖垮了經濟相對落後的蘇聯。蘇聯解體前,該國GDP達到了美國的51%,年軍費卻達到了美國的67%,蘇聯的發展自然不具有可持續性。隨著「新經濟政策」的失敗,蘇聯經濟增長出現停滯,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與國家破產相對,民生也經歷了滑坡式的下降。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公民本享受相當優厚的福利政策。但隨著財政狀況的惡化,蘇聯人所享受的福利也大打折扣。除此以外,在蘇聯解體前,蘇聯出現了令人震撼的「大排隊」現象。由於商品的短缺,各大商場的貨櫃都因民眾搶購而變得空空如也。在莫斯科,到處都是排隊的市民,甚至有的隊伍排到了一二百米。而這,只是蘇聯公民愈加窮苦的一個縮影。

其次,蘇聯也面臨著「抽心一爛」的問題。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腐敗在蘇共各個階層開始蔓延。以勃列日涅夫為例,此人不僅喜歡給自己頒發勳章,還喜歡收集世界各國的豪車。在國務會議上,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擺弄自己手指上碩大的鑽石戒指。國家元首都如此腐敗,更何況下層。

除了腐敗以外,蘇聯還出現了所謂的「老人政治」。由於蘇聯採取「領導終生制」,導致政治局委員的平均年齡到達了驚人的75.5歲。飽受、昏聵開始在國家上層蔓延。勃列日涅夫去世後,他的繼任者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分別在2年半內去世。他們的繼承者戈爾巴喬夫雖然年輕一些,但是由於他意志力薄弱、才能不足,根本擔當不了蘇聯這艘大船的掌舵人。

最後,蘇聯也有歷史血債。蘇聯的龐大國土繼承至沙俄,而沙俄是依靠不斷侵略、征服其他民族建立起來的。蘇聯有15個加盟共和國,除俄羅斯外,幾乎都是曾是沙俄的殖民地。蘇聯時期,俄羅斯人雖然著力改善過少數民族的民生,但是沙俄所犯下的血債,這些被征服的民族從來沒有遺忘。而這,也是蘇聯最後解體的導火索。

此外即使在蘇聯時期,也犯下了不少過錯,大肅反、民族整體流放、思想管制,都是蘇聯解體的定時炸彈。當戈爾巴喬夫進行「新思維改革」,放開社會輿論後,這些罪惡便紛紛轉化為蘇聯異見者的把柄。正所謂眾口鑠金,而蘇聯也在詆毀中失去了民心,最終走向了不可逆轉的解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陶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青海挖出數枚竹簡,解開歷史真相,學者:難怪諸葛亮必須殺死馬謖

TAG:陶陶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