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臭名海上「偷渡者」,或是石油「清道夫」

臭名海上「偷渡者」,或是石油「清道夫」

臭名昭著的海上「偷渡者」貽貝,以破壞船殼而聞名,但貽貝也用自己這種牢固的黏合能力「將功補過」,成為工程技術界廣受歡迎的明星。

臭名海上「偷渡者」,或是石油「清道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近日,中美科學家在《物質》發表的一則評論中稱,貽貝足線的化學特性為工程技術創新提供了不少啟迪:從清除泄漏的石油到凈化處理污水,貽貝幫人們解決了很多難題。

利用堅韌的細絲,貽貝能承受強大的水流和海浪壓力。這些絲線的黏附能力歸功於一種叫做二羥基苯丙氨酸(DOPA)的氨基酸團。這刺激了以貽貝為靈感的仿生化學材料的發展,使其成為材料表面工程和環境科學的一種強有力的新工具。

南昌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表示,各種受貽貝啟發的創新已經在進行中。例如科學家利用貽貝仿生技術成功研發出一種分離油水的高效材料,或有助於減輕石油泄漏後對海洋環境的破壞。

臭名海上「偷渡者」,或是石油「清道夫」

與之前開發的一些材料不同,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由貽貝驅動的創新可能適合大規模生產。

此外,貽貝也促進了凈水技術的進步。這些創新材料能夠從廢水中去除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和病原體,這種物質很容易與污染物或具有這種捕獲特性的其他材料結合。

然而,作者表示,儘管貽貝的特性激發了許多研究,但在應用於現實世界之前,仍然需要克服挑戰。對於貽貝仿生材料(如聚多巴胺等)的結構—性質關係、氨基酸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網路對材料黏性的影響等問題,科學家仍在不斷探索中。

臭名海上「偷渡者」,或是石油「清道夫」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尋找低成本、穩定和安全的聚多巴胺替代品,如多酚,克服這些挑戰。(唐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塗防晒霜,會不會阻礙維生素D合成?
麻省理工華裔學者抗議!美科技界種族歧視正在加劇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