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這六種學佛 還不如不學

這六種學佛 還不如不學

這六種學佛 還不如不學

1、有的人學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求這個、求那個,求保佑升官發財、考上學校、事事順利等等。

尤其一些人抱著和佛菩薩做生意的心情,今天燒一柱香,請佛菩薩幫我完成一項心愿,明天供幾個水果,求佛菩薩保佑我什麼什麼,否則就是佛菩薩不靈,等等。

2、有的人不學佛還好,一學佛就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這也是罪過,那也是罪過。或者只看到人性和社會的陰暗面,片面地說世道越來越壞,人心不古等等。

這六種學佛 還不如不學

3、有的人學佛,很容易有迷信、輕信、盲從、依賴、偏執甚至狂熱等心理。所謂依法不依人,但是一些人由於自己缺乏知見和分辨、判斷力,不清楚自己的根機,也不能廣學博究佛教義理。

因此,這樣的人很容易隨大流,盲目跟風,尤其容易對某某知名大師迷信盲從,有時比較偏激甚至走極端(宗教虔誠不等於偏執、狂熱),而且對自己的偏差往往不自覺。

學習佛法有「四依與四不依」的說法,即:(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三)依義不依語;(四)依智不依識。(了義經,說示究竟顯了之義之經典也。不了義經,謂隱覆實義,而為方便之說,不明了開顯法性實義經典。)

這六種學佛 還不如不學

4、有的人學佛,從根本上還存有我慢。在心底里沒有虔誠皈依佛、法、僧三寶。有的人連簡單的三歸依誓願也不發;有的人誤解佛教為偶像崇拜;或所謂面子上放不下,不願意拜佛、頂禮。

至於禪宗高僧,比如丹霞燒佛、呵祖罵佛等等,和上述慢心學佛,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5、有的人學佛,缺乏信心,對佛法、佛經半信半疑。往往以個人的世俗知見為標準去理解佛法、佛經,結果是這也不真實,那也不可能,不僅心存猶疑,而且難免在心底里不自覺地謗佛、謗法。

信(信心)、解(理解)、行(實行)、證(體證),是學佛修行的四個階段。無信心,則其他無從談起。當然可以在具體問題上發起疑情,這是學佛參禪的途徑,與疑心學佛是兩碼事。

這六種學佛 還不如不學

6、有的人學佛容易產生邊見。所謂邊見與惡見、不正見,意思差不多。執著於兩邊,所以稱為邊見,一般有兩種:一是斷見,即執無、執空;一是常見,即執有。

有的人一學佛,就是什麼都是空,對生活、工作也很消極悲觀。這是斷滅空,是對佛教「空」的觀念的誤解。

有的人一學佛,就一心想進入極樂世界、凈土,永遠享福,或者片面地將輪迴理解為靈魂永遠不死。這也都是對佛教的誤解。

以上六種偏差,是從佛教所說的六煩惱而言。所謂六煩惱,即: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等六種根本煩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曼陀羅Mandala8 的精彩文章:

一切歸於「空性」
大安法師:預知時至的人能帶我一起往生嗎

TAG:曼陀羅Mandala8 |