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生存大師——羅非魚三兩隻(中)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生存大師——羅非魚三兩隻(中)

在過去,T和C是個合併詞條,都歸在Tilapia旗下。目前兩者已經進行了區分,Coptodn這個屬2013年正式脫離了Tilapia非鯽屬自成一派。他們之間主要的差異體現在牙齒和鰭條數量及構造上。Coptodon詞源是「分裂的牙齒」的意思,由於魚標本寫的從來都不是科普文或技術文,因此我決定稱這個屬為齙牙麗魚屬或者齜牙咧嘴麗魚屬。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兩屬同O屬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繁殖方式,O屬普遍是口孵繁殖,而本章介紹的這兩種基本上是基質層產卵,雙親守護的繁殖方式。此外體型體重上相對也小些,甚至出現了袖珍品種。那麼,就請您跟著魚標本一起來看看這一期都為您準備了哪些好吃的羅非魚吧。

為了便於您的閱讀,本文分類如下:

Tilapia非鯽屬:

1.非洲十間。2.傑克八間。3.巴洛尼羅非魚。4.短鰭羅非魚。5.圭納斯羅非魚。6.魯威迪羅非魚。7.帶狀羅非魚。8.紅腹羅非魚。9.紅胸羅非魚。10.布蘇馬納羅非魚。11.普拉羅非魚。12.瑪利亞羅非魚。

Coptodn 科普托頓屬:

1.盧卡羅非魚。2.科普索頓紅腹羅非魚。3.拜霍巴特紅腹羅非魚。4.塞西紅腹羅非魚。5.迷你紅腹羅非魚。6.達吉帝紅頭羅非魚。7.德科帝紅胸羅非魚。8.貝米妮羅非魚。9.卡麥倫羅非魚。10.剛果河大羅非魚。11.黃蜜熊羅非魚。12.哆羅呢羅非魚。

請您注意,本文大多名稱都來自於魚標本,正式的貿易名稱以美麗老師提供為準。

魚標本系列從來不是科普文或技術文,請酌情閱讀。

Tilapia 非鯽屬

Tilapia buttikoferi 非洲十間

非洲十間是我們市場非洲魚的元老了,現在無論多麼流行的非洲類慈鯛,若從市場角度論資排輩的話都要叫十間一聲前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這個魚就進入了我們的市場,與莫三比克石頭魚,紅寶石,非洲鳳凰,雪鯛阿里等魚統稱為非洲魚並風靡了一陣。早期的非洲十間多是海南繁殖生產,由於繁殖簡易產量巨大,這個品種自九十年代以後就再沒有原產或歐美繁殖個體流入過市場,目前國內漁場多已不屑繁殖這個魚,主要是東南亞進口子代,價格相當低廉。

這種在西方被稱作大黃羅非,斑馬羅非和老虎斑羅非的魚是T屬家族較大的一個品種,在野外他們最終可以長到40厘米。在《魚標本戲說非洲慈鯛第一季第七章》里有過詳細介紹,這裡不做更多贅述。但是要說明的是,早些年非洲十間因無序近親繁殖而品質堪憂,身上錯文亂紋嚴重,華麗的金色表現也很難展現。但從去年開始,我發現目前市面非洲十間品質開始有了很高的提升。有些個體表現和野生狀態無異。挑選時注意身上棟線兩側對齊筆直,能「包肚」者為佳。頭型飽滿,嘴略尖呈青綠色。體表顏色的話,強勢個體在5厘米左右身上就會展現出暗金的色調,尤以亮金者為上乘。不過也無所謂,長大後這些色彩和棟線都會褪去,變成一條黑褐色的大魚。

非洲十間在幼年時期是很好看的觀賞魚,一個大型水箱內,放入幾尾能很好的模仿海水魚。隨著成長他們爭鬥性會愈加強烈,這個魚十分兇猛好鬥,因此飼養他們的魚缸盡量要大,混養對象要認真考量以免競爭中出現損耗。飼養上這個品種對水質並無太多需求,但盡量使用弱鹼性硬水,在野外有些流域的十間是生活在鹽分很濃的鹹水湖內的。人工長久的培養下,由於坑塘粗狂的飼養方式,水質管理也不會精細,因此這是個適應性很好的魚。儘管如此,溶氧豐富是需要您盡量提供的一個條件。

注意。非洲十間成體後是優秀的戰士,具有強大的格鬥技能。飼養後期要多觀察行為,一但產生戰鬥的苗頭,需及時干預。

Tilapia joka 傑克八間

這個西方叫做喬克羅非,我們稱作傑克八間的羅非魚和非洲十間的產地幾乎一模一樣,主要產地是獅子山,賴比瑞亞也有少量分布。這個品種只能長到10厘米左右,性情上也不似十間那樣暴躁,中等尺寸的草缸,硬景的石頭缸都可以駕馭他們,是十分理想的混養對象。由於缺乏競爭力,目前這個魚在野外處境艱難,已經進入了ICUN的瀕危名單里。在上一個系列我曾寫到掛袋魚中或許就有,經朋友提醒那並非傑克八間,而是一種雜交品種。這裡和各位澄清下。

Tilapia baloni 巴洛尼羅非魚

巴洛尼羅非是一種中型羅非品種,通常不會長到20厘米。這是個分布於西非部分河流的慈鯛品種,分布區域並不廣泛,只集中在路奧格河中部的路奧普拉支流以及卡倫維希河的姆維盧支流。尚比亞境內的剛果河某區域也有發現,但不是主要產地。他們生活的水域水草茂盛,水流舒緩。這種魚採取底層基質層產卵,雙親會共同守護後代。這不是一種在我們市面上可以經常見到的品種,需要您多去轉轉市場來尋找。飼養它們並不需要您投入太多,但良好的水質維護是應當的。

Tilapia brevimanus 短鰭羅非魚

這是個來自於幾內亞(比紹)到賴比瑞亞沿海河流的羅非魚品種,這是一種整個生命周期都非常有看點的魚,身上的棟線在繁殖期會隱退,繼而換上貫穿身體的一道橫線,十分有趣。上圖展示了從青年到繁殖三個不同階段的發色表現。在野外他們通常可以長到25厘米,公魚會圈出很大一片領域作為產房,公母共同守護後代。這是個高產的品種,一年四季只要環境適宜就會不停的繁殖,一對親魚一年的產量是驚人可喜的,因此很受養殖愛好者喜愛。遺憾的是原產地由於各種不幸因素,目前去當地採集樣本是危險且糟糕的事情,所以這個品種有相當久的時間沒有在市場上穩定流通了。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也不會輕易進入觀賞魚貿易市場。希望世界和平。

Tilapia guinasana 圭納斯羅非魚

這是個納米比亞圭納斯湖特有的品種,由於分布過於局限,出於保護物種的目的人們將這個魚引流到了大吉克托湖和一些當地水庫內用於保護這個脆弱的物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魚標本都沒有惡搞魚的名稱,但這裡我還是忍不住想稱其為腹黑羅非。

腹黑羅非魚最大採集個體不足15厘米,是非常理想的魚缸展品。在他們的老家圭納斯湖中,那裡水的硬度非常高,水質清澈透明。圭納斯是個古老的湖,由地下洞穴塌陷而形成,湖內有很多高聳的垂直石壁。對於腹黑非魚而言,這些垂直的石壁是理想家園。在飼養時,造景上需要滿足他們對石壁的需求,您會發現這些羅非魚行為上和坦噶尼克湖亮麗鯛家族有很多趨同性。原產地光線昏暗,藻類茂盛但幾乎少有水生植物。造景上亮度很高的光源是不必的,名貴水草要慎重使用,因為對任何羅非魚來說水草都是非常可口的小吃。

他們不需要太大的水體,通常單品種飼養的話,一個150升水體的水箱就足以應付。如果打算和東非裂谷慈鯛混養,那麼需要盡量選擇大些的水箱。腹黑羅非可以和比他略大些的魚混養,但不建議和太小的魚同處。飼養上各類飼料都可使用,定期補充些植物性食物可幫助其成長的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原產地特殊環境,這個魚可以接受19度的低溫,但不可接受高溫。超過26度會令其感到痛苦,28度以上可能會出現意外。

該物種分布過於封閉,儘管採取了分流保育,但是生存現狀依舊不樂觀,有說法此物種在野外已經消失,但也有觀點認為並沒有消失,只是科考採集樣本的力度不夠,因此沒有在傳統採集地發現族群。不管怎樣,人工培育繁衍這個物種都將是被支持鼓勵的。由於該物種在西方也僅存在少數資深愛好者手中,這個魚國內市場目前還不可見。

Tilapia ruweti 魯威迪羅非魚

魯威迪和上面介紹過的巴洛尼色彩表現上非常相似,一個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尾鰭和背鰭邊緣的的色彩,巴洛尼尾巴和背鰭有一個鮮紅色的邊緣,魯威迪則不那麼明顯。而且在尺寸上魯威迪更加袖珍些,這個魚只能長到10厘米左右。魯威迪主要來自於贊比西河多個河段,奧卡萬戈三角洲是比較重要的採集點。

贊比西河是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那裡水下資源豐饒,景觀壯美。魯威迪就生活在水草茂密,水流舒緩,食物充沛的區域。在飼養上,由於贊比西河整體水質較軟,因此魚缸內需要合理控制水質,飼水太硬會影響到這個魚色彩表現。

上圖分別展示了一條年輕的個體從單身到結婚到繁殖不同階段的顏色表現。(注意圖2母魚呈現的婚姻色)在完全發情和繁殖的那段時間,親魚會變成灰黑色。這個魚繁殖難度很低,但需要有充足的繁殖場所。因為體型小巧,如果單獨飼養可以選用一個60厘米的水箱。混養的話不建議和太過急躁粗魯的魚和比他們大很多的魚同處。目前該品種還沒有穩定引進,需要多跑跑市場耐心尋找。

Tilapia sparrmanii 帶狀羅非魚(蘇帕曼里羅非魚)

帶狀羅非廣泛分布於整個非洲大陸中段,他分布實在是太廣了,以至於奧利佛博士(Michael K. Oliver, Ph.D.)曾在著作中抱怨道:「我從未在馬拉維湖中見到過他,但他卻總出現在馬拉維湖生物名單上」。對於奧利佛博士來說這是很困擾的問題,但對於當地美食家來說則不存在這個困擾,因為帶狀羅非魚和雪花豹,酷斯拉一樣美味,吃起來更比岩棲過癮的多。

和O屬羅非魚相似的是,帶狀羅非魚也喜歡生存於淺水區,他們更依賴近岸水草茂密的區域,而非開闊水域,更會避免出現在深水區。食性上他比O屬羅非魚更加靈活,無論幼體還是成體都是雜食性,儘管他們日常主要食物來源在於藻類和水草,但並不會變成嚴格的素食主義。

該品種在野外有遷徒繁殖的行為,加上體型較小,並未獲得漁業養殖者青睞,只有坦尚尼亞的一些池塘內展開了漁業養殖,目前效果不錯。在野外,公魚可以長到25厘米,但是在魚缸內可能很難突破20厘米。飼養上還是非常省心省力的,他們強壯粗狂,只要有個大水體的水箱就可以放養這種魚。不要將很小的魚與其混養,結果可能會變得悲傷。

Tilapia zilli 紅腹羅非魚

這個魚南方的小夥伴們估計不會眼生。我曾經在《魚標本戲說非洲慈鯛第七章》介紹到西非五星上將時,有魚友留言給我說南方釣到過五星上將。其實,您釣到的多半是這個紅腹羅非魚。其後,汕頭一位金魚圈的朋友私信給我,要給我寄一批這個魚的魚苗。除了朋友間的友情,也說明了這個品種在南方是比較容易獲得的。這種情況不單出現在我國,地球對面的超級大國很多水系裡也有這個品種出現,同樣對當地水生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作用。

紅腹羅非來自於阿爾及利亞,拉丁名zilli綺麗是在向自然學家齊爾致敬(for M. Zill, a naturalist)。雖然是齊氏非鯽屬,但他和口孵非鯽屬(O屬)的許多表親一樣具備超強的生存本領。這個魚可以在不低於10度的條件下生存,水溫進入20度就可以繁殖。如果水溫食物充足,全年都是繁殖期。此外,污濁低氧的水質,甚至受到污染的水質他們都可以生存。鹽度高達45ppt的廣鹽性水域對其來說也不是問題。所以,這是個具有超強競爭力的外來物種,如您在野外獲得該物種後,廚房是他比較理想的歸處。

紅腹羅非可以長到30厘米左右,作為一個入侵物種,我個人不建議飼養,因為養到最後很多魚友會隨著身邊人嘲諷而放棄,將他們丟入身邊的水環境中。但是從色彩表現上來說,這個魚其實是很有飼養價值的,特別是北方很多魚友還在戶外接觸不到他。飼養的話需要一個大型水箱,他們什麼都吃,多餵食素食性質的食物可以確保其色彩鮮艷。北方魚友不要覺得這個魚放生了到冬天也凍死了,在他凍死以前就能對當地生態造成不小的破壞,如果不打算養了,不妨參考下網路間的烹飪方法。

Tilapia rendalli 紅胸羅非魚

這個品種也叫大紅腹羅非魚(紅腹羅非魚也叫小紅胸羅非魚,這種名稱因地區不同而變得異常混亂)。他和上面的紅腹羅非魚最大的區別來自於色彩,成熟的紅胸羅非魚腹部紅色範圍比紅腹羅非魚要窄,且主要集中在咽喉到胸部。青少時期,紅胸羅非魚身上是橄欖綠或者淺棕色。而紅腹則是銀白色為主。隨著生長,體型差異變得明顯。紅腹只能長到30厘米,而紅胸可以長到45厘米,2公斤以上。

紅胸在原產地分布更為廣泛,他們從剛果河流域中段,到坦噶尼克湖,馬拉維湖,贊比西河一直貫穿到納塔爾沿海都有蹤跡。因此,這個品種有著更加廣泛的適應性。水溫11-37度的環境,污濁低氧甚至半乾的泥塘,含鹽度很高的水域他們都可以適應。由於具有如此多的「優點」給飼養管理帶來了巨大便利。很多國家開始引進這個品種投入到當地水域用來清除過剩的水中雜草。不過當初誰也不曾想到,這些勤勞高效的魚出色完成預定工作後開始了瘋狂掠奪當地水下資源並一發不可收拾。目前這個品種被多地列位危險的入侵物種。

由於成體和上述紅腹過於相似,且我們曾經有過輸入記錄,所以很難說現在南方水系裡發現的究竟是紅腹還是這個紅胸,亦兩者都有。紅胸更大,更貪婪,並不太適宜魚缸飼養。南方的小夥伴們如垂釣到這個品種,不妨添一桌好菜。

Tilapia busomana 布蘇馬納羅非魚

這個有趣的品種在歐美的交易網站上可以在訂單上看到,售價低廉。但是並沒有找到太多相關資料,有朋友願意補充下信息我將十分感謝。

Tilapia pra 普拉羅非魚

Pra在迦納當地阿卡語系裡是河的意思,它主要的採集地就來自於Pra河也就是普拉河。除此以外他還分布在象牙海岸的多條河流中,產量比較大,是當地以及歐洲廣泛使用的食用魚類。如果您去西非旅遊途徑迦納或象牙海岸,那麼一定可以品嘗到這個魚的鮮美。

他們不會長的很大,只有12厘米多些,是很合適的缸養品種。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同大多數T屬羅非魚一樣,當這個魚進入成年階段身上的顏色會區域暗淡,觀賞價值大幅下降。這個品種的活體輸入十分有限,但是冷凍加工的魚肉會出口到世界上部分地區,目前還沒有作為觀賞魚去開發。

Tilapia mariae 瑪利亞羅非魚

瑪利亞羅非魚是以收藏家瑪麗金斯利(The collector Mary Kingsley)命名的,貿易名稱是七間瑪麗亞。這個魚來自於西非奈及利亞和喀麥隆的鹹水紅樹林區。這是種大型漂亮的羅非魚品種,他們在幼年階段身上有多個棟線條紋,隨著生長,這些條紋最終變化成了黑色的斑點。他們並不像其他T屬親戚那樣成熟後會變的黯淡,金色或暗黃色會維持很久。

作為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瑪利亞羅非魚在美國紮根超過了十年,很多地方形成了泛濫。在佛羅里達州,您很容易在身邊的水域看到這些原本生活在西部非洲的羅非魚。他們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驚人的成長速度,可觀的繁殖數量,本土水生物種很難與其展開競爭。

我們的水族市場是引進過該品種的,過去以黃老虎或者斑點虎的名義有過展出。但隨著國際間對羅非魚活體的管控愈加嚴格,目前流通似乎顯得有點困難。如您喜歡,需要多跑跑市場。不過他們可以長到40厘米左右,且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一個超大的水箱配合豐富造景才能駕馭的住這些天生的戰士。儘管這是個紅樹林區域出產的魚,但是他們適應淡水的能力十分強大,您完全不用為了水質和食物種類感到為難。

Coptodn 科普托頓屬

Coptodn louka 盧卡羅非魚

盧卡羅非是非常華麗的一種中體型慈鯛,他們分布於幾內亞比索的科魯巴爾河到賴比瑞亞的洛法河。雖然內陸也有小種群分布,但是主要集中在瀉湖和出海口的水域,因此該品種需要更高的含鹽量才能駕馭。他們可以長到25厘米,上圖展示了不同生長周期的樣貌,和O屬表親一樣,成體後需要大量植物類飼料來餵養。目前這個品種還很難進入我們市場,是個值得期待的羅非魚。

Coptodon bakossiorum 科普托頓紅腹羅非魚

科普托頓紅腹羅非魚是一種小型精緻的羅非品種,這個魚只能長到7厘米,小巧的體型,艷麗的色彩,獨特的嘴型,是很適宜的飼養對象。令人惋惜的是這個品種只生活在喀麥隆的伯曼湖中,(to Lake Bermin)該湖水深很淺,一直以來都深受環境污染影響,特別是當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等因素,造成湖水水質極具下降,許多物種生存出現危機。目前這個品種在產地數量嚴重下滑,西方也只有資深愛好者有所接觸養殖。

Coptodon bythobates 拜霍巴特紅腹羅非魚

和上面的紅腹同樣來自於喀麥隆的伯曼湖,不過這個品種長的會大一些,他們可以長到12厘米。拜霍巴特紅腹是所有冠以紅腹名義里,紅色範圍比較明顯,顏色比較深厚的一個品種。飼養的話素食一定是主要食物,葷食他們也會全盤接受,但是並不能幫助這個品種長得很好。將他們當做坦噶尼克湖的藍波或者提燈來養是比較恰當的做法。發色似乎有些難度。不過由於伯曼湖環境問題,這個品種的前景同樣不樂觀,目前只有西方一些資深羅非魚愛好者擁有。

注意,圖片版權請見水印。

Coptodon thysi 塞西紅腹羅非魚

同樣來自於喀麥隆伯曼湖的特有物種,這個紅腹尚未發現大於7厘米的個體,是小巧精緻的一種羅非魚,很適合魚缸展示飼養。請注意它們獨特寬大的嘴型,很適宜大範圍刮食藻類,因此植物性飼料是養好這些魚的關鍵。上述伯曼湖的情況讓這個品種的未來充滿陰影,也因如此,這不是個易於獲得的品種。這裡不做太多闡述。

Coptodon snyderae 斯奈德雷迷你紅腹羅非魚

發情後紅色的身體,性感的藍唇。當再有人跟您吹噓馬達加斯加番茄鷹是如何美麗的時候,您就把這個魚的圖片發給對方好了。這個魚大概是科普托頓家族已知最袖珍的品種了,迷你紅腹最大只有5厘米,母魚進入2.5厘米就開始發情並可以產子了。但由於小巧的體型,因此產卵數量非常稀少,產卵量可能不足20個,甚至在10個以內,這對熱衷繁殖的魚友來說並不友好。這種微型小羅非來自於喀麥隆伯曼湖,是的,同上面幾位親戚一同作為伯曼湖特產,他也面臨著嚴峻的生態問題。該物種呈減少趨勢,未來進入觀賞魚市場的機會微乎其微,大家知道這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羅非魚就可以了。人工個體是否在西方流通我並沒有查到更多信息,這麼可愛的小精靈但願不要從這個星球徹底消失。這麼說來,番茄鷹真好看,大家還是飼養番茄鷹吧。

Coptodon dageti 達吉帝紅頭羅非魚

紅頭羅非分布在西非塞內加爾,尼日等眾多地區,在當地是和很多這種顏色趨同的魚一起被當做重要食用魚來源的品種。他們可以長到40厘米1公斤重,這個魚對溫度需求比較嚴格,24-28度是理想的飼養範圍,低於24度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成體後大量的植物性食物是發色和繁殖期所必須的。這個品種雖然在自然界產量龐大,但是似乎還未曾作為觀賞魚進入到我們的市場中來,有喜歡的朋友不妨期待下。

Coptodon deckerti 德科帝紅胸羅非魚

這是來自喀麥隆埃賈汗湖的特有物種,這種小巧的羅非魚採集到的樣本不會超過10厘米。在研究中發現,這類小型羅非魚在幼年階段對昆蟲更加青睞,此外他們會攻擊其他品種,來撕咬啃食對方魚鰭。由於是特產物種,目前這個魚還沒有進行廣泛開發,幾乎不太可能進入我們菜市場,也很難進入我們觀賞魚市場。埃賈汗湖還有個以湖命名的(ejagham)的大型羅非魚,外觀和紅腹比較類似,這裡就不贅述了。這條湖許是水草藻類都不夠豐富,因此該湖出產的羅非魚食魚性要比其它地區更強。

Coptodon bemini 貝米妮羅非魚

貝米妮羅非魚是喀麥隆貝明湖特產(to Lake Bemin),和絕大多數羅非魚一樣,他們喜歡生存在潛水區域,水草豐茂沉木堆積的地方更適宜他們成長。目前發現的樣本往往不足7厘米,但推測在更深的水下或許有更大尺寸的同類。和上面的科普托頓紅腹一樣,這個分布過於局限的品種目前生存現狀並不樂觀,我們能見到的機會似乎還有些遙遠。

Coptodon cameronensis 喀麥隆羅非魚

這是個來自喀麥隆的大型科普托頓羅非,他們在自然界中可以長到30厘米甚至更多。這種魚外表看起來樸質無華,但隨著光線折射,身上能展示出多種色彩。經過長時間飼養,顏色逐漸濃厚,是一種越養越有「滋味」的羅非魚。上圖展示了平時與繁殖期的表現差異,只要環境合適,他們會變得十分高產。和絕大多數羅非魚家族成員一樣,青少年時期儘管是雜食的,但素食才是成體羅非最佳的食物選擇。一個較大型的魚缸是必要的,不過無需擔心,這個品種未曾引進過。

Coptodon congicus 剛果河羅非魚

剛果河羅非魚集中分布在剛果河流域中部,那裡水質優良溶氧充分,因此在飼養上請滿足這個全身金燦燦羅非魚對氧氣的需求。這個魚可以長到28厘米,他們需要有充足的活動空間特別是進入繁殖期。不要試圖嘗試挑戰他們對空間的需求,這隻會造成更多的爭鬥並帶來傷害與混亂。這個品種北方市場還不曾見過,如您喜歡,南方的小夥伴們可以和當地的魚商交流下,找一找資源。

Coptodon kottae 黃蜜熊羅非魚

這個好看的魚來自於喀麥隆的巴洛比-巴克塔湖以及穆博東湖(Lake Barombi-ba-kotta and Lake Mboandong)。自然環境下他們非常依賴岩石和沉木用來躲避敵害和伏擊小魚,相比絕大多數羅非家族成員,這個品種對蛋白質需求更加旺盛。他們可以長到15厘米,一但配對就可以展示出迷人的婚姻色,是慈鯛愛好者夢寐以求收藏的品種之一。之所以說夢寐以求,是因為該物種在自然保護聯盟清單中已經畫上了紅色標註了瀕危。所以,這個魚鮮有流通記錄。大家看看就好。

注意,這個中文名是我取的,別問為什麼叫蜜熊,問就說好聽。

Coptodon tholloni 哆羅呢羅非魚

這是西非分布很廣的一種慈鯛品種,加彭剛果安哥拉都有其足跡分布。這個品種可以長到20厘米以上,作為淺水區居民,自然受到了當地漁獵者的青睞。不過其具有強大的競爭適應能力,因此目前當地保有量還是挺多的。上圖為您展示了一對親魚繁殖期婚姻色的狀態。其實科普托頓屬羅非魚很多品種顏色表現高度相似,因此這裡就沒有逐一向您介紹。這個品種同樣尚未當做觀賞魚引進過。

相較於上一章介紹的O屬羅非魚家族,本章介紹的絕大多數品種生存能力都不可與前者同日而語。這兩個屬的羅非魚對溫度接受範圍往往在22度-28度之間,水質盡量保證清潔乾淨,溶氧充足。特別是C屬的羅非魚,他們對水環境要求更高,飼養的話要充分了解原產地生態環境再去購買。C屬大多品種更適宜和西非或者南美的魚類混養,很多個體弱鹼性硬水是要避免的,這一點要格外注意。底砂要儘力避免使用粗糙的沙子,原境Biotope U系列底砂是我個人十分願意推薦的。

水質優良是飼養它們的關鍵,幸運的是,C屬羅非魚基本都買不到,所以您暫且還無需為水質憂慮。

羅非魚是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給全世界多個地區水生態系統帶來過難以估量的破壞。有關羅非魚如和破壞環境的問題,上一章魚友黃龑在評論里有很精彩生動的描述,因此羅非魚在世界各地都是不受歡迎的「侵略者」,且威力驚人。但是,同樣的,看過這兩章您會發現羅非魚在當地也是危機重重深陷環境危機的物種。一方面他們嚴重破壞著外界的水生態,一方面他們也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困境。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嘲諷。

T屬和C屬的羅非魚品種非常的多,再單開兩章恐怕也介紹不完,這裡僅簡單各列舉了12種。如需了解更多這類魚信息,歡迎大家加入魚標本靚麗鯛群,或者加入燃燒的披薩的維鯛群。

撰寫人:一到夏天就全身難受的魚標本

校稿審核:美麗往事

【rlyl的自然世界】校稿:小希

技術指導:美麗往事

特別感謝:我自己

初稿:2019年5月27日

截稿:2019年5月29日

也特別感謝:點擊右下角在讀、留言誇作者,轉發朋友圈的您

*本文已書面授權【rlyl 的自然世界】平台使用。其他非合作公共媒體和公眾平台號未經許可,以及本人書面授權,均不可擅自轉載發布。謝謝您的合作與理解。魚友個人轉發朋友圈則不屬於轉載範疇,歡迎廣大魚友轉發朋友圈。

進入《魚標本》學者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lyl的自然世界 的精彩文章:

鰻?媽媽要撫養幾萬條幼魚,卻從不出洞覓食,這真是個謎!
《爬寵騎士——Mantis》第二十三章:地藏御魂

TAG:rlyl的自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