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十世紀蒙古風雲人物德王

二十世紀蒙古風雲人物德王

德穆楚克棟魯普,又稱為德王 ,孛兒只斤氏,公元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出生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他的父親那木濟勒旺楚克是該旗的郡王。那王去世後,1908年清朝政府按蒙古王公世襲制度,封他為蘇尼特右旗郡王。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加封他為蘇尼特右旗扎薩克和碩都棱親王。

1924年,德穆楚克棟魯普升遷補任為錫林郭勒盟副盟長。1925年,以西盟代表的身份應邀赴京出席了善後會議,被選為段祺瑞政府臨時參議院參政。從這時期他涉足政治舞台,和貢桑諾爾布、凌升、白雲梯、郭道甫、吳鶴齡、金永昌及西藏宗教領袖九世班禪等人相互交往,探討內蒙古自治出路。

在從政過程中,德王了解到屬地方自治性質的內蒙古自治,尚在國民黨中央許可之列,便和錫盟盟長索特那木拉布丹、烏盟盟長雲丹旺楚克、伊盟盟長沙格德爾扎布會商,於1933年8月24日在百靈廟舉行了第一次自治會議,發出通電宣布成立「蒙政會」,雲王為委員長、索王、沙王為副委員長、德王任秘書長。實際上具體事宜都由德王一手操辦。

同年10月,各盟旗選派代表赴京請願國民黨中央批准「蒙政會」。德王還派私人代表面見蔣介石,一則報告日本人進出西蒙地區,請示如何對待;再則請撥經常費及建築費。這次自治運動得到蒙古各階層和各派的一致贊同、支持。南京政府也於1934年3月,批准成立「蒙政會」,4月在百靈廟隆重舉行了蒙政會成立典禮。蒙政會委員中包括白雲梯、克興額、吳鶴齡等國民黨中央黨政官員,也有阿拉坦鄂齊爾、達理扎雅、郭爾卓爾扎布、卓特巴扎普、尼瑪鄂特索爾、榮祥等各盟旗執政王公。還吸收了不少青年知識分子為工作人員。「蒙政會」成為當時國內蒙古各盟旗統一的民族自治機關。

1935年秋, 德王與傅作義為蒙旗過境稅問題,在烏拉特中旗黑沙圖稅卡發生衝突,幾至交火動武;

此外,烏拉特前旗(西公旗)扎薩克去世,此後因該旗貴族內部矛盾日趨激化, 德王和傅作義之間又發生武裝衝突 ,死傷幾十人;

在德王和傅作義矛盾激化的時候。華北被日本人被佔領,日軍西進已成定局。1935年1月,何應欽以軍政部部長身份在國民黨高級會議上作報告,比較中國和日本兩國實力,得出的結論是「與日本立即戰爭,惟有失敗一途」,「華北不能保,更談不上蒙疆」。在這樣局勢下,西蒙地區被日本佔領只剩時間問題了。

德王找同僚研究怎樣度過難關時,眾人認為:「蒙古人為自己的利益,跟誰都可以合作,既可和日本合作,也可與外蒙、蘇聯合作」,並提出要走三條路:日本、蒙古國、蘇聯三者中選擇。 由於國民政府已經要放棄西蒙,憑藉蒙政會和各旗王公武裝力量也不可能阻擋日軍西進。德王意識到, 與日本以「自治」形式「聯合」雖然是飲鴆止渴,在當時的局勢下可以說唯一的辦法。再加上蒙政會成立以來,發生的韓鳳林被殺、與傅作義的鬥爭失敗等等遭遇,終於使德王決心倒向日本一方。

1935年冬德王開始了他的聯日行動。而這對於日本方面也是求之不得的 。1936年初成立「蒙古軍總司令部」後不久,日本派駐德王處的特務機關長田中隆吉鼓動德王:「為了蒙古獨立必須把傅作義從綏遠趕走」。但德王此時還不想與國民黨政府徹底決裂,雖然田中隆吉多次鼓動,德王以「軍隊組建不久,訓練較差」為由推拖出兵。田中隆吉無奈,只好另組織部隊,從河北、察哈爾省召集土匪、雜兵,組成三四千人的烏合之眾交由王道一指揮,為了急於成功,迫不及待把這部隊投入綏東前線,攻擊紅格爾圖,遭到慘敗。

七七事變後德王入主綏遠,建立了「蒙古聯盟自治政府」。1939年9月1日,日本將「蒙古聯盟自治政府」和「察南自治政府」、「晉北自治政府」合併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1939年4月末,德王被日本軍部邀請到張家口「商量要事」,到達後日軍方宣布「現在就舉行任命儀式」,任命德王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總務委員長」。對於這樣連推選形式都沒有搞,把中國行政要員直接由日本軍部任命的作法,使德王感到自己被欺騙、玩弄了。

隨著平綏鐵路由滿鐵會社管理,蒙疆銀行、郵電事業、礦產開發、畜產收購等都由日本資本家投資經營,實行「工業日本,農業中國」的侵略政策,把內蒙古做為吸取原料、銷售商品、輸出資本的殖民地。德王對於日本人的幻想徹底破滅,知道再也「合作」不下去了,但又無能力挽回這種已經形成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他與李守信等人聯絡,準備出走。 因而,他們通過軍統特務在「蒙疆」工作的高榮和馬漢三等又和蔣介石建立了關係。

為了穩妥安全,他們計劃從邊境到蒙古人民共和國後再取道蘇聯轉赴重慶。出走的方向和計劃決定後請示蔣介石,蔣介石打來密電稱:「佛君(德王化名)南來,抗戰軍民無不歡迎,惟取道北路,殊不相宜。最好取道包頭,渡過黃河,這邊派白海風率隊迎接」。後來又送來蔣介石任命德王和李守信的任命狀。德王再次提出,自己從張家口到呼和浩特,再到包頭,又渡黃河,容易惹人注意和發覺,請准取道北路赴渝。蔣介石仍不同意,轉來複電指示:「取北路南來,絕不相宜。……如果無道路可尋,希無庸前來,留在當地訓練軍民,忍辱負重,以待將來」。

1940年春,德王以慰問五原前線軍隊為名,準備逃出,但未走成。不久,日本特務機關偷聽和搜查出與重慶聯絡的電台,呼和浩特警察局長劉建華等人逃走,牽連到好幾人被捕。在這種情況下德王和李守信只好親往日本軍部自首承認。日本軍部田中信一參謀長問德王:「這事我也知道了,你為什麼要和蔣介石聯絡呢?對我們有什麼不滿意的事情嗎?」德王回答:「因為我不滿蒙疆聯合委員會的成立,不滿意取消蒙古聯盟自治政府的合併方案,更不滿意不許蒙古獨立建國。適在這時蔣介石派人聯絡我,我就要求蔣介石許可蒙古獨立」。他的這番交代正與主要聯絡人梁芝祥的供詞不謀而合。當時在蒙疆聯合自治政府中找不到代替德王當傀儡的影響人物,因此日本軍方沒有深究 ,只是警告說:「德王這次和蔣介石聯絡,可以從寬不究,如果德王要和蘇聯和外蒙聯絡,那一定要從嚴處理」。後來處死幾名具體聯絡人員,判刑幾人,平息了這件事。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蘇聯紅軍逼近張家口,德王才得以率屬員南下,投奔國民政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蒙古東西土默特部的來源
李世民稱帝後,是如何對待李淵的妃子們的?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